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凯 《市场论坛》2016,(3):92-95
网络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带来了严峻挑战,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冲击,且高校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被打破.因此,在多元化网络环境下,通过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和新观念,引导学生重塑社会主流价值观,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性,将网络媒介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实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芳 《中国报业》2023,(16):114-115
互联网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阐述当前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意义,并指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创新策略,旨在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网络快速发展推动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呈现新特点、新形式、新内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针对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模式,本文从坚持“创新为王”的教学方式、补足“精神之钙”的教学理念以及克服“本领恐慌”的教学手段来应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掣肘,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向新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在校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科技发展推动了新媒体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这一新技术为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探究了新媒体带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革新,分析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薛丹丹 《中国报业》2023,(14):148-149
基于全媒体发展的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专业复杂的工作。互联网时代,全媒体迅猛发展,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为此,高校应当转变思政教育方式,强化与全媒体的融合;打造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思政教育实践创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应用全媒体技术手段实现评价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水平,帮助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亚煜 《中国报业》2023,(18):114-115
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工作模式和宣传平台也在发生转变,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此,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认识,要在研究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影响的基础上,大胆利用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高校的网络思政育人工作面临一系列实践困境,无法达到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推陈出新,探寻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的新路径,推动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应因时因事制宜,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应对网络媒体所带给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挑战。正确认识网络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效构建网上网下思政教育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增强思政教育辐射力和感染力;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功能,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切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8,(1)
以"一带一路"政策为背景,客观性的分析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会给当地青年在创新创业方面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并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对青年学生把握机遇、规避风险方面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当今时政,并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雄安新区设立这一大环境下,如何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通过思政教育树立青年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将时政和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推动青年先进的思想浪潮,反馈于地区的经济的建设,帮助中国早日实现千年大计,推动我国地域经济增长,实现全体人民的素质和当地的经济同时进步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互联网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由于互联网监管不严,充斥着大量与现实不符或有危害的信息,很容易让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大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大数据的技术发展确实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虽然学术界对网络思政教育开展过许多创新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因而,在现有基础上寻找思政教育机制创新,拓展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科学、高效、合理合法地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政教育质量,不仅关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网络环境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网络的发展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的同时。也形成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的挑战,网络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冲击。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网络信息素质、深厚的文化知识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2.
杨继枝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16-217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等多方面带来机遇和挑战,在新的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要与时俱进,需要进行改革。从互联网络的主要特性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就网络环境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与学带来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资源网站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等方面等,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融媒体形态的出现更是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更易接触到新兴事物的同时,也更易被不良信息误导。在三全育人的时代要求和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中,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在这种利弊共存、纷繁复杂的融媒体环境中,在明确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基础上,厘清网络育人的目标,掌握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与时俱进的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弘扬正能量、引领网络新风尚的方式方法,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肖旭 《科技转让集锦》2014,(12):223-223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校思政教育获得了发展契机,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网络环境中,高校思政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为充分借助网络环境的优势,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添加新动力,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高校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雪 《商》2014,(1):339-339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接着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然后就当前网络环境下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叶玲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235-23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让学生参与网络德育管理,通过多种网络方式与学生交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技术发展对当代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领域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及难得的机遇,所以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来更好地迎接挑战,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本文拟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状况入手,阐述网络信息技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在新时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协同创新是推动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当前教育工作现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机制不协同、整合网络平台缺失、建设学科专业团队不完善等。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协同创新对策,即需要着眼于实践,从构建整合体制、开拓创新网络平台、建设学科专业团队、打造民营院校品牌特色等方面推动二者的互动结合。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给中职学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和介绍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常华 《中国报业》2023,(22):124-125
随着融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发展机遇。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诸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融媒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以期为其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