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集团为了成功转型,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综合实力,将企业经营发展中产生的风险问题分散处理,一般会采用股权投资方法来实现。通常情况下,集团管控下股权投资管理也就是通过购买其他企业股权,从中获得一定效益的投资模式。在宏观经济发展下,集团在行业之间通过股权收购,实现集团并购重组,以促进企业集团竞争力提高,推动集团更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集团管控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企业集团如何更好开展股权投资管理工作,结合当前企业集团在股权投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明确管理要点,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团发展中,需要通过股权开展公司治理及运营,对于股权管理而言,属于动态调整的过程,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影响深远。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外部监管在企业股权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若想实现稳定发展,需要创新股权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股权管理的作用与价值。基于此,本文从股权与股权管理概述入手,分析股权管理的特点及目标,以A公司为例,阐述其股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企业股权管理的创新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良好实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型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股权管理是必然要求。大型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参股公司。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主要面临着认识不足、定位不清、管控缺位和方式落后等困境,主要表现在参股公司的治理机制不健全、权责利不统一和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要实现参股公司规范高效经营,必须加强对参股公司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股权治理机制,明确各主体权责利关系,以提升参股公司治理能力为主线,不断推进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4.
从国有股份制企业的股权设置情况看,国有股权的管理在整个股份制经济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国有股权实施科学、系统、规范化的管理,是保证国有股权的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文献,总结股权激励影响市值管理的两大理论假说,即利益汇聚假说和管理层防御假说。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在研究股权激励影响市值管理时涉及到的三方面问题:一是不同企业性质的股权激励或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对市值管理的影响是否有不同;二是股权激励对市值管理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市值管理的哪些方面;三是股权激励对市值管理影响的程度要如何评价。未来对股权激励影响市值管理的研究应将股权激励具体措施与市值管理的具体行为相联系,同时可加强对股权管理与市值管理三大环节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鸣 《现代商业》2014,(17):258-259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首先尝试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公司股权,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股权激励政策也随之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公司股权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日益复杂化,各国大公司为吸引留住人才,纷纷推出股权激励政策。而我国越来越多公司也开始实施管理层施股权激励,那么面对股权激励的巨大诱惑,管理层是否为能顺利获得股权而对基准年度或决定能否行权的年度进行盈余管理,以使得个人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博弈角度分析管理层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两市正式实施高管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计划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回归模型分析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度与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正相关.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加会诱使经理人增大盈余管理的程度,但随着经理人激励程度越来越高,管理层因股权激励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会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商》2016,(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表明,股权激励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价值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由其引发的盈余管理问题也备受关注。因此,本文从股权激励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股权激励计划、规避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我国2014年首次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和实施后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于在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一年进行负向盈余管理;且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同向变化,股权激励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企业通过相应的资本运营形式组建了不少企业集团。股权投资管理是企业集团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所以本文将从石油行业为出发点,探讨企业的投资股权管理体系理念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息局最近出台了《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对股权出资条件、出资比例等细节作出明确规定。《办法》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2.
《商》2016,(1)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被提出,逐步明确了相应的基本框架以及配套政策,资产管理公司对股权进行管理有了依据和方法,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明了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以及非公有资本等这些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保证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变成股份制。本文第一部分完成了债转股的相关背景的概述以及目标;第二部分对债转股的实施情况及原因分析;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债转股与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第四部分提出相应对策加强股权资本管理,拓宽股权转让通道。  相似文献   

13.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高端要素,在企业集团发展中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新形势下企业集团亟须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实践中要从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并完善岗位所需的设施设备,完善应用机制等方面着手推动其作用的发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集团管理会计现状,提出了强化企业集团管理会计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201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集中度在两者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强,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5.
股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和股东行为深刻影响银行的治理有效性,2018年1月5日,原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股权管理,并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展为期三年股东股权专项排查整治工作,集中整治股东"胡作为""乱作为"和股权管理不规范、不到位等乱象问题,通过排查整治暴露出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商行及农信社)在股权管理中的短板,亟须加强解决。  相似文献   

16.
高天华 《商》2013,(15):24-24
本文以我国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差别。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更为显著,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也影响盈余管理,且对国有企业的影响高于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7.
黄超 《中国市场》2024,(12):127-130
股权激励是一种在现代企业中被广泛采用的激励机制,通过给予员工股权,激励其为企业创造长期价值。文章旨在探讨股权激励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介绍了股权激励的定义和类型,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股权激励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增加员工动机、提高企业绩效、降低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讨论了实施股权激励面临的五个挑战: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效果评估、激励成本管理、激励合规性和激励公平性;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合理设计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估体系、加强激励成本管理、规范激励合规性和确保激励公平性。通过深入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股权激励带来的挑战,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纪亚莉 《现代商业》2012,(20):226-227
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中,全面预算管理以其在企业经营中的独到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集团的涵义,通过从企业战略规划和防范风险,效益优先和资源统筹,规范流程和权责明确三方面分析了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并从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编制、全面预算管理的日常执行与控制、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与考核评价四方面探讨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的作用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持有和管理公司投入公司的股权,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相应义务;加强对所投公司股权的监管,确保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孵化科技公司,实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根据需要,统筹管理和整合有关资源,推进科技产业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特征,指出如何正面发挥高管的股权激励,减少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个分析管理层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框架,以期为这一课题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