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石油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为应对未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保障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石油金融体系。中国石油金融体系构建的战略取向为:多层次构建石油交易市场体系,多渠道营造石油银行系统,多途径形成石油基金组合和多方位灵活运用石油外汇等。  相似文献   

2.
安然破产与我国石油金融安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竹 《国际石油经济》2004,12(12):37-40
安然事件是一个金融与能源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在金融创新方面,安然具有非凡的职业敏感和创造力,并一度获得了成功。但同时,安然破产也与其故意利用市场经济制度的缺陷.放纵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积累了无法自我控制的经营风险有关。安然的破产表明,能源期货的风险可以被转移,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然在交易中的非中立性质和追求利润的目的,决定了它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承担过多的风险,这正好成为安然破产的最根本原因。我国国有石油企业是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经营的实体经济企业,别用金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以合理的价格保证石油的持续稳定供应.因此,在石油期货市场上不宜做投机交易。中航油事件再次说明,石油期货投机存在巨大的风险.理论上石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作用在投机气氛浓厚的市场中可大打折扣。因此,要辩证地认识和客观评估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及其在保证石油安全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石油金融化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石油企业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在当今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石油市场和金融市场发生着巨大变化,石油金融化不断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风险性、安全性的挑战。石油金融的巨大基础作用和推动力.一方面通过金融市场投融资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石油企业更多地参与金融市场业务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石油金融化已成为世界石油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石油金融化的发展有利于石油企业参与金融市场投资,获得高额投资回报,也有利于利用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筹集投资资金,使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运作实现多元化经营.与国外相比,我国石油金融化的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完善的石油金融市场体系.建议进一步促进石油金融化,规范发展我国石油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产业生物链中,高端的国际金融资本无须与产业资本融合就可以实现财富的分配,实现财富的上缴和索取。而国际石油市场经过美国长期的经营和治理,早已成为金融资本索取财富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创新型的石油金融工具和创造性的石油金融工程不仅主导着国际石油市场定价,决定着实体产业项目的可行性,而且疏导着国际资本的流向。  相似文献   

6.
石油可谓是我国的经济命脉,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发展不断提速的情况下使得石油需求量不断提升,局部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石油安全问题出现.本文对我国石油安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控制对策,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7.
石油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原油的主要关注问题,如何以长期稳定的价格取得石油供应,直接关系我国石油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石油的安全现状并对其提出一些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本国的石油供给安全,石油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国内经济连  相似文献   

9.
日本虽然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99%。但是石油安全状况却好于中国。其比较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积极先进的节能降耗措施、新型能源和自然能源的有效开发以及卓有成效的能源外交政策等。都对中国提高石油安全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这些警示标语均耳熟能详,且随处可见。石油化工行业属于一种高危、风险发生率高的行业,操作工人的一次细小的误操作以及一次不起眼的错误操作,都很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以及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均会对石油化工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石油工程具有风险高、强度大等方面的特征。所以,石油工程上岗工作人员安全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另外,安全管理是企业推进人性化管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构建和谐以及安全的石油化工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对策,旨在为石油工程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安全管理作为保障石油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有效防止事故,保护财产安全,确保生产安全的重--素。安全作为石油工程的薄弱环节,已经成为许多业内人士探讨的热点话题,为了保证工程正常运行,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坏,要求企业自身必须注重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借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增加了7倍。未来15年内,我国国民经济将以7%左右的速度发展,预计原油需求将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同期国内石油产量增长速度却只有2%左右,低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国内石油供需缺口将逐年加大。  相似文献   

13.
虽然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于中国,但其在石油安全等级评价中处于“基本安全”阶段,而中国处于“很危险”阶段,美国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在节能降耗、发展替代能源、以巨大的经济实力强化和构建地区产油国对其的依赖以及近来不断拓宽进口来源等多方面不断推进,能源安全得到了提升,更是对我国强化石油危机能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试论石油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油安全的实质是稳定的供应、合理的价格。同时还有使用的安全——符合环保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石油安全的国际因素包括:美国对世界石油市场、资源和技术的控制;资源国和消费国之间的矛盾;消费国之间对石油资源的争夺:主要产油国政局的动荡;输油管线、油轮等能源设施面临恐怖袭击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关注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当前,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很突出,而中国的石油问题解决得好,无疑是对世界的贡献。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加强国际能源安全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构筑石油安全战略,“走出去”、“请进来”,与相关国家共筑安全大厦;二是厉行节约,降低能耗,从三个方面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和经济结构;三是发展替代能源,尤其是加快天然气的发展;四是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包括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企业石油储备、石油资源的战略储备,并保留一定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保障石油供应 维护石油安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我国与美国石油工业供需发展情况的对比,在分析美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石油工业自身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石油供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建宇 《中国石化》2014,(12):71-73
<正>在国际石油价格形成过程中,石油的金融属性日益突出。目前,国际石油市场已经形成包括现货、远期、期货等在内的较为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期货交易逐渐替代现货贸易成为国际能源市场的定价基础。虽然现货市场仍是能源价格形成的基础,但由于期货市场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能力和更强的流动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国际石油价格形成的参照基准。国际金融资本对石油商品及其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投机行为使  相似文献   

17.
王继强 《化工管理》2016,(12):23-23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石油工程安全生产一直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一旦石油工程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措施,以期能够对相关负责人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石油石化的上市与重组,我国油田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胜,对我国油田企业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探讨了我国石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为我国石油企业选择质量安全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外专家论石油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21世纪,随着亚太地区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据预测,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我国在2006年左右将超过日本,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油品消费国。如何保障21世纪我国的石油安全,这一问题正在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10月中旬,国家计委所属机构与日本通产省能源厅联合举办了中日石油储备研讨会。来华出席“中国能源与西部开发”的国际能源机构总干事助理陈新华博士就石油安全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石油战略要兼顾安全与代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国内石油资源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未来我国石油供应长期大比重依赖国际石油市场已成为必然。国际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但并不存在短缺问题;局部的、暂时性的石油供应中断风险仍然存在,但风险性趋于降低;石油价格的频繁变化仍将是国际石油市场今后长期的主要特征。因此,我国石油战略的核心要从保证石油安全向以合理的代价实现石油的长期、稳定、持续供应转变。目前,我国缺乏有效规避石油市场风险的手段,被动接受国际油价的变化并在石油进口方面“追涨杀跌”,往往造成对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冲击和国民财富的净流失。为此,应建立市场化的风险防范体系,更主动地融入国际石油市场,通过更多地引入竞争,分散风险,从而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