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棉所19"这一棉花品种,系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具有高产、稳产、早熟、优质、多抗等特点,综合性状优异和广泛适应性。1992和1993年分别通过陕西省、河南省和国家审定,1994和1995年分别获国家"八五"育种攻关特等后补助,1995年被列入《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1992年,该棉花先后参加陕西省和长江流域国家抗病区试,霜前皮棉平均亩产63.6公斤,名列前茅;1994年参加中美联试,皮棉产量亩产87.7公斤,居14个参试品种首位;1990~1992年先后参加河南等四省新技术麦棉套种区试,霜前皮棉平均65.8公斤,亩产小麦325.5公斤,居首位;在1990~1993年豫、陕及长江流域国家抗病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霜前皮棉71.4公斤,生产上大面积种植亩产皮棉70~100公斤,高产地块120~150公斤,最高产量在新疆达到231.2公斤,创全国棉花单产历史最高记录。此品种棉纤维品质优良,河南省麦套棉区试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记者刘光琳)时隔两年,11月4日上午,85岁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来到了广西灌阳县千亩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再次察看"广西第一稻"的生长情况。当天现场测产验收,再生稻亩产首次突破500公斤,让他意想不到,他兴奋地说:"灌阳再生稻高产田块干谷平均亩产达到514.60公斤,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巩义市汇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4年日光温室栽培特早熟桃"雪里红",经温室建造、规范化建园、先促后控、整形修剪、灌水覆膜、扣棚升温、花期授粉及病虫害防治等科学化管理,效益非常显著,达到当年成形、当年成花、一年见效的目的.年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而且在4月20号(水果淡季)上市.市场竞争力强.园内批发价20元/公斤.亩收入达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上海农村经济》2009,(8):46-46
陕西今年共承担7个部级油菜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任务。经专家现场实收测产,7个万亩高产示范片亩产均超过200公斤的创建指标,最高的达220.8公斤,最低的达208.3公斤,平均亩产达到215.5公斤,较7个县油菜平均亩产增63.9公斤,增幅为42%。  相似文献   

5.
1987年以来,我省为了摸索大豆高产栽培规律,挖掘大豆高产潜力,开展了小面积的高产竞赛活动。几年来,在该项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26块高产田获得了高产奖,平均亩产为251.5公斤~305公斤,分别比一般生产田增产50~100公斤公斤以上。大豆之所以创高产,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6.
《致富之友》2005,(1):40
德国六号甜椒从国外引进,在国内已进入大面积栽培,不同地区表现均较为突出。果型大(门椒500克左右,一般300克左右),皮肉厚(7毫米),果型好看,表皮光洁,单株结果多,结果均匀整齐,无畸形,后发性强,商品性好,市场销售比其它品种每市斤高0.2元,是目前公认的高产,优质,高效益品种,亩产75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7.
温室番茄一年三茬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近年来对番茄采用日光温室一年三茬高产技术栽培,取得了理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每亩年产番茄15000余公斤,其中秋延后亩产5600公斤,冬季亩产5000公斤,春季亩产4500公斤,三茬番茄亩产值折算达28000余元。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超甜204     
超甜204是浙江东阳市种子公司选育而成的大穗、高产、优质鲜食甜玉米新品种,2001年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2000年经东阳、诸暨、新昌等四点试种平均亩产1012.5公斤。比超甜3号增产15.4%;2001年省区试6个点汇总亩产745.0公斤,比超甜3号亩产596.0公斤增产25.0%:大田种植鲜果穗一般亩产750—80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1000公斤。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至鲜穗适收,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农业"一提两增"工作目标,黑龙江省尖山农场积极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通过创新推行"四优一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实现了马铃薯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亩产3270公斤,为马铃薯高产栽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尖山农场获黑龙江垦区马铃薯高产创建第一名。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亩产达到500公斤后.如何使其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即亩产达到600公斤左右.是技术人员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2003年至2006年在河北省永年县原种场连续进行了三年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平均亩产都达到了580公斤以上。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综合的栽培管理措施:首先得选用单株生产力高、株型较紧凑、抗倒伏、不早衰、综合抗逆性强并且具有亩产600公斤的增产潜力的良种,用种衣剂包衣: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除这些常规措施外.在肥水管理上有了新的突破,并总结了一套理论。  相似文献   

