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效率是决定中小企业成功与发展的关键,而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则受制度环境的影响,是制度环境的体现。“向垄断企业倾斜”的制度环境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效率低下和企业家生产性创新精神衰退的主要原因。为了提升低技术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以改变中小企业家的态度为突破口,通过建立由政府驱动、以非营利性组织为具体实施者的“一体化漏斗”科技服务模型,能够引导、辅助中小企业实现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2.
针对信息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指出利用“一体化”管理软件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在信息时代能否成功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一体化”管理软件在价格、功能等方面均要适应中小企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张哲 《经济论坛》2011,(5):175-177
我国的服务业在近几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滞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服务部门改革进程缓慢,服务创新不足,导致许多服务产品质次价高乃至供不应求。因此,改进和提升我国的服务创新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理论,提出构建一种新型的用户—企业—政府模式的服务创新体系,以改进我国服务创新体系,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32所“双一流”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8年各高校科技创新的数据指标,通过构建三阶段DEA模型,对“双一流”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有效测算。结果表明,各“双一流”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值相差较大,大部分高校未能达到技术前沿面,各“双一流”高校有很大的空间来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效率,且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项的影响,部分“双一流”高校存在效率值虚高或被低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服务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突出,服务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一种形式,在其创新体系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广西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寻广西中小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及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创新优势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效率改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唐敏  张廷海 《经济管理》2004,(13):36-40
本文从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理论的探讨出发,在建立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构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缺失及其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效率的制约与影响;并从政府、集群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效率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2011—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各省市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提升显著,受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更大;地区分布上呈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征,且各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进一步通过Tobit模型对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发现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认知程度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区域异质性,通过解析导致各影响因素作用方向与程度差异的内在原因,发现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较严重的资源配置和管理问题。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仍需要从资金投入、人才管理、成果转化、产权保护和科技监管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评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三阶段DEA模型在测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时会面临样本规模异质性问题,进而带来调整误差。本文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环境效应和运气差异两个角度出发,基于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改进投入冗余的测算方式,改进后的环境效益模型和运气差异模型所测算2000—2013年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更加科学、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提出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企业中,人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而企业能否成功地对员工实施激励,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决定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地位。以企业的激励机制为背景,通过对“智猪博弈”模型的分析,将其与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相结合,最后得出改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教学考一体化改革,试图设计一套系统又易于执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让学生从单一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经实践证明,模式能适用于大多数大学课程且效果良好,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既有理论基础上,针对村镇中小企业科技与商务服务水平评估,建立了基于AHP-DELPHI法的双元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根据服务可得性、服务便利性和服务有效性三大准则,将所有评价指标聚类为六大指标:硬件平台完备性、服务内容完备性、交互系统通达性、服务提供集成度、服务质量可靠性以及持续成长关怀性。在明确指标及其权重获取方法的基础上,得到评估函数。最后通过具体的范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该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估精度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从焦点企业、社交红利以及外部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机理模型,并对模型中各影响要素及其关系做了阐述。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文化、网络连接变化、网络应用场景变化、消费需求升级、社交红利、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驱动、公共政策支持是影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中产生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技术创新现状来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过分偏重于开发性创新,造成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失衡,使这些企业难以在恶劣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生存。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嵌入视角切入,综合运用创新网络理论和协同演化理论,构建了“KIBS角色—创新网络变化—创新战略倾向”的理论框架,探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如何解决资源竞争和战略方向的协同与动态平衡问题,探寻科技型中小企业平衡“探索—开发”创新之间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提出了区域协同创新的“火箭”结构模型,主要包括由地方政府和终端用户构成的“制导系统”,由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箭体结构”,以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为代表的“推进系统”3个部分,其目的在于整合区域内分散的创新资源,实现“知识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之间无缝对接。最后,通过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案例,研究了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新区的创新效率测算对推动落后技术开发区加快创新具有激励作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对我国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效率展开三阶段DEA分析,并以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为指标,建立国家级高新区的SOM神经网络拓扑分类,将国家级高新区按创新效率分为五个梯队,按地区所在分别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后,我国高新区的创新综合效率明显增长,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规模效率有所下降;我国高新区按创新效率可分为领先型、发展型、赶超型、落后型四个层级;高新区创新效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关联,呈现出自东向西逐层减弱的趋势,创新效率较高的高新区多分布于东部,中西部的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上述情况综合表明我国整体创新效率不高,未来在提升低创新效率高新区方面需施加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理军  陈劲 《技术经济》2008,27(11):7-13
基于创新理论,探讨了中国在实现经济体制转型、适应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低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原因与"中国价格"特征,描述了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在企业制度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对于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过程和发展模式、探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司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的灵魂,而财务治理效率的提升是财务治理追求的根本目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的"社会人"属性,该文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社会人"特征、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以及财务治理效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SCP模型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效率驱动力、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效率驱动力产生的行为、财务治理效率等3个方面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为进一步探讨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9,(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文章通过从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创新环境方面建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近10年来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西省近10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DEA-Tobit模型研究财政投入力度、科研结构、开放程度、经济效益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全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得出劳动生产率对全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最大,开放程度的作用其次,财政投入力度与科研人员结构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是逆方向的,而且影响作用相对比较小。最后,从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发展大学知识创新能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有必要深入探索我国省区大学知识创新效率水平,缩小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差异。基于技术异质性视角,利用2005-2013年大学统计资料,结合BCC模型和Meta-frontier效率函数,对中国内地30个省区(东中西三大区域)大学的知识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发现:仅用BCC模型测算时,知识创新效率呈西部、东部、中部排列。考虑技术异质性,加入共同边界效率函数分析时,共同技术比率呈东部、中部、西部排列,而东部地区更接近知识创新共同技术生产边界。未来应提高东部大学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对中西部大学的科研资源和技术输入,以便统筹全国知识创新效率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