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石化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了尽快实施国家天然气战略储备项目的实施,大型储罐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本文将会结合珠海LNG项目的大型储罐焊接过程中的相关事宜,介绍9%Ni钢的性能,介绍埋弧自动焊和手工电弧焊在施工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对出罐壁板9%Ni钢在焊接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今后大型LNG储罐壁板焊接技术储备技术。  相似文献   

2.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在不断的发展,LNG的需求也不断的增长,天然气在零下100多度以下呈液化的状态,便于我们运输,LNG储罐在目前来说是世界上各国大力发展的调峰手段。在工业化建设中,不断增加低温储罐的需求量,施工技术与管理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LNG低温储罐的施工技术也日趋严格,在要求技术的同时,更注重的是追求它的质量,把储罐施工技术结合到实际生活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夏梦莹 《化工管理》2022,(14):68-71
LNG储罐是天然气储存的主要设施,随着中国LNG储罐技术的发展,相关设计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文章总结了LNG储罐设计过程中主要的计算瓶颈难题,详细阐述了如何基于有限元数值方法解决LNG储罐设计计算中关键的难题,系统论述了LNG温度场计算、火灾极端载荷工况下LNG储罐热力耦合计算、LNG储罐关键附件应力计算分析和LNG储罐焊缝关键位置疲劳强度计算4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冬  刘柏伟  华欠本  陈宝旭  张恺 《化工管理》2024,(1):102-104+121
9%Ni钢焊接属于LNG工程项目中比较关键的施工内容,文章以某LNG工程项目为例,将LNG项目内罐壁板安装以及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针对壁板安装以及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垂直度、组对间隙、母材损伤、未熔合、裂纹、气孔等缺陷逐项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将产生的缺陷进行处理,同时防患于未然,制定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质量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LNG储罐的发展越来越大型化和国产化,众所周知,LNG储存是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LNG储罐的作用不仅仅是能够储存大量的LNG,同时还对稳定供气起着重要的缓冲作用。此外,LNG储罐对于上游基本负荷型LNG液化工厂和下游LNG接收终端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核心设备。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随着LNG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LNG储罐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同时LNG大型储罐在国内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其类型与容量分布情况在不断变化。基于此,文章主要对LNG储罐大型化以及国产化的发展趋势进行进一步探析,分析其发展现状,从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解决。  相似文献   

6.
LNG储罐是储存液化天然气的重要设备,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加强定期检验检测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LNG储罐运行安全的主要手段。由于LNG测。结合LNG储罐的结构特点及服役特征,对其潜在的损伤和失效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将在线、动态的声发射技术应用于LNG储罐的监测,并通过理论可行性分析和现场检测应用实例,对该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和验证。结果表明,声发射技术可以监测到LNG储罐内外壳运行过程中的微损伤信号,能有效地应用于LNG储罐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LNG接收站中设立LNG储罐的根本目的:为连续的供气需求和不连续的LNG接收之间提供缓冲。LNG储罐对整个LNG接收站项目的开发、建设有重大影响。LNG储罐罐容越大,则LNG接收站的建设成本越高。鉴于此,对LNG接收站储罐罐容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LNG接收站的定位及市场需求对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为后续LNG接收站设计中LNG储罐罐容的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LNG接收站储罐运营周转率是预测和规划中国的LNG接收站建设数量、储罐总容量的重要参数.LNG接收站储罐总容量一般根据正常周转需要、安全储备需要和季节用气储备需要经模拟测算确定.在分析总结中、日、韩三国LNG接收站储罐运营周转率情况的基础上,按中国未来储罐运营周转率平均水平8~12测算,当中国的LNG年进口量达到1.38亿吨时,若以当前中国大部分LNG接收站单站储罐总容量48万立方米为建站标准,则中国需规划建设60~85座LNG接收站;若以韩国的LNG接收站平均单站储罐容量250万立方米为标准,中国只需规划建设11~16座LNG接收站.从中国的LNG接收站应有的战略定位和功能考虑,中国应建设一些特大型LNG接收站并系统性地规划布局沿海LNG接收站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3日,位于福建莆田秀屿港的福建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两座16万立方米的LNG储罐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中国首次采用完全自主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的16万立方米大型LNG全容储罐建设项目。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全球仅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掌握了大型LNG全容储罐核心技术。此次开工的大型LNG全容储罐建设项  相似文献   

