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经济探讨》2022,(1)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首先测度了家庭层面的资产配置效率,弥补了过去测度家庭效率时未考虑房产的不足;然后借助T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抑制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提升,且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家庭持有商业寿险是这一负向效应的重要传导渠道。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对于低收入、西部地区家庭,以及中青年家庭和持有中高债务规模的家庭而言,老年人占比对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负向效应更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放大了老龄化的负向效应,而普及金融知识教育、增强社会互动是提升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识别和区分家庭住房需求和资产配置受生命周期、代际和时间的不同影响,对于准确把握房地产和金融资产需求的长期趋势,推进相关市场的长效机制建设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房产在家庭资产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房产拥有率高、占比大,而其它金融资产比例较低;首套房购买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住房拥有率在40岁前后达到高点;房价对不同代际和户籍身份的家庭有不同影响,年轻人和新移民的购房支出高、房贷压力大。基于上述事实,本文构建了包含人力资本和禀赋异质性的分析住房需求决策的生命周期模型,研究发现:更好的人力资本和初始禀赋对住房拥有和房产配置均有正向影响,但是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教育年限增加了收入,但是推迟了就业和婚育,导致首次购房年龄延迟;在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禀赋提升会增加房产持有,挤出金融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剧、养老金缺口较大的背景下,居民尽早形成养老意识、做出养老规划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改进后的BSM生命周期模型,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Python软件对居民生命周期内养老资产配置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居民青年时期最优风险资产配置比例为22%~35%,中年时期为9%-15%,老年时期为4%~6%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并从两个角度进行深化与分析:一是推测出居民养老资产配置的规模与变化规律,二是基于个人生命周期内不同阶段提出养老资产配置的长期最优规划.最后,将上述测算结果与一般投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长期角度居民养老资产配置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DC型养老金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DC型养老金的积累期长达数十年,如何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实现参保人更高的养老效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默顿(Merton)连续时间最优投资-消费问题框架下,建立了DC型养老金最优资产配置问题的随机优化模型。以此为基础,本文研究了生命周期、风险偏好和积累水平对养老金积累期最优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进而,通过Monte Carlo模拟,本文研究了最优资产配置策略与恒定资产配置比例策略下养老金积累效果的优劣。本文的结论证明,在放开DC型养老金投资限制的条件下,引入“生命周期基金”和“生命特征基金”,引导最优资产配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8.
现代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全球金融市场联动性增强,同时也使得市场风险成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些金融灾难性事件使得人们越发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从投资组合理论开始梳理资产配置分析中的风险度量工具。 相似文献
9.
《经济问题探索》2014,(2)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中住户部门流量金融资产年度数据,同时结合历年居民住宅销售额,从通胀预期、家庭资产配置的视角对1992-2010年中国家庭流量资产配置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住宅作为非金融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家庭流量资产中占比很高。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自身收益不敏感,但对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敏感,表现出较强的替代效应;同时基于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增加家庭房地产的配置,而过度预期又会造成房地产的超配。基于此,政府应当通过调控通胀预期、发展新型金融产品等措施,引导居民更合理的资产配置,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来说是一项挑战,合理配置资产可以提高家庭收入,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和经济压力。选用2017年和2019年CHFS的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户主年龄变量与家庭金融风险市场参与以及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深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存在倒U型变化。第二,老年人口占比显著抑制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地区、东部地区以及购买养老保险的家庭配置金融风险资产影响更显著。优化老龄家庭资产配置有利于老龄家庭减轻养老压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房产在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中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风险金融资产特别是股票的占比过低。现有文献大多刻画了中国家庭资产配置“重房产、轻风险金融资产”的特征事实,但这种配置结构是否有效,还没有被深入研究过。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资产历史表现数据,本文首次发现了中国家庭实际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均值—方差与经典投资组合理论中有效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均值—方差并不一致,提出家庭对房产收益分布的预期回报率持有错误的认知可能是导致此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进一步将这一假设引入标准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具有主观认知的资产配置结构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假设并定量研究了其对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构估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家庭普遍高估了房产的预期回报率,且平均高估2.8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家庭对房产预期回报率的认知偏差在城市级别层面存在差异:一线城市家庭低估了房产预期回报率,而非一线城市家庭则高估房产预期回报率最高达4.9个百分点。