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倩 《中外企业家》2015,(10Z):137-138
劳动力流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大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总结了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以及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面对而又必须回答和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则是制约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一快两增”的总体要求,前不久,我们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中,我们深切感到,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势头良好,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的农民已开始流动起来,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城市发达地区常常会出现劳动力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不良社会状况,究其原因表明我们国家农村劳动力流动没有很好的渠道,不能有序的发展起来。现如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仅靠自发性的发展是不可取的,其中必须要严格--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提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问题”我表示对此很有想法。参考资料和研究发现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的组织化形式没有形成,农村的劳动力流动大多都是自发的形式。这种现状严重妨碍我国经济的进步。此现象对人们的挑战就是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组织化建设势,创建供求方与供应方之间渠道畅通的良好环境。本文以志丹县候河组为例,分析其组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历史和现状特征,本文考虑到城市相对工资的非连续变化特征,借鉴实物期权思想建立了二部门、三部门及四部门经济中跳跃扩散过程下的农村和城市间劳动力流动模型。我们的分析性结论和数值案例结论都表明,劳动力在部门之间转移成本越大,劳动力越不愿意在部门之间转移,相比之下更倾向于向其他可能存在的部门转移。我们据此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制度改革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2003,(2):90-102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而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极大关注,其理论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大量研究成果为实践探索提供了操作思路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巨大的背景下,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阐述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在现阶段,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是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解立远  林娜 《河北企业》2007,(10):60-60
<正>目前,我国进入农村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将近2亿人,每年新增600万,而农业的劳动力承载力已趋于饱和。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呈"富余型",人力资本呈"弱势型",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流动的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之一,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原因,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等主要问题,较为系统地分析归纳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比重较大。据统计,200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为3695.1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000万人以上。近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顺利开展,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采取引导规范、合理调控、监督管理、跟踪服务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取得一定成效,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初步形成,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管理服务制度逐步规范,城乡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性定位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双向流动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根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原来从事的农业生产中剩余出来,并向非农产业转移,其势头之猛出乎人们意料.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发展迅速,而且转移由自发、盲目状态向有序流动发展,形成了大规模跨地区转移和"回乡创业"双向流动的新格局.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荣东  于多 《活力》2005,(7):70-70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含义、原因及特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变化,在职业间、产业间和地区间的运动。其主要特征是:他们的流动没有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只是劳动力与家人的分离,家庭的召唤力是其回归的主要力量;劳动力的流动是当事人极其家人所做的决策,与政府无关;其文化教育水平一般比较低,所从事的职业及地位较不稳定,一般进入城市中的传统产业部门,如:餐饮、搬运、建筑、  相似文献   

14.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各地劳动部门从我国国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一样,自由有序的流动是必然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既有动力也有需要,问题的关键是统筹城乡劳动力的最优路径,要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的缺失才能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引导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怎样避免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外出从而使其有序流动?怎样使农村劳务输出不仅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带动一方经济快速发展?有识之士认为,必须合理组织农民工进城,使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7.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必须以新的思维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也不例外。一、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有新认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具有创造社会财富的巨大潜能。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渠道不畅通,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依附在有限的土地上,就业空间十分狭小,隐性失业问题严重,人力资源优势不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13亿人口中,60%以上在农村,农村劳动力中有1.5-2亿富余劳动力。近1/3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再加上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数量增加,使富余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不断继续增加。所以,如何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下面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一个整体的全局观上,使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村科技化、农民技术化、农民保障化,并继续支持和鼓励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来更好地促进农村隐性失业的解决,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法国的就业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并实现良性就业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中外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国际比较,希望给我国农民工就业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并实现良性就业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中外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国际比较,希望给我国农民工就业工作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