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粮食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是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事关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事关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面临多元主体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势,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发挥主渠道作用,就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推进力度,走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流通改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流通改革论丁声俊本世纪最后20年的中国粮食史,是一部改革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起步早、举措多、成效大。然而,客观而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还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还急需深化改革。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条件下,深化粮改更具有复杂性:既涉及经济制度、经济体...  相似文献   

4.
一、目标模式 我们在对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初级的粮食“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模式和“一五”至“六五”时期(1953—1985年)高度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市场主体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取消国家定购,粮食流通彻底实现市场化;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取消行政定价;把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彻底推向市场,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真正成为独立的  相似文献   

5.
一、从我国粮食流通沿革看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 ,粮食流通大体可分 3个阶段 ,即从生产导向开始 ,经过销售导向 ,进入市场导向。第一阶段 :生产导向阶段。从 1 95 3年 1 1月到1 984年底 ,是我国粮食的统购销时期。粮食统购统销保证了国家对粮食流通的垄断 ,基本上满足了城乡缺粮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并通过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的形式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积累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粮食严重短缺 ,长期求大于供 ,从而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的流通格局 ,生产者追求的是粮食生产数量而不问质量 ,粮食…  相似文献   

6.
自2002年5月起,青岛市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这次改革中,青岛市粮食局认真分析粮食形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设计改革方案,并认真抓好了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从半年多的改革实践看,我市粮食购销正常,市场稳定,没有出现政府担心的农民“卖粮难”和粮食部门担心的“收不起粮”的问题,实现了粮改的平稳过渡。经过半年来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当您读到这期《中国粮食经济》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整整40周年。40年的时间过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历史声音仍在耳边回响。从那时开始,一场伟大的变革在神州大地开启,而且首先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农民种地缴粮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开始。粮食种植交售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公粮征收、统购统销到合同订购、废除粮票,从平价、议价两条线运行到放开销区、保护产区,从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到国帑兴仓、粮安工程,从加入世界贸易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视粮政为要端;世界各国,包括政界、商界和学术界都关注着中国的粮食。本世纪最后20年的中国粮食史,是一部改革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起步早、举措多、成效大。然而,客观而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还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还急需深化改革。现在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流通具有更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深化粮改也更复杂,既涉及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机制三个层面;又关系粮食生产、粮食经营、粮食消费三个主件。实现的问题是,在市场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粮食流通的作用?如何利用现在的有利条件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具体指导下,粮食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砥砺奋进、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一,粮食政策兴粮惠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市场日益完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商品市场领域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等要素市场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市场机制已经主宰了整个国民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市场的调控作用和调节功能已经从抵制、怀疑转为肯定、信赖和追求。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目前还处于行政主导、行政管制色彩浓厚的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另外,市场经济本身也要求粮食流通体制基本框架必须与市场内在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世界粮食形势及流通改革李思恒一、世界粮食市场形势1996年初,世界粮食市场曾一度呈现十分严峻的态势。因为1992世界谷物(含小麦、稻谷、粗粮)总产量曾达19.6亿吨,随后1993年、1994年、1995年连续三年减产,1995年总产量降到18.9亿吨...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从7月13日至14日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长座谈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落实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落实六项重点六个支撑和七个着力,较好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呈现新气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去年较多减产的基础上,今年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回升。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些根本性同题并没有解决,如不采取大的措施,粮食生产可能出现新的徘徊,“七五”计划规定的粮食指标有落空的危险。这几个根本问题是: 第一,近三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烈上涨,粮食收购价格却基本未动,致使种粮食的实际收益大幅度地降低了。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85年与1983年比较,化肥价格上涨了43%,农药价格上涨了82.6%,农用动力机械平均每马力价格上涨了92.1%,农用柴油、农  相似文献   

14.
朱镕基总理在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了调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粮的积极性,必须调整按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完善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形成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的动力和机制。他说,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项重大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前的粮食供求形势下,按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偏大,不分品种和品质,不考虑市场需求,一律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既不利于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又造成库存大量积压,国家财政负担越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增长,粮食库存压力加大,国内外粮价倒挂,粮食进口增多,国内粮食阶段性供大于求和部分品种供求失衡,实行直接价格支持政策面临的困局;分析了当前国家调整和改革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探索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的改革措施。提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须向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要逐渐增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农业是弱质性产业,需要国家不断增强财政支持和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省粮食局按照国家粮食局和江苏省政府有关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江苏粮食流通行业特点,围绕深化依法治粮、促进粮食流通监管方式转型,以构建粮食经营者诚信体系为重点,大力加强信用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双随机抽查,创新开展移动执法试点推广,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检查考核,持续做好信用等级日常评价,积极实施分类监管,不断营造诚信守法的粮食流通环境,粮食流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吴群 《农业经济》2002,(8):12-14
走粮食购销市场化路子是我国迎接WTO挑战 ,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这一改革对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并与国际接轨的粮食市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农业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对东南沿海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2 0 0 1年国务院决定率先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和北京、天津等地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国务院批准 ,江苏从 2 0 0 1年秋季起 ,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具有"百业之基"地位的粮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歌猛进,以及粮食流通体制的不断深化,也走过了30年风风雨雨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20.
在大力促进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尽早建立与WTO规则和全球竞争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改革的意见》确定的总体目标和改革重点,笔者认为深化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必须牢牢抓住以下4个方面:1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是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的调节作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才算基本到了位。目前中国粮食有形市场规划不够合理,不仅较为分散,而且缺乏层次性,管理水平也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