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生成和传导机制较以往更趋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着力强化流动性监管标准的可计量性、可操作性和可监管性,并把流动性压力测试作为监管的重要工具。本文以《巴塞尔协议Ⅲ》为背景,分析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应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由于本身掌握的流动性资产不能满足即时支付到期负债的需要,从而使商业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和造成损失的可能陛。本文认真地分析研究流动性风险,从实际出发,推出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防范的原则对策、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6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钱荒”现象频发,个别银行甚至因流动性危机破产。本文通过LMI模型,计算上市银行流动性错配指数,并以流动性错配指数体现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为被解释变量,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析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同业净利差等经营环境因素,存款结构、收入结构等业务结构因素,以及业务发展、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管理因素都会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本文最后结合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从经营环境、业务结构、内部管理3个维度提出防范化解建议,形成较为完善的银行流动性风险对策框架。  相似文献   

4.
曲泉  包旭宁 《时代经贸》2009,(5):135-136
本文拟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导致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的风险因素,并着重讨论流动性风险的监管,结合该案例阐述《新巴塞尔协议》对这些风险的监管控制机制以及提出《新巴塞尔协议》在次贷危机中未能完全防范银行风险的原因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专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银行流动性资产不能确保适当的数量,从而易于引起信用不稳定和收益恶化的风险。纵观80年代,汇率的不断扩大,流动性资产的匮乏。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的失衡,乃是这一时期流动性风险的实际表现。流动性风险不仅影响着微观金融实体的稳健经营,而且还影响着宏观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其危害之大足以使一国金融制度崩溃。为此,应从强化专业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制度创新、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强化系统调控机制诸方面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巴塞尔协议Ⅲ中新引入的流动性监管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发现,流动性监管可以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更重要的是,这种金融稳定作用并不是以降低银行利润为代价的——考虑到银行持有流动资产的正外部性,流动性监管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和提高银行利润可以并行不悖。因此,适当的流动性监管总是能提高社会福利。此外,当经济周期处于繁荣时,银行会减少流动资产的持有,这时更需要流动性监管来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3)
余额宝的实时赎回机制使得其面临的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文章将短期集中消费和入市意愿情绪指数加入到影响余额宝"申赎"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模拟余额宝的净赎回额。在控制余额宝流动性风险时,引入商业银行的两个传统监管指标,流动性缺口率和流动性覆盖率,结合余额宝自身的特点,对这两个指标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流动性缺口率和流动性覆盖率,并以此为约束条件,通过建立以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调整后的流动性缺口和流动性覆盖率为约束条件的模型,计算余额宝的现金留存比例以及新增投资比例,使得余额宝在抵御流动性风险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并比较不同留存与投资比例对余额宝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是次生风险,但由于其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会产生更直接的冲击,且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因而国际金融界对其监管标准一直争论不断。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颁布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巴Ⅲ")建立了适用于国际活跃银行的全球流动性最低标准,其核心内容是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新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该框架涵盖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外各项产品,有助于监管当局全面识别银行短期和长期流动性风险趋势。2011年5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正式将上述两个指标引入中国,与原有的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等一同构建了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这对于稳步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并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回顾了这两个监管新指标出台的背景,并对两个指标分别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存款人提现需求和借款人正当贷款需求能力。它体现在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两个方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由于本身掌握的流动性资产不能满足即时支付到期负债的需要,从而使商业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国内外诸多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基金是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集合理财工具。独有的自由申购与赎回的市场运作机制适应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流动性风险。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流动性风险防范已经成为基金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深入认识流动性风险的同时,结合实际给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企业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企业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研究内容进行综合评述。探讨企业流动性涵义,企业流动性与风险性的关系,企业流动性与投资的关系;企业流动性风险的涵义,企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文章最后指出企业流动性风险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流动性比率、资本充足率与信贷/GDP的月度数据,采用反映时变特性的TVPVAR模型,探究宏观审慎监管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时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监管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相互影响关系,而且长期的效果更明显;宏观审慎监管对商业银行的调控,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影响,随时间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预测和防范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Pastor和Stambaugh(2003)的测度,利用滚动回归法度量股票的流动性风险,以投资者决策可用信息为切入点,从市场交易信息、公司财务报表和证券分析师预测三个视角,考察了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其股票未来的流动性风险较低。分析师预测信息可以较好地甄别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流动性风险的负向预测能力与市场流动性新息的强弱呈正向关系,且在市场流动性恶化期内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位数回归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并对其提出更高监管要求是金融危机后的监管重点。文章选取代表不同类型的8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银行,采用Co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2007-2011年实体经济和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表明:从流动性方面看,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反而面临更高的流动性风险,其风险溢出效应更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的聚集,发生危机时对系统性风险贡献较大;在宏观经济周期逆转时,中小型银行相对大型银行更容易出现风险溢出效应导致系统性风险聚集;因此政策建议:银行业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在传统的资产规模庞大的银行,同时也要关注银行业务增长过快的中小银行,这些银行往往也是系统性风险聚集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5.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1月基本完成对流动性监管框架的修订工作,较之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做出许多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在降低流动性监管标准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强调流动性资产质量、突出储蓄存款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监管理念。依据新的监管框架和监管理念,我国应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根据市场指标的标准纳入新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进一步夯实储蓄存款基础和审慎开展同业业务。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是商业银行管理和金融监管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2007年年报中流动性风险披露的内容、方式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制约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的因素,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波  秦柳 《时代经贸》2008,6(19):153-154
流动性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却又往往被银行经营者们所忽略,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随着国际银行业对流动性管理的日益重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逐渐走上正轨。本文指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存在流动性隐患,必须进行适当的流动性管理,否则会积聚更大的风险,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最后根据对我国银行流动性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和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流动性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巴塞尔III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指标,分析了我国现有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流动性管理应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认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与宏观流动性的监测和管理相配合;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的扩散指数,综合各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变化情况;应区分流动性的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并分不同类型的银行进行分类管理;应监测并管理事实上的金融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应由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信用缺失、技术漏洞、管理不完善等风险因素制约着电子支付的发展,成为电子商务的瓶颈。在电子支付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支付风险及监管,识别风险、辨别风险发生的概率是风险监管的基础,因此对电子支付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对于管理控制支付风险,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VaR(Value at Risk)模型基础上,融入了内生流动性风险和外生流动性风险,建立了一个较新的综合度量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LaVaRen(liquidity adjusted VaR endogenous)模型。最后利用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进行实证研究。对于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开放式基金,考虑内生流动性风险的综合风险度量模型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