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改进的GTW模型,从惯性和反转交易策略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策略选择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两类机构投资者采取了惯性交易策略,但其内部的个体则在惯性和反转策略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了两类机构投资者对稳定市场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少强  金强 《上海金融》2012,(4):79-82,118
自从我国实施QFII制度以来,随着QFII投资额度的增加,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本文通过改进的GTW模型,选择2004年三季度至2011年一季度作为研究区间,对QFII在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84.85%的QFII采取了惯性交易策略;在指数上涨阶段QFII的惯性交易策略有所增强,而在指数下跌阶段QFII的惯性策略有所减弱,有时甚至采取反转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学峰  沈宁  周泽 《投资研究》2012,(1):142-152
本文对来自不同国家(地区)QFII的交易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上我们发现,来自欧洲和东亚的QFII在整体上采取惯性交易策略,但波动幅度很大,来自北美的QFII则更倾向于采取反转交易策略。从整体均值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我国市场上的QFII整体倾向于采用惯性交易策略,其中来自欧洲的QFII的惯性交易行为程度最大,来自东亚的QFII采用惯性交易策略的时间较长。本文还发现金融危机对QFII的交易策略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QFII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QFII与国内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策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改进的GTW模型,从惯性和反转交易策略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封角式证券投资基盒的交易策略选择进行实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两类机构投资者采取了衡性交易策略,但其内部的个体则在惯性和反转策略上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了两类机构投资者对稳定市场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现有的股票交易策略进行了文献综述,将交易策略分解为追涨、杀跌、高抛、低吸、持有五类.采用某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2003年一季度至2009年二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为样本,对该基金管理公司各时期的交易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该基金管理公司在股票交易策略上,采用惯性交易策略远多于反转交易策略,采用最多的交易策略是持有策略,其次是追涨交易策略、低吸交易策略、高抛交易策略,最少使用的是杀跌型交易策略.(2)在牛市行情中,该基金管理公司主要是持股待涨,对好股票追涨意愿降低,但也不急于卖出好股票,而对差股票的杀跌意愿增强,低吸意愿下降.(3)在熊市行情中,该基金管理公司积极调仓换股,追涨意愿增强,很少使用杀跌交易策略,通过低吸高抛的波段操作,获得一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至2010年所有开放式基金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对影响其交易策略(动量或反转)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式基金大部分采取了动量交易策略,并且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基金上期业绩排名对开放式基金是否选择动量交易策略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霍睿刚 《中国外资》2014,(4):152-153
2010年4月16日,中国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作为股指期货三大交易类别的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在股指期货交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大机构投资者的关注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套利策略的应用和风险分析。结合中国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对各种有效的套利交易策略实证分析,得出在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有效套利交易策略以及相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本市场正逐步对外开放,其中 QFII 制度的引进引人注目。分析评价 QFII 的投资策略,比较其与国内机构投资者风格的异同,恰逢其时。在银行大举发展理财产品、保险业涉足证券基金市场之时,QFII 以及国内其他机构投资策略评价更加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二级市场交易数据对投资者交易策略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投资者整体上遵循动量交易策略,而对于小规模股票却采用反向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者还是投机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收集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中十大股东和十大流通股东的数据,从财务和治理特征出发,分析QFII在A股市场中所起的作用。统计结果表明,QFII持股公司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公司治理质量都优于无QFII持股的公司。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QFII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财务业绩。上述结果说明QFII在甄别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发挥了投资者而非投机者作用,因而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央行相对独立性的测度与通货膨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8-2008年的经验数据,引入收入不平等、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通过多元回归嵌套模型的建立和运用,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CB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CBI与通货膨胀不仅呈负相关关系,并且是通过与基尼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交互作用实现的,CBI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通货膨胀率大约会降低3.54个百分点。研究还发现CBI存在一个作用的适度区间,即:CBIt∈(14.28,20.65)。基于此,我们认为,在14.28至20.65的区间内适度增大CBI可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创业投资领域风险投资人的广泛引入,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受到关注.利用2011-2015年5年间中国创业板相关联合风险投资和企业投资效率数据,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利用PSM估计,实证分析了联合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不同影响作用,进而分析了行业层面和风险投资人层面不同调节变量的调节作用,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企业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我国各省1991-2008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以投资效果系数作为测度资本配置效率的指标,通过对金融发展等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我国自1991年至2008年期间,资本配置效率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状态,除资本配置效率与银行贷存比和进出口总额成正比之外,其他因素如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资本配置效率均主要起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investm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foreign funds operating under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QFIIs) in China and domestic Chinese funds and analyzes the firm-level drivers that influence their allocation choice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foreign funds have a preference for a range of sector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metals and non-metals, and machinery, as opposed to industries with a requirement for local knowledge. The portfolios of domestic Chinese funds are distributed more evenly than those of the foreign fund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foreign funds invest in firms that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favored by domestic funds in terms of size, profit, and compensation of management. Finally, we find that when making investment decisions, foreign funds tend to rely on som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icators, which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previous studies examining developed markets. In particular, foreign funds have a preference for firms with a high percentage of state-owned shares, while the reverse is the case for domestic funds.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QFII and domestic fund investment preferences and will be of value to policy-makers in emerging markets, and China, in particular, in gauging the important drivers of foreign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CD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保险代理机构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经济较不发达地区的保险代理机构的资本产出弹性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具有更明显的规模经济。因而,加大经济较不发达地区的资本投入是提高保险代理机构效率的有效手段,而经济较发达地区保险代理机构则更需要提高员工素质.这也是保险代理机构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投资需求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受到广泛争论的问题 ,本文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资本市场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投资需求机制 ,并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实证检验 ,文章对这种传导机制在我国受阻的原因和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就此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以更好地刺激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鼓励外资的流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形式。从近几年我国GDP的增长与外资增长趋势看,两者基本上是同步的。那么,外资的增长是否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以社保基金和QFII资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A股指数及其收益率走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非对称的GARCH模型拟合A股收益率的变动,然后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以社保基金和QFII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能够有效地降低我国股票收益率的自相关性以及收益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投资和消费已成为调节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而投资和消费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质量。本文基于中国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实证研究基础,得出投资短期拉动效应明显,但长期来看消费拉动效率更高的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