反事实分析表明,高估房产预期回报率使中国家庭的财富平均减少了相当于5.2个百分点的家庭年收入,而在非一线城市则减少了最高达8.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资产配置这一概念在全球日益深入人心,相应的资产配置研究已成为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及研究机构的主流研究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股权风险溢价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股权风险溢价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投资者资产配置的结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资产配置是现代证券投资决策中的首要环节,资产配置,尤其是战略性资产配置是系统性风险的最强有力免疫手段。文章简单介绍了基金资产配置的基本模型,即传统的资产配置模型和国际上最新的资产配置模型。文章通过采集我国基金业的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中国基金资产配置对基金收益率的贡献度总体上偏低。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对于以股票型基金为主要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在投资流程的设计以及研究资源配置上需要更多地倾向于分析行业和具体的上市公司;二是由于制约中国基金资产配置效率的交叉持股问题短期内难以改观,因此为了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基金可以保持适中规模;三是需要进一步扩大基金的供给,加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竞争程度,促使基金管理人不断改善资产配置结构、提高基金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1997年5月~2005年7月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上的行业配置、规模配置和个股选择对组合投资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配置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周期性交化,但周期波动幅度越来越小,规模配置的重要性在降低。平均来说,规模配置的重要性大于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但差别越来越小。行业配置、规模配置和个股选择的作用也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当市场跌幅比较大时,规模配置的作用明显比较低,与行业配置基本相当,随着市场行情的上升,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的作用都存在缓慢上升的趋势,个股选择的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配置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者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挥投资职能方面的研究多侧重投资管理体系的设计和资产组合管理方面,较少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研究基金金融资产的分配策略。本文通过研究适合养老保险基金的战略性资产配置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策略,模拟战略性配置策略分析基金的潜在投资损失,阐述发挥基金投资职能的紧迫性,并在分析执行策略面临风险的基础上给出资产配置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热钱"进入的状况和影响目前正在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借用以指数收益推算要素敞口的方法,研究了"热钱"的典型代表———国际对冲基金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活动和资产分布。从全球对冲基金行业来看,尚不存在大规模投资于中国大陆市场的迹象。全球对冲基金业绩仅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较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就大中华区而言,大陆股票、香港股票和台湾股票市场是这一地区对冲基金的主要活动场所。没有发现对冲基金在行业意义上进入中国债券、期货和房地产市场的证据。文章还分析了国际对冲基金进入中国的主要渠道和目前国内对对冲基金的监管现状,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环境的重要指标,对保险投资具有重要影响,是保险机构在进行海外资产配置时必须考虑的风险之一。我国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尚处于摸索阶段,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市场之一,是我国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重点投资方向。为了尽快探索一条稳健的海外投资之路。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本文选取12种投资工具和6种通货膨胀因素,研究美国市场中通货膨胀因素与各投资工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保险公司的海外投资,特别是美国市场投资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较,生命周期特征更为明显.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也不相同,研究高技术企业不同阶段风险的特征及防范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企业的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配置为切入点,选用2001—2015年所有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诉讼数据,实证检验了诉讼风险对企业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诉讼风险对企业资产配置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尤其显著缩减了金融资产的配置规模和比例;诉讼风险对非国有企业及中西部地区企业资产配置的冲击更为明显;诉讼风险的作用机理是资金削弱效应,即减少内部可用现金流和提高外部可融资金成本。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完善和企业投融资决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15家上市银行2004-2010年半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资产配置风险呈显著的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政府性质有助于银行谨慎经营;治理机制中,股权制衡有利于抑制银行资产配置中的风险行为,而独立董事及管理者持股对资产配置风险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验证了股权结构对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为银行业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