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科学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对政府投资范围的界定应始终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这根主线。在政府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的大背景下,政府的职能应主要集中在经济调控、市场监管、严格执法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政府投资范围的界定,应主要投放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领域。(1)按照实现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通过投资公益性项目,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发挥政府投资的核心作用。(2)按照“弥补市场失灵”的原则,参与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和特殊竞争性领域的投入,投…  相似文献   

2.
企业寻租与政府竞争行为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竞争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当代中国府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政府竞争常用手段就是影响和改善投资环境.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其他影响投资地点的因素,企业多半会选择在低成本、低经营风险、低竞争壁垒的优良投资环境进行投资.研究报告表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减轻其他市场失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首先概观人权法领域的比例原则的发展,然后分析在近年的投资仲裁中,该原则被采用的情况.由此可以对投资协定实际上在多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的监管权限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民间投资接力公共投资:后危机时期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公共投资对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企稳回升功不可没。在后危机时期,让民间投资接力公共投资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战略选择。相对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就业效应强的特点。当前政府需要以城镇化发展推动民间投资、以创业激活民间投资、以消费带动民间投资,并在投资领域、投资方式、融资渠道、财税扶持、创新引导、服务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扩大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笔者认为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定位为 :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导地位 ;②营造有利于投融资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调动全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 ;③完善投融资宏观调控 ,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所以融资体制改革的工作目标应是 :①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培育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与投融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财政和政府政策性投资是污水处理领域的主要资金来源.越来越多的BOT项目为污水处理领域带来了社会资本,起到弥补现阶段资金不足的作用.但是从事污水处理领域的企业的融资环境并不完善,融资成本是项目融资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私人部门参与项目提供低息的贷款,并保证公平受益.  相似文献   

7.
代建制是指政府或政府授权单位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项目管理单位,负责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管理和建设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按照200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政府投资项目要加强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代建制以市场为依托,以竞争为手段,以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实现政府由封闭的内部管理转向对市场经济环境的宏观管理,由政府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8.
制度环境、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与财政预算软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过度负债,如何"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调整地方政府支出的超额扩张是解决当前大规模债务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借鉴BFI指数构建了中国省级财政预算约束指数,并分析了影响财政预算约束及预算约束调整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预算超额扩张;而分权导致的以经济增长为标尺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是造成地方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较差的制度环境更容易诱导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向性配置,从而加剧其在建设性领域中的投资冲动,降低了预算约束调整成功的可能性。在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同时,着重改革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竞争的扭曲性制度激励,有利于治理财政预算软约束并有效控制地方政府的扩张偏向性支出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市场、政府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着手研究其发展战略。在企业层面上,本文结合产业选择基准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战略;在政府层面上,本文提出了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以及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来促进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9年2月,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颁布了《投入20万亿韩元研发资金的政府研发中长期投资战略》,提出了以技术为中心的主力产业、未来和新产业、公共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四大投资领域和一个以政策为中心的优化创新环境投资领域。同年3月,其在此基础上又颁布了《2020年政府研发投资的方向和标准》,提出了扩充科技力量、提高经济活力、实现幸福生活三大愿景的9个方向以及完善投资体系的6个任务。报告对提高韩国政府研发投资的预判能力、明确政府资金的投入方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以上报告内容对韩国政府研发投资方向和具体投资战略实施领域进行阐述,并认为以上战略对我国科技研发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