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污染物毒性检测的微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生物传感器毒性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的污染物毒性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从检测原理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应用于污染物毒性检测的微生物传感器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最大程度延长并保持甜加糯型鲜食玉米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对玉米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需要保留玉米内部2~4片苞叶的加工要求;其次,以冀糯173甜加糯型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掌握了鲜食玉米苞叶包覆状态及其在穗柄上的生长分布规律,提出了先定位切割再利用内外层苞叶附着力的差异去除外层苞叶的加工工艺;然后,在开展鲜食玉米外部形态尺寸测量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环状定位结构,并搭建了去苞叶设备;最后,通过合理留层试验对所提出的加工工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先经定位环定位切割穗柄,再经去苞叶设备处理的玉米能够苞叶合理留层2~4片,定位环参数为大内径53 mm、小内径41 mm、接触区8 mm、保护区2 mm、厚度2.5 mm。先定位切割再去除外层苞叶的加工工艺合理可行,能够实现甜加糯型鲜食玉米合理保留内层苞叶的加工目标。鲜食玉米留层加工工艺可为甜加糯型鲜食玉米留层加工生产线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水环境的情况的日渐严峻,而且药物制造、造纸业、印染等等领域废水排水要求我的提升,一般的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早已不能达到污染物去除的标准。而且这里面的制药废水里边因为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毒性强,通常含很多生物抑制剂所以不易于进行生物降解,需要做出预先处理灭活后再进行排放,非常不利于处理,此篇文章依靠现实中废水处理的实例,经过选用不一样配比的芬顿试剂、灭活试剂,依靠正交实验的方法寻找处理废水pH、灭活时间及灭活温度的最佳配置,确定了芬顿生化处理技术在制药(抗肿瘤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节约了灭活剂处理成本,COD消除的概率高达96%及其之上,是较为经济且绿色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环保要求逐步提高,零排放已经成为热点话题,而煤化工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成为了中水回用的关键因素。在众多煤化工运行中,碎煤加压气化产生的废水尤为特殊,具有生物毒性强、可生化性低等特性,对于厌氧-好氧生化工艺处理来说存在不稳定性,文章就碎煤加压气化废水水质特性、氨氮的主要去除工艺及控制要点、及氨氮去除工艺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探析,为同类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脱氮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泰乐菌素是畜禽类专用抗生素,不会引发人体交叉耐药性问题;泰乐菌素实际添加剂量小,可长期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切实提升畜禽生长速率。在泰乐菌素发酵期间,不同发酵阶段受温度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此,文章就变温培养对泰乐菌素发酵的影响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提升泰乐菌素发酵水平,更好满足泰乐菌素生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纺织专利     
名称:玉米纤维纯纺或混纺的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200410068072.6公开号:CN1603487公开日:2005.04.06申请人: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专利摘要:该发明为一种玉米纤维(PLA)纯纺或混纺的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该混色纺纱线中含有玉米纤维,由不同颜色的纤维通过混色纺制而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进口量的增加,为了缓解能源紧张,开发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是有效的解决办法。首先在实验室阶段要了解玉米秸秆的组成及其含量。本文主要通过NREL实验室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根据两地物料的差异对实验参数条件进行了部分调整。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玉米秸秆的组成及含量,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靳晓雨 《化工管理》2022,(20):144-146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种完全氟化的有机物,具有极强的物理及化学稳定性,难以用常规处理方法去除。由于PFCs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其严重,如何有效地去除全氟化合物是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选取全氟化合物中的全氟辛酸(PFOA)及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作为主要论述对象。文章主要列举了4种处理方式,包括:吸附去除法、膜处理法、高级氧化法及一些新型技术。就去除效率而言,结合吸附去除法及膜处理法是最理想的处理方式,然而花费较高。因此,吸附去除法是目前处理全氟化合物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泰乐菌素发酵过程中,发酵培养基成分对生物组分间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研究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及前体物质添加对泰乐菌素组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泰乐菌素组分稳定性最优培养条件。其结果表明,在发酵开始4 h向发酵液中加入0.15%的三甲铵乙内酯,12 h后添加0.20%的丙二酸钠,以菜籽油为碳源,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按1.0∶1.5∶2.0比例直接作为氮源补料,发酵液pH值为7.0时,可明显提升泰乐菌素A组分含量,降低大菌素C含量,使总组分含量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0.
苯同系物通常包括苯、甲苯、乙基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等几种化合物。不仅苯是已知的致癌物外,其它几种同系物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苯及其同系物的工业气相污染源主要  相似文献   

