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玮 《化工管理》2024,(2):29-31
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原子吸收法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分析技术,其利用被检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气对共振辐射线吸收特性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如测量结果显示异常,则表明土壤可能被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原子吸收法可以为土壤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性的参考,检测数据可以作为评估土壤环境的依据。文章对原子吸收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阐述,对其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发挥原子吸收法在土壤检测中的重要价值,提高土壤重金属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2.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就已经诞生,该种方式吸收了原子发射光谱技术与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的优势,近年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检测法已经开始在物质检测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该种检测方式有着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以及检测下限低的优势,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检测法有着准确、快速的优势,可以满足锑及其化合物中硒与铋的测定需求。本文主要分析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直接测定锑及其化合物中低含量硒和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铅是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为基本项目,在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为毒理指标。水环境监测机构应用较多的方法有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研究这3种方法的原理、测试条件与仪器参数设置、样品预处理方法、干扰来源及消除方法,得出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灵敏度高、精确度高、检测效率高,在水环境监测领域更具推广意义,并提出试剂种类、浓度、配制、加入等检测环节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饮用水资源中的金属元素测定时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验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样品的预处理流程十分繁琐,并且通常只能测定单个元素,测定的速率慢、效率低,测定的精密度较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监测速率高、效率高,测定的精密度好,并且能够同时检测多重元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磷矿石进行分析常见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在多元素的测定中,ICP-AES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此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了样品测定,分析了ICP-AES分析参数,以及谱线干扰,经过ICP-AES检测方法,明确了磷矿石中的相关元素含量,利用磷矿石标准物质以及相关样品进行验证,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曹利慧 《化工管理》2013,(8):185-185
铜元素在食品中广泛存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如果缺乏铜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导致神经系统失调,大脑功能发生障碍。本文综述了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测定铜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砷、汞含量的方法通常使用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而对样品前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干灰化消解法、湿法消解法、微波消解法等。文章以水热釜消解的方法处理三种土壤样品,以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土壤样品中的砷和汞含量。其标准系列溶液中,标准曲线均呈线性关系,并且相关系数也均在0.9990以上。测定土壤中砷、汞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5%~104%和98%~105%。水热消解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重现性好、平行精密度高、试剂耗材成本低,适合测定土壤中砷、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对水利行业标准《水质砷、汞、硒、铅的测定—原子荧光光度法》研究和编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介绍了该标准编制的背景、依据、原则、实验研究以及方法验证等。  相似文献   

9.
郭超 《化工管理》2022,(34):53-55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更好的保护环境,才能带来可持续的良性经济发展。土壤中的重金属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污染物,重金属汞的污染对土壤、农作物及人们身体健康都有着严重影响,给经济发展带来弊端。汞是受污染土壤中分析的重要指标,文章就如何高效准确测定土壤中汞的污染,为土壤污染治理做好引路,通过参考HJ 923—2017 《土壤总汞的测定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GB/T 22105.1—2008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经过实验比选了汞的两种分析方法及其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对银中所含的Au、Bi、Cd等20种杂质元素进行含量分析。该方法以酒石酸作为掩蔽剂,可以减少溶样过程中Ag Cl对杂质元素的吸附损失;以抗坏血酸作还原剂,可以保留大部分杂质在溶液中,最终得出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分别为0.05%-1.78%和97.26%-108.66%,通过与GB/T 21198.5-2007检测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对,得出ICP-OES方法更科学、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1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测定工业盐酸中铜含量的方法进行探讨,并通过一系列不同铜含量的酸洗液实验,检测其对丝条的污染情况,确定盐酸中铜含量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2.
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汞化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人体,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肾脏,呼吸系统、皮肤、血液及眼睛等都有一定的危害。碳酸钙普遍用于食品,牙膏,化妆品,涂料,造纸等重要领域,其相应标准中规定了对汞的限量指标要求。汞含量测定通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文章主要探讨原子荧光谱冷汞法测定碳酸钙中汞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检出限为3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0%~95.2%。  相似文献   

13.
段文  石友昌 《化工管理》2022,(20):26-29
利用化探方法中的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砷元素含量的测定,可以为寻找石油、金银等矿物提供重要的依据。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测定出地球化学样品中砷含量,通过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仪器和条件进行优化选择,确定出最佳实验条件。试验表明:As的浓度在0~50μg/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4,方法检出限为0.021μg/g,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对数偏差Δlg C小于0.04,试验重复性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标准信息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测定 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等5项国家标准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推荐性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钛的测定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硫酸高铁铵容量法、过氧化氢配位—铋盐溶液返滴定法、过氧化氢光度法、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钛铁试剂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将这几种测定钛含量方法的优缺点作以比较。由于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仪器操作简单的特点,其中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文章主要讨论了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TiO2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铁矿石分析方法常用的有滴定法,滴定法关键在于还原剂的选择上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分光光度法:Fe2+、Fe3+两种价态分别进行分析;原子吸收法作为裁决式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沙生植物红柳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直接参与红柳的整个生长过程,准确测量出其种类和含量可以对红柳的特性进行研究。本实验主要通过原子发射法对内蒙古西部不同地区的红柳所含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西部不同地区的红柳含有Cu、Ca、Pb、Mn、Mg、Fe等多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含量顺序,并且通过实验数据综合分析,额济纳旗地区的红柳所含有益元素较多,这一研究成果为后续深入研究红柳,充分发挥红柳的价值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是测量元素含量的一种常见方法,操作环节简单,并且测定精确度高,和其他类型的测定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量土壤中钒含量进行分析,介绍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钒含量的实验过程,并加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油产品中各元素分析通常属于原子光谱研究内容,随着石油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发展,对于石油产品元素分析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原子吸收法等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分析技术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且发展前景广阔,其研究与应用也成为当前石油产品元素分析中新的关注点,也是未来有关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地质勘探中,贵金属检测分析对提高地质勘探质量,满足地质勘探需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当前贵金属检测分析方法的发展来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检测方法,其特点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准确度好、可操作性强,对贵金属金元素检测而言意义重大。为了提高痕量金测定效果,我们应认真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金的特点,做到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实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金质量管理取得实效,为地质勘探金属检测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