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在实施对农村信用社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时,普遍感到兑付条件仅限于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两项指标,缺乏衡量和评价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等方面的详细考核标准,不利于准确合理地使用专项票据,难以真正起到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人行山西省吉县支行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加强专项票据兑付后的监测考核,强化激励机制,巩固改革成果,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以下简称“分行”)营业管理部根据分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后监测考核指引》的有关要求,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重点逐步由监督考核转移到后续监测,重点关注农村信用社总量指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例、盈利水平、内控管理和法人治理结构等指标。  相似文献   

3.
近期,为了配合海东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农村信用社达到“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较2002年12月末的降幅不低于50%的要求”的央行专项票据发行的条件,我们对辖内74家农村信用社因国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而形成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调查表明:部分单位公职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些地方是采取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的,而中央银行票据兑付必须与信用社改革效果挂钩,其中有一条标准为不良贷款比例较2002年12月末的降幅不低于50%.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贷款到期收回率低,不良贷款前清后增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并使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改革试点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控制和化解新增不良贷款,现就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化解对策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部分信用社都已获得中央银行的专项票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强化不良贷款的清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例达到有关要求,以确保中央银行票据到期能按时兑付.按照中央银行专项票据考核的有关要求,在对农村信用社动态监测和现场检查中发现,农村信用社还存在诸多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一、农信社改革试点激励政策效应初步显现衡阳市是全国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地区,从2004年11月开始,辖内法人联社12个,全面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改革模式全部采取统一法人,改革资金扶持方式全部选择专项央行票据政策扶持。到2005年9月共获得额度为119206万元的央行票据支持,其中用于置换不良贷款80022万元,置换历年挂账亏损39184万元。为我市农村信用社解除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实现全面复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达到央行票据的发行条件,农村信用社通过增资扩股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在央行票据发行以后,农村信用社在完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为吸取和借鉴八省市农村信用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经验,加快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程,我行成立三个考察组,重点围绕票据置换与不良贷款处置、“三会”与信息披露、财务管理、股本金管理等方面,分别对江苏、陕西、重庆两省一市(以下简称“两省一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改革预期、动态博弈与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北大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票据是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主要的资金支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中央银行在专项票据兑付考核中建立的"威胁"具有不完全可置信,农村信用社对改革及专项票据的兑付存有强烈的预期,专项票据兑付是中央银行与农村信用社间的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博弈的结果取决于中央银行设立的"威胁"的可信性,较低的"威胁"将引致农村信用社较高的作假行为,达不到"花钱买机制"的改革目标。为此,中央银行要提高"威胁"的置信度,降低农村信用社对专项票据兑付的预期,激励农村信用社通过真实努力深化改革,实现改革方案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在甘肃省全面推开,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落实央行资金扶持政策,做好资不抵债专项票据的发行和管理工作,人民银行泾川县支行于近期组织人员对泾川县农村信用联社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1.
<正>强化农村信用社内部约束机制,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在2005年6月获得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支持后,随着改革推进,我们对晋宁县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截至2006年9月末,晋宁县农村信用社股本金总额1390.8万元,与2002年12月末央行票据发行前锁定数据比较股本金增加了1178.3万元;资本净额由960万元升至5678万元;资本充足率也由4.12%升至8.62%;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不良贷款比例由16.43%降至5.79%,不良贷款余额由5752万元降至4736万元;资产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存款余额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为推进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和申请兑付央行专项票据工作的落实,各地相继加大了对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双降”,为此,农村基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是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大局."花钱买机制"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文件精神,按照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采取农村信用社申请人民银行专项票据或者专项借款的办法,置换出不良贷款,消化历史包袱,进而推动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的激励举措.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融》2006,(B10):45-47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是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大局。“花钱买机制”是中央银行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文件精神,按照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采取农村信用社申请人民银行专项票据或者专项借款的办法,置换出不良贷款,消化历史包袱,进而推动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的激励举措。  相似文献   

15.
耿文 《青海金融》2007,(12):44-46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各法人机构为了认购专项央行票据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各项指标逐步达到央行规定的票据兑付条件、票据兑付资金到手后,农村信用社却出现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反弹等“滑坡”问题,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一、农信社改革试点激励政策效应初步显现 衡阳市是全国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地区,从2004年11月开始,辖内法人联社12个,全面启动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改革模式全部采取统一法人,改革资金扶持方式全部选择专项央行票据政策扶持.到2005年9月共获得额度为119206万元的央行票据支持,其中用于置换不良贷款80022万元,置换历年挂账亏损39184万元.为我市农村信用社解除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实现全面复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央银行发行专项票据置换农信社不良贷款,既是国家“花钱买机制”的重要一环,也是农信社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以桦南县为例,桦南县农信社于2005年9月1日正式获准认购专项央行票据3,935万元,全部用于置换不良贷款。票据认购后,农村信用社为盘活这部分不良资产,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却不是很明显。由此可见,如何加强置换不良资产的管理,已成为农信社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课题。加强置换不良资产的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从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票据置换以来,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下降很快,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隐形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隐瞒不良贷款,虚假反映贷款占用形态,已成为一些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者保“帽子”、增效益的手段。这种以制造隐形不良贷款的方式来达到降低不良贷款的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能否如期顺利兑付央行专项票据,是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并最终实现“花钱买机制”目标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笔者对海东6家农村信用联社兑付央行专项票据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兑付央行专项票据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中,汉中市辖内十一家农村信用社全部选择中央银行专项票据资金支持方式。票据发行一年多采,汉中市农村信用社的专项票据兑什备件处于什么水平呢?我们根据《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实施细则》及相关文件,对汉中市农村信用社达标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花钱买机制”推动了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