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党宇红 《时代经贸》2007,(3Z):133-134
在加强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管的同时,我们同样应重视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因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从会计信息的源头实施的控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诱因。  相似文献   

2.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有关的控制。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经过分析铁路多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薄弱问题产生的原因,应提出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以致最后管理失控。本文吸收和借鉴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内容.从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目标等方面,说明内部会计控制对维护会计信息真实和提高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季学凤 《经济师》2003,(6):181-182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讨论已久 ,文章着重从单位内部入手 ,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内部会计控制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的状况时有发生,制约了的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对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其中的原因,指出除了内部会计控制固有的局限性外,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理解存在偏差,内部会计控制意识薄弱以及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针对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阐述了搞好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主体、搞好内部会计控制的体系建设、培养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素质和强化内外部监督是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当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造假行为严重,财会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则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资料虚龙活虎假、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多,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①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经济上、政治上的腐败。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投资者和政府决策失误。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企业垮台,影响社会稳定。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单纯追求企业小集团的利益。②会计管理体制不科学,不规范。③会计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④企业行政化诱使单位领导迫使会计做假帐。⑤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国民经济进行客观调控的重要资料之一,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使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失去控制,造成债权人、投资者、信息使用人决策的失误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并对其进行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会计信息质量上,存在诸多问题。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用欺诈性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致使会计资料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给广大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会计制度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保证会计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职工素质,抑制会计信息失真。内部会计控制,一般说来可分为会计基础控制、会计纪律控制和实物控制。它们是实现控制目标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梅  张三月 《经济论坛》2004,(12):138-139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有的企业甚至发生携款外逃的恶性案件,使国家和企业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为了有效治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最近国家财政部又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扎如君 《经济问题》2002,(10):50-51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它的质量对于我国的经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相当普遍。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行为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业绩及利益驱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需采取的对策是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监督体制、建立新的经营者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会计培训等。  相似文献   

13.
秘琳 《经济论坛》2007,(5):118-119
会计信息是一个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是供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经营机构或其他人员进行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的经济资料。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因此,要使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首先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但在近几年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危害性很大。首先,会计信息失真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误导国家对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其次,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配置;再次,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各单位的内部管理,有可能导致微观决策失误。正因为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严重危害性,所以探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是:或为业绩考核,或为骗取银行贷款。或为达到偷税漏税等非法目的,人为地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粉饰财务会计报告,极大地损害了各方的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以致人们对会计信息产生了信任危机。这些现象的出现,除了个别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败坏、知法犯法外.内部控制弱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单位虽订有内部控制制度,但形同虑设,或者压根就没有,经济业务的发生与会计的计量、确认、记录以及报告均处于混乱状态.发生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针对目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为了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侩计法》规定了会计监督的方式主要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在这三种监督方式中,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根本,是核心。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熊亚 《经济师》2004,(4):206-206,208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甚至失真 ,是制约社会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一个顽疾。文章指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 ;同时提出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发展、内容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等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职工素质是管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为了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会计法》规定了会计监督体系,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在这三种监督方式中,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根本,是核心。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陆畅  田满立 《经济论坛》2009,(14):122-123
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堵塞管理漏洞,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本文着重对“内部人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会计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将引起投资者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是影响我国经济秩序的因素之一,它将危及到政府的宏观决策,干扰国家的税收,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而找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应对策,从而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1.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企业的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对企业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行使其管理职能,使会计人员常处于…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由于注册会计师和非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违反会计法规等原因,人为主观或客观地造成会计信息不真、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现象,其会计信息虚假的程度之深,不真实的范围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反映出一些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报告虚假,偷税逃税等现象的严重性,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乃是我国当前会计工作中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