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县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多年来,富县围绕陕北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按照"果菜富民、油煤强县、开放带动、项目支撑"的发展思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近几年来,长沙市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三化"进程,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按照"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要求,在当前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紧迫,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南京市立足省会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和发展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奋力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紧扣"保增长、促转型"的丁作主线,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主导战略,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支撑结构,加快培育现代城市经济体系,努力探索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南京特色的经济转型升级新路径.推动经济发展步入新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城市规模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成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亦是现代城市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城市规模结构"理论概念的内涵是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经济圈群概念范畴内的区域生产力空间配置,客观的决定了城市生产力布局演化的高级形态表现为"理想城市规模结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大战略实施已经取得的巨大实践成果,证明了我国城市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作用,以多极多圈多带多区为主导空间的"新格局",在"十三五"规划期更加需要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以合理科学的城市规模结构,实现城市推动造极、建圈、联带、组区的巨大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调整一次性能源结构。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一、能源微网系统发展背景随着常规能源的逐渐衰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世界各国纷纷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按照中国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期,临空经济作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发动机",日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注。文章借鉴区域经济增长级理论,探讨了临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动力机制,并基于海南省临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海南发展双核心临空经济区的具体模式和思路。研究认为:应按照"一带、双核心、三位一体、四元港"的发展思路建设海口和三亚跨区域临空经济合作区,构建双核心多层次圈层结构的空间布局,推动海南临空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成林 《发展》2014,(1):44-44
正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资源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产业化、产业标准化"的路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努力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资源生态化。坚持实施"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湿地恢复等生态工程,高台黑河湿地公园荣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高台县城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坚持循环利用资源,按照区域大循环、园区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实施宁波"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宁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之年。谋划并实施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思路针对今年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宁波的现实基础,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年我市工业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继续贯彻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战略,继续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经济建设,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经济》2012,(6):21
"十一五"以来,桂林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之路,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现代城市功能演化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所有发展新常态经济的城市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城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形象工程;都把提升城市发展旅游经济能级作为优化提升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指向。旅游经济发展理性逻辑的三大元素是:遵循规律,提升能级,优化结构。遵循规律就是以旅游经济发展理性逻辑的本源性为起点,站在这个起点上,科学把握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提升能级就是要以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旅游经济能级为根本抓手,带动城市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能级水平,使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把握住按照理性逻辑指导产业发展的进程;优化结构就是要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和内涵,促使产业发展遵循本土化、特色化、主题化、大众化、时尚化、现代化等"六化"为一体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旅游经济发展的价值实质,使之成为引领新常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理性逻辑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研究提出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工业经济坚持集约化、产业集群化和企业集团化发展方向,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集中培育"五大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突出重点,强化特色,着力调结构、转方式,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的总体发展规划,如何解决好工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关系到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抓住机遇,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作者认为,必须抓好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三个提升"的总体要求,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区域城乡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开好局、起好步。2011年,嘉兴将按照"三个提升"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区域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4.
《青海经济研究》2006,(5):15-19
六、促进西宁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西宁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选择,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青海省新时期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个“保持与.发展”的要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扩大总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快速、协调的发展中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六个加快""双驱动四治理"战略决策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优生态、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转促进,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创新思路办法,着力破解难题,全市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下一步,潍坊市将按照"走在前列、起好带头作用"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创新思路,完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十五"以来,内蒙古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系统分析我区经济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按照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铁岭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科学谋划,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建设幸福美好新铁岭的具体要求,把伟大的"中国梦"具体成让铁岭人民更加自豪、兴奋的"铁岭梦". 1.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全面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1∶56∶33,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效显著,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5%以上,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2%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三项指标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经济综合发展实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按照建设经济文化大区要求,坚持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主要经济增长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扶持措施,服务业稳步  相似文献   

20.
内陆区域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空间结构通常按照"核心—边缘"模式演化.通过对要素禀赋结构、规模经济和区域发展考察发现,作为全国首位度最高的成都市,尽管相较于周边市(州)展现出了更快的资本深化水平和更强的规模经济,但城市间要素禀赋结构趋于收敛,且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周边市(州)到成都市的距离与其城市劳动生产率呈现类似U形的"W"曲线关系,出现了以川南经济区为第二增长极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成都市展现的良性经济集聚驳斥了"一个省养一座城"的观点,带来的启示是内陆省域可通过经济制度改革获得改革红利,应改革以地区经济总量为指标的考核方式,鼓励非中心城市融入区域"核心—边缘"结构,在打造第二增长极时以市场潜力为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