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顽症”,我国企业会计工作中造假泛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了,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有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欺骗投资者的非法目的.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已经对国家经济领域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年,朱镕基在考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游戏规则”不按“游戏规则”办事,经济秩序就会大乱,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可见,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区分了对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的“真实性”含义和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的“真实性”含义。提出从市场经济环境、企业、企业会计等不同层面分析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根源,并采取相应对策。本文还探讨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制度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国有资产的流失,引发了人们对如何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在众多的文献中,谈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的居多,而时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则很少有深入的讨论。然而,如果不再清什么是会计信息的“真”,就无法判断什么是会计信息的“失真”,所提出的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五花八门,莫衰一是。因此。从理论上探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据以提出判断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就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广义地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该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然而,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财务会计信息失真上:因此,本文只讨论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出现了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他们都十分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因而企业应定期向各方利害关系人提供反映以上情况的会计信息,此工作主要是通过定期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来完成的。一、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近几年,由于企业会计监督乏力,甚至流于形式,会计信息失真面较广。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核算失真,就是“假帐真做”或“真帐假做”,通过会计核算产生假的信息资料的行为。失真行为主要有五方面:篡改、伪造、变换记录凭证;侵占资产;隐瞒、删除有效的业务记录或凭证…  相似文献   

5.
常胜周 《经济师》1999,(12):101-101
会计信息,是一个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是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经营者改善经营管理、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但是,据今年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公告》(第一号)显示,会计信息失真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1、损益核算普遍不实,真帐假算、假帐真算、人为操作利润的现象较为突出。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漏洞较多。一是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记帐凭证填制不规范;二是不按规定设置和运用会计科目,会计核…  相似文献   

6.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真账假算、假账真算、虚假挂账、假盈实亏、篡改数字、账表不符等状况,致使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失真。诸如某矿务局单位,自1998年至2002年期间,因未完成承包利润指标。先后共挂账3401万元(平均每年挂账达680万元),其中已发生的成本费用挂账1457万元,原材料盘亏挂账84万元。煤炭产品盘亏挂账1510万元。煤炭产品毁损挂账268万元,虚列产品销售收入82万元。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蕾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编造假证假账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探灾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分析和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从源头抓起,才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王子栋 《技术经济》2000,19(4):53-55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方法通过会计核算所取得的 ,以货币综合形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可供企业内部、外部使用的经济资料。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可靠性的特点。然而 ,近些年来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尤其是会计信息的失真性更为严重。会计信息失真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人为的“假帐真做”与“真帐假做” ,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 ;二是财务会计制度落后 ,使一些帐面原值 ,会计核算不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我们目前所指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前者 ,即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 ,违反会计核算规定而形成的会计信息差异。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时至今日,各种各样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扰着世界各国。如美国的“安然事件”,我国的“银广厦事件”、“红光事件”等。人们在讨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时,大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归纳为三类:即人为因素造成的故意性失真;会计人员由于过失造成的非故意性失真;由于会计政策或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不同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并把这三类作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来越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朱口基也多次强调“不做假账”。因此,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分析和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客观原因,从源头抓起,才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董卫强 《时代经贸》2013,(13):61-62
企业会计面临“诚信危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由此带来的经济秩序混乱、人员道德沦丧,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本文深入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董卫强 《时代经贸》2013,(14):61-62
企业会计面临“诚信危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由此带来的经济秩序混乱、人员道德沦丧,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本文深入剖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毒瘤”。文章从会计实务的角度来衡量和评价会计信息,从会计实务本身探求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矫正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但具体来说,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制度或技术上的原因未能真实的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投资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事实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拟从两个层面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但具体来说,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制度或技术上的原因未能真实的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投资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事实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拟从两个层面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我国会计核算领域里存在的“假账真做”与“真账假做”现象,欺上瞒下,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扰乱正常经济核算秩序。对此,国务院曾三令五申强调要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杜绝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安然、世通财务舞弊丑闻,国内的“琼民源”、“银广夏”造似事件,都让我们陷入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阻碍了和谐诚信社会的构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及其防范措施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安然、世通财务舞弊丑闻,国内的“琼民源”、“银广夏”造假事件,都让我们陷入了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阻碍了和谐诚信社会的构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就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及其防范措施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会计信息失真即虚假会计信息,一般是指会计信息没有反映经济真实,会计人员不按照《会计法》和相关财会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的产物,是伴随着会计工作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近年来,假账的手法不断翻新,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和隐蔽化。假账主要有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等形式,做假的常见手法主要有:真账假做、假账真做、偷桃换李、电脑作弊等形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时有发生,会计信息失真这一毒瘤未曾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内可能导致经营决策失误,对外给投资者决策产生误导、收益带来损失,使国家税收和企业资产大量流失,给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入手,对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分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目前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