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及转型期中国经济呈现的特征;其次阐述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最后重点解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并对所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税收作为分配社会资源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现行税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的分析,考察了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收制度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报告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建设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阐述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判断、新观点,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了有关学者进行了笔谈。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发展方式陷阱”而难以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红 《中国经贸》2014,(22):80-80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同时这种高增长的外表下,带来的是隐性担忧,传统红利的日益消退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从本质上遇到了阻碍,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日益突出。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突破口上要从传统红利空间向新红利空间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在制订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蓝图时,会贯穿一条主线,即下大力气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可以预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屹立于世界经济的潮头为时不晚了。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5,(11):19-20
经济神话、世界工厂和新兴超级大国。每当谈起中国的地位的时候,这些新闻界的套话便一股脑地冒了出来。不可否认中国的迅猛发展浪潮的确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中国的繁荣还有其较阴暗的一面。这个国家正在迅速成为一个生态废墟。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和改革深化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势必也有所变化,在消费领域,同样是如此。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始终继承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反对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习气,这是必须肯定的。众所周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们主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其中就包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这一项内容。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时期,尤其要反复强调这一点,严禁败坏社会风气的奢侈腐化消费,特别要着重反对少数公职人员用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防止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蜕化变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今天,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以什么为导向和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更是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刻反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常修泽教授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中指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应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构建环境产权制度和促进政府转型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体制支撑。有鉴于此,本期根据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录音对常修泽教授的主题报告发言进行整理(作者同时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予以刊发,以期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思考并达成共识,推动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陈卫峰 《特区经济》2011,(8):205-206
十七大以来,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当前成为经济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在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其次,构建评价指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在2011年3月审核确定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2011-2015)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所要奋斗的目标,其中在经济方面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文章以此为契机,研究如何扩大内需,以促进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消费,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过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来带动经济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相关情况,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与转型,通过融入国际经济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生产体系与价值链创造,中国已经演变为全球的制造与贸易中心,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出口与贸易盈余的第一大国。在此期间,中国的贸易政策在总体上保持了开放与自由化的趋势,不但履行了加入WTO时所做出的非歧视与市场准入承诺,而且在实施区域贸易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国在过去十年的贸易发展与政策转型对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区域发展、劳动力市场、能源与环境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冲击。更值得注意的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中国能够重新反思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贸易增长模式的问题与弊端,认识与理解构建新的贸易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从而为向更加稳定、均衡和可持续的对外贸易发展的路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今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以往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禀赋条件正发生新的变化。鉴于这些新变化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驱动成为时代发展之必然。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驱动必须有配套措施来保障。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从政策层面推动创新驱动如激励政策方面由投资向创新转变等;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开启创新驱动如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两个方面的创新驱动路径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以上增长率已经近30年了。从工业化历史上看,能够在40年的时间内持续保持平均7%以上增长率的经济体只有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所经历的时间也不同。工业化先行国家所经历的时间长一些,但平均增长速度相对要低。二战以后,出现了一批增长速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看两个转变”学术研讨会纪要魏明孔金秋十月,由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计委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看两个转变”学术研讨会,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烟台举行。40余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热点问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探讨,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并进行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给我国带来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1992-2012年中国进口(非竞争型)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从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内涵出发,运用IO-SDA模型构建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9个变量,对经济发展方式各构成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显著降低了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主要原因在于能源强度的降低,其次为能源结构的变化及二、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但中间投入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制造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进口率等因素的变化均不利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东京新闻》】中国经济过热的倾向突然加剧。通过全面的宏观管理使经济过热软着陆开始成为重要课题。如果失败,90年代日本曾出现的“失去的10年”将在中国再现,并有可能导致政治不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缘由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