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深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企业发展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其自身的改革发展就有着重要性。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因素还比较多,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融资难的问题,民间借贷和中小企业的融资之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主要就民间借贷的特征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以阐述,并结合实际就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加以分析,最后就相应的解决措施加以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在企业资金构成中,除了企业自有资金外,可获得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上市股本融资、公开发行债券、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四种方式。鉴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和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的大环境,中小企业很难通过上市股本融资和公开发行债券获得资金,而民间借贷由于借贷成本高、融资数额少、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广泛应用于非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虽然拓宽了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但也产生了金融风险。因此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引导其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我国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及规模方面分析了其区域发展现状,阐述了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民间借贷对经济的影响,并从法律和金融层面提出了规范和发展民间借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已成为企业和个人融资的重要渠道。我们在全市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基本数据的整理分析,对宁波民间融资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日趋活跃的宁波民间融资由于宁波民营经济发展起步较早,民间融资相对比较活跃。目前民间借贷作为解决民营经济资金短缺的重要融资手段普遍存在,并且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间融资金额呈上升趋势。从调查情况看,有民间融资行为的企业类型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占到样本企业的68%;其次为商贸餐饮业,占16%  相似文献   

5.
因融资难度大,中小企业难免铤而走险,打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非法民间融资也就趁虚而入。对中小企业来说,民间借贷是不可或缺的空气,也是成长的土壤。在温州,几乎每家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地得到过民间信贷的帮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6.
民间借贷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常见方式起源甚早,而在银行等大型金融中介机构特别重视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更将民间借贷热潮推向了一个怪异的繁荣期,继而引发了诸多问题和负面社会现象,将金融法律法规建设,特别是民间借贷,与金融商业活动发展之间关系的平衡协调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了满足目前"微主体"对资金的"大需求",同时解决面临的偿还能力的"高风险"问题,金融法律法规完善问题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如何以法律为手段解决和规范民间借贷这一问题。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民间借贷加以规制,一方面满足民间借贷的迫切需求,发挥民间借贷的优势,另一方面弥补民间借贷的不足,规避民间借贷可能引发的风险,从而进一步保障和促进金融市场资金配置趋于合理化与高效化。  相似文献   

7.
齐翼 《魅力中国》2014,(3):399-399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金融体制日趋完善,但是融资问题仍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甚至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银行贷款对于企业的贷款资格审查十分严格,其审批所需的手续也相当繁琐。这就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产生了矛盾。因而,民间借贷就成了诸多中小企业的首选。我们对民间借贷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以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民间借贷"问题层出不穷入手,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民间借贷"系中小企业借贷难和居民的投资理财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所导致的。提出解决"民间借贷"问题的方法:加强金融体制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繁荣金融市场,提供多种资产增值途径。  相似文献   

9.
齐翼 《魅力中国》2014,(4):74-74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金融体制日趋完善,但是融资问题仍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甚至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银行贷款对于企业的贷款资格审查十分严格,其审批所需的手续也相当繁琐。这就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产生了矛盾。因而,民间借贷就成了诸多中小企业的首选。我们对民间借贷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以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锐 《东方经济》2003,(5):44-45
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很多,如直接融资,有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发行债券、民间借贷、发行股票、通过商业信用进行预付或赊销等。间接融资,则主要是来自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实际上中小企业选择融资的余地并不大,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并且更多地局限于间接融资(信贷融资)。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的银行借贷一直是受到包括企业、银行、政府和社会公众在内的相关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担保瓶颈和贷款门槛等方面对中小企业银行借贷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银行视角对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借贷问题从融资理念和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徒芳草 《魅力中国》2013,(14):56-56,393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资金资源的市场配置行为和一种金融服务的补充形式,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日益深刻。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民间借贷亦以各种形式发展起来,已成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但随着民间借贷规模的不断增长,其蕴含的风险不断积聚,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亟需加以引导与规范。本文在对民间融资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民间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民间借贷以其灵活便利的借贷方式,日益成为民间融资的重要渠道。但随着借贷越来越普遍,借贷金额越来越大,借贷运作过程中形成的风险也比较突出,成为影响民间融资市场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调查组经查阅交口县人民法院近年来的借贷纠纷案卷,发现民间借贷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财经》2011,(6):76
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信贷资金收紧,使本来就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纷纷寻求民间借贷资金。由于需求市场火暴,民间借贷利息也水涨船高,部分民间借贷月息甚至升至10%。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为了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当从制度创新角度入手,消除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障碍.其途径有:政府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企业之间要加强联系,推进产业集群模式;中小金融机构要大力推进机构改革;要规范和发展民间借贷组织,构建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多数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和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企业比重较少。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在这种背景下,很有必要对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和认识,以便“洋为中用”,结合我国已经即将采取的一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境遇的措施,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马中杰  杨得芳  李玉霖 《发展》2007,(8):120-1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资金供需矛盾日益显现,民间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小企业及"三农"经济取得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一、我国民间借贷活跃的主要原因(一)"高门槛"的信贷政策。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对民间资金的需求不断上升,民间借贷已经成为当前民间企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间借贷游离于我国正规金融体制之外,其立法、监管、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给中国带来较大的风险。对此,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兴化市民间借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民间借贷的特点、产生原因及民间借贷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爱平 《老区建设》2013,(12):20-22
基于我国以大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民间融资可以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代表性企业,利用经验方程并基于2000—2011年江西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相关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估计模型对民间借贷资金量进行了估计。在收集中小企业工业产值以及劳动人数相关数据后估计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需求量,对比中小企业获得的官方数据贷款额,得出中小企业存在巨大融资缺口。最后,提出了加强江西省利用民间融资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方式是很多的,如直接融资,有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发行债券、民间借贷、发行股票、通过商业食用进行预付或赊销等。间接融资,则主要是来自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实际上中小企业选择融资的余地并不大,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并且更多地局限于间接融资(信贷融资)。因此,信贷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并且这种格局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中小企业要学会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拿到自己称心如意的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