11.
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真菌毒素是由真菌类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并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如肝肾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雌激素异样反应等,介绍了常见的真菌毒素的毒性、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以便引起人们对真菌毒素的重视,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2.
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生物毒性检测能直观地反映污染水体对生物种群的综合毒性,是预测和控制化学物质污染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从毒性测试的受试生物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应用于水生生态系统急性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优化泰乐菌素发酵补料工艺条件,研究补料次数及补料时间对泰乐菌素发酵效价的影响,探讨泰乐菌素发酵的最佳补料工艺。结果表明:两次补料对泰乐菌素发酵效价提升效率更高,且两次补料的最优时间在发酵48 h和96 h,发酵效价从13 987μg/mL提高至14 500μg/mL,较单次补料发酵效价提高了3.67%。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使用硅胶柱层析法制备高纯度泰万菌素,液相色谱仪检测泰万菌素A组分含量,探究不同洗脱液、洗脱液配比、洗脱液体积及洗脱速率对泰万菌素A组分含量的影响。最终确定在洗脱液为: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洗脱液配比为2∶1,洗脱液体积为4倍柱体积,洗脱速率为40 mL/min的条件下,洗脱效果最优,纯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PE材料、PP材料、PS材料、PVC材料为合成树脂类材料的代表,采用中性红摄取法、集落形成法、MTT比色法、XTT比色法这四种定量试验方法测定其细胞毒性,比较不同机理的试验方法对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树脂类材料采用不同机理的试验方法测得的细胞毒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为合成树脂类材料的医疗器械选择合适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化工管理》2023,(28):67-69+75
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去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文章系统介绍了近年来主要的VOCs处理技术和研究热点,包括传统的物理和化学VOCs去除方法,并对新型电催化氧化技术和双金属催化去除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基于三维电极反应器,提出了双金属三维颗粒电极电催化氧化去除VOC控制技术的理论设计,分析了该方法未来的研究重点,强调了深入探索颗粒电极的催化性能和体系反应机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专利台     
专利台一种用玉米秸秆制造板材的方法(专利号:ZL87103594.4)[发明人]肖有林,张守晔,王德臣贾玉贵,姜守刚[内容摘要]本发明涉及玉米秸杆板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玉米秸杆制作板材的方法。该板的物料重量配比是:玉米秸杆:粘结剂...  相似文献   

18.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玉米淀粉、玉米、黄豆、黄豆饼粉、玉米蛋白粉、鱼粉、棉籽饼粉的水分、蛋白质、灰分、酸价、粗脂肪。采用偏最小二乘方(PLS)回归,建立测量光谱与玉米淀粉、玉米、黄豆、黄豆饼粉、玉米蛋白粉、鱼粉、棉籽饼粉主要成分浓度间的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重复性进行研究,保证快速检测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法同传统手工实验方法相对比,它的分析越发的简便快速、结果也更加的准确,将促使检测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现代的废水处理法主要分为三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法。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大都采用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一级处理是采用物理法,主要通过格栅拦截、沉淀等手段去除废水中大块悬浮物和砂粒等物质。这一处理工艺国内外都已成熟,差别不大。二级处理则是采用生化方法,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生命运动等手段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性,溶解性有机物以及氮、磷等营养盐。目前,这一处理工艺有多种方法,归结起来,有代表性的工艺主要有传  相似文献   

20.
对可降解聚乳酸塑料进行生物学安全性评价,为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提供依据。参照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中生物学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对聚乳酸塑料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毒性(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突变试验及染色体畸变试验),遗传毒性(睾丸染色体畸变、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胎鼠致畸)等系列生物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生物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