10.
殷先平  余伟  付海泉  周彬 《化工管理》2023,(36):144-146+161
为减少LNG接收站因槽车储罐余气就地排放产生的甲烷排放、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文章以国内某LNG接收站为例,建立了一套槽车储罐余气回收装置,可将外来LNG槽车储罐余气排放至接收站BOG管网,再利用接收站高压压缩机直接加压外输或再冷凝液化成LNG输出。实践结果表明当LNG接收站外来槽车量较多时,可配备槽车储罐余气回收装置,该工艺既能避免LNG槽车储罐余气就地排放产生的安全隐患,也能安全可靠回收LNG槽车储罐余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钢制储罐在石油化工行业应用特别广泛,其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质量,因此文章在对钢制储罐焊接变形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员操作、设备选择、焊接材料选择和焊接顺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防止钢制储罐焊接变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LNG储罐由于其自身蒸发率及LNG管道保冷循环等原因,储罐内LNG会蒸发产生一定的BOG导致储罐压力变化,尤其是卸船期间由于卸料LNG和储存LNG组成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可能造成储罐压力发生较大波动,对接收站安全平稳运行构成一定的威胁。为此,本文对LNG接卸过程中储罐压力进行记录总结,结合不同阶段具体操作对卸料不同阶段及不同进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了储罐压力在卸船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及建议,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卸船期间储罐压力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预应力混凝土全容储罐(简称"LNG全容储罐")普遍应用于LNG接收站工程,有着长期安全运行的良好记录,国内建设的LNG储罐罐容在3万方至22万方之间。本文基于典型5万方LNG全容储罐工序,开展以施工为主线的项目工期分析及讨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人力动复员、物资进场、施工图纸到场等基础条件;二是施工工序衔接、环境变化、突发事件等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4.
坐落在北部湾海沙吹填人工岛上的大型LNG低温储罐因其上部荷载大,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敏感,就对桩基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终桩基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笔者通过对广西LNG储罐桩基试桩的全程跟踪和监督,总结阐述了大直径超长混凝土灌注桩桩型的选择,试桩中的难点、重点和使用的新型工艺,并对桩基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探讨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15.
在LNG行业大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LNG储罐投入运行。作为LNG的存储装置,属于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风险。因此,探究大型LNG储罐风险及其安全控制方式很有必要。文章介绍了LNG储罐风险分析的背景与意义,具体分析了储罐泄露、翻滚、火灾、爆炸等危险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开发建设超大型LNG储罐,可增加单罐有效罐容,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储罐建造的单位成本,是LNG工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对比中国石油江苏LNG项目16万立方米和20万立方米全容式LNG储罐的建设方案及成本,20万立方米全容式LNG储罐工艺设计有所变化,工程量有所增加,有效罐容提升了25%,但建设投资只增加了17.61%.超大型LNC储罐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果和工程经济效益,将为我国LNG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新建、扩建多座LNG接收站,其工程建设中最具施工难点的是全容立式圆筒形LNG储罐工程的建造。为保证施工质量,应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保证LNG储罐运行阶段的稳定与安全。从桩基础施工、承台施工、罐壁施工、罐顶施工、预应力施工、内罐施工、气顶升控制等方面,介绍全容立式圆筒形LNG储罐工程的质量控制,提出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15年3月8日,国内首座20万m3LNG储罐——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T-1204储罐一次升顶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大型L NG储罐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T-1204储罐是江苏LNG二期工程新建储罐,采用落地电伴热式承台,为全容式混凝土储罐,圆筒形外罐直径86.4 m,高44.2 m;圆拱形钢质罐顶总重约1000 t,顶部中心距罐内地面  相似文献   

19.
安全距离计算是LNG接收站设计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站场的运营安全,而且关系到站场周边民众安全。大型LNG储罐作为LNG接收站的最大危险源,其安全距离的计算更为重要。从LNG储罐间距、LNG储罐与周边建构筑物距离、隔热距离、扩散隔离区4个方面对GB 50183—2004和GB/T 22724—2008这两个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执行与修订提出了建议,为后续LNG接收站设计及有关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大型LNG储罐能否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建成投产的3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8个储罐只能部分满足广东、福建和上海市的季节调峰需求;2015年随着沿海天然气大动脉基本建成和储罐数量不断增加,储罐调峰能力将达到市场需求的11.7%,可以满足沿海省市储气调峰的基本需要;2020年随着沿海天然气管网全面运营,储罐调峰能力可以达到16.2%,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为加快LNG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制定储气调峰总体规划和支持政策;对LNG项目和LNG储罐建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允许适当上调调峰气量和应急供气气量价格;政府和企业共建LNG战略储备罐等。企业在建设LNG项目时,要做到超前规划,留有储罐发展余地。适当增加LNG项目的储罐数量、汽化能力和管输能力,不仅能有效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同时这些大型LNG储罐还可以成为我国天然气储备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