11.
农大40号甜椒是由中国农业园艺系育成的中晚熟品种 ,被国家科委列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具有明显的抗病性和丰产性 ,亩产可达4000 -5000公斤 ,比各地同类型品种增产20 %以上。该品种植株直立 ,茎秆粗壮 ,株型紧凑 ,株高70厘米 ,果实灯笼形 ,心室3 -4个 ,果肉厚0 5 -0 6厘米 ,平均单果重150 -200克 ,果色浓绿 ,果面光滑 ,果肉脆甜 ,品质优良 ,耐贮存。农大40号甜椒  相似文献   

12.
创下全国最高产纪录的玉米新品种——“金海5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近日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此项目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去年创造的亩产1146.74公斤的夏玉米高产记录,居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建湖县钟庄镇钟庄村5位农民在苏北地区率先办起了水生作物研究所,研究出"茨菇高产早熟栽培新技术",打破了国内专家"茨菇最高亩产不超过1100公斤"的定论,创造了最高亩产1950公斤,平均亩产1500-1600公斤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改写了当地传统的茨菇种植史,使过去提蓝赶集的小买卖变成了致富农民的大产业。据当地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镇已有200多户农民种植茨菇、以茨菇为主的水生作物种养面积发展到2000亩,仅种植茨菇一项,1998年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农民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1993年3月,建湖县钟庄镇钟庄村乔元华、朱宗洋、郑立军等5位农民成立了盐城市首家农民科技服务组,开展技术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项目“早熟双低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中双6号’选育与应用”是油料所邹崇顺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该成果采用核不育材料为母本,并利用不同遗传背景的多个亲本进行复合杂交和多代连续单株定向选择与改良混合系谱法品质分析结合,通过品比、多点鉴定选育出的油菜新品种,于200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主要特点如下:中双六号亩产126.5-193.15公斤,平均亩产167.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4.66-7.66%,高产田块单产  相似文献   

15.
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淮山新品种——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6号近日通过专家鉴定。淮山又称山药,是一种粮、菜、药、饲(料)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是食品、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据介绍:桂淮6号定向结薯栽培亩产达5000公斤;桂淮2号在低肥力地块上定向结薯栽培亩产达2600公斤,商品率80%以上,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产量增加180%。广西育出特高产淮山@葛亮  相似文献   

16.
良种大观     
超高产大豆"中黄 13"亩产突破312公斤 由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中国农科 院王连铮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高蛋白 大豆新品种"中黄13(中作975)",2004 年在山西襄垣县良种场获得亩产312.4 公斤的高产纪录。这是王连铮承担的科 技部农作物超高产育种大豆项目所取得 的新成果,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邱家训教 授等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实地监督收 割并测产。 2004年"中黄13"在全国10多个省 种植面积接近200万亩。自2001年该品  相似文献   

17.
中椒三号甜椒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常规种。1990年由内蒙古种子站引进,经过两年保护地内种植表现极早熟,前期产量亩产1374公斤,总产量亩产5056公斤,较农牧永久椒增产38.5%和38.6%,较农牧永久提早7~10天上市,果实灯宠形,深绿色...  相似文献   

18.
玉米裸地种植产量不高,平均亩产仅450公斤左右,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各地都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玉米是高产稳产作物,适应性强,世界上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475.5公斤。地膜覆盖可是玉米整个生长期增加有效积温249.5℃,满足了玉米各个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利于优质高产。玉米产量高,需肥量大,必须根据目标产量备肥,一般亩产指标700~800公斤,配肥量为纯氮16~18公斤/亩,折合尿素27~35公斤/亩,碳铵73~80公斤/亩;五氧化二磷8公斤,折合普磷75~80公斤/亩,有机肥3000公斤/亩以上,施钾后亩增产达8%左右,每亩可施10公斤左右硫酸钾。  相似文献   

19.
不前久在长沙举行的中国稻米高峰论坛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满怀信心地表示,2010年,他主持的超级稻研究项目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而目前,已有个别百亩连片的实验基地,平均亩产创记录地达到98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0.
齐河县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最南端,紧邻黄河。在2014年全年实现20万亩"吨半粮"(县粮食高产创建及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小麦平均亩产716公斤,玉米平均亩产786.3公斤,刷新全国最大面积高产纪录)的基础上,推广"一喷三防"技术,为2015年实现80万亩"吨半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