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印象     
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会计,他今年已经61岁了,曾先后与七任支部书记共过事。父亲仅上过几年小学,由于他写有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因此后来会计的工作似乎自然而然地落在父亲的肩上,这一挑就是四十几年。小时候,我为父亲是一名农村会计而自豪。因为比起同龄人我要幸运得多。我不但可以玩算盘和账表、印泥,而且父亲每次去外地开会或者到乡里交账回来都会给我带几块糖果。父亲常对我说:“你呀,不能乱动我的账表,那里面有上百万元的资金账,是集体财产呢”。因此我对父亲的账表在心灵深处开始萌发了一种真正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2.
子承父业     
我的父亲是个任职多年的村会计,是他教会了我打算盘,也是他让我明白了为人处世,还是他使我踏上了会计之舟,成为现在的一名经管干部。回想起来,父亲的算盘打得又准又快,他的所作所为是我做人的榜样。父亲从上世纪60年代就在生产队当会计,一干就是20年,记得在70年代初期,队里分粮食算工分,年终决算收益分配,父亲忙前忙后,可当时并不为全体村民所理解,因为那时还没有财务公开制度,有的村民认为父亲业务精,更容易“搞鬼”,便捕风捉影到公社告状,公社一连查了8天,但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样一场风波平息了。80年代,我高…  相似文献   

3.
正1978年高中毕业后,我回到大队小学当民办老师。两个月后,要教学生珠算,可学校没有那种可以挂在黑板上演示的毛珠算。校长说:"一把毛珠算要上十块,学校哪里买得起,你自己想办法吧。"我能想出的办法就是借用父亲的算盘。父亲是生产队会计,他有一把打得噼里啪啦响的算盘。有一天,我正在给学生上课,父亲找到教室门口要我把算盘给他,原  相似文献   

4.
时下,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电子计算器不仅仅是大公司老板特有的计算工具,在农村,计算器也日益普及起来。计算器商店里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由于这些电子产品的普及,给农村财会人员计算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也不可忽视其不利的一面。现在,农村财会人员使用计算工具的现状不容乐观。“老会计算盘打得叮当响,新会计计算器按得频频亮”。一些新上任的会计只会用计算器,有的连最简单的加减法也不能在算盘上运算。在农村,如果一个会计算盘功夫不好,群众就不会相信他能够当好家理好财,精打细算为集体,从而也就不会对他信任,最后自己的工…  相似文献   

5.
孩提时代,本家大爷是队里的会计,他有一把老式算盘,每当看到大爷用那粗糙的大手拨弄得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直响时,我总是托着两腮静静地坐在一边,那粒粒滚圆的算盘珠子像一个个听话的音符在上下跳跃,仿佛在演奏一支优美的曲子.望着大爷醉心于算盘旋律的神情,心里甭提有多羡慕,心想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会计!  相似文献   

6.
弹指一挥间,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马盘村的会计罗华高,在会计岗位上已经干了30多个年头。从21岁起,他就伴随着算盘兢兢业业地书写着自己的会计人生。197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罗华高被南溪县公路养护段招聘为临时工。养护段的领导看他诚实又有文化,就安排他担任原始记录员,实  相似文献   

7.
我的爸爸是一位农村老会计,那架老算盘已陪他走过风风雨雨31年。如今,爸爸已从会计岗位退了下来,可他还是舍不得扔掉那个破旧不堪的老算盘,还把它当宝贝似地挂在墙上。对此,我颇为不解。记得前些年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南方人,他沿街叫卖计算器。我叫住了他,一打听,一个小型电子计算器才5元钱。我就动员爸爸:“你的老算盘也该退休了,再说如今什么时代了你还用老算盘!买个小型电子计算器又快又方便!”那南方人也随声附和。爸爸瞪了我一眼,“小孩子家,懂什么!会计扔掉算盘那还叫啥会计,再说我这老算盘也挺管用的。”我暗暗笑爸爸老脑筋。…  相似文献   

8.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转眼间当年乡亲们称小会计的我已是一名五十挂零在村级会计岗位上干了30年的老会计了.30年来,我岗位未变,却"喜新厌旧"三易"伙伴",可它们无怨无悔,伴随我见证历史,记载辉煌,这就是会计的常用工具--算盘、计算器和键盘.  相似文献   

9.
黎会计就要下岗了 ,这几天他寝食不安 ,也很纳闷 :我老黎都年近花甲了 ,用我那不曾换过的算盘为农村集体算进算出了几十年 ,现在却要和它分手了。黎会计十六岁时被村里的老会计看中 ,当上了“小黎会计”。那阵子 ,高兴劲“呛”得他几天没合眼皮 ,他梦想着有一天坐上老会计的位置 ,挑起村里的大梁。他遵听老会计的教诲 ,没日没夜地练算盘、盘凭证、学账务。出乎老会计所料 ,不到半年 ,小黎就能三下五除二地把村里的账做得像模像样了。老会计感到很欣慰 :“我年纪大了 ,这村里的算盘往后就交给你了!”小黎如愿地拿到了村里的算盘 ,当上了村会…  相似文献   

10.
干会计工作这一行,喜欢静。假如正在算账,来个人寒喧几句话,多数就出差错。所以许多干会计的同志,工作中都“见不得人”打搅他。陕西省合阳县伏六乡坤龙村的村会计李根兴在这一点上特别突出,有时常关门工作。也难怪么,会计每日都与笔墨、算盘、账本、单据打交道,时间长了,也就很单调。李根兴是个活跃人,爱说爱笑,但他是有分寸的人,分场合、有涵养。他不抽烟,再高级的烟都不沾;他不太会喝酒,逢到酒场他就溜。他最恨赌,父亲一生好赌,把家财便卖一空,导致家庭贫穷,子女缺吃少穿。他一见赌博场合,心里就气,一听谁叫打麻将,就训到“午门”咧!他…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看着将桌子上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的人,我简直羡慕和佩服得不得了,那时候就想着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名会计。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专。虽说所选的都是“财务会计”专业,但事与愿违,我却上了另外的专业。毕业之后,我却与会计重续旧缘,被分配到彬县龙高镇农经站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过去,算盘是在各行各业经营管理中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更是农信社财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我小时候听到农信社营业员、会计员在算账时把算盘打得噼啪响,心里就感到非常崇拜。没想到1995年我中专毕业后,幸运地加入了农信社,并与算盘建立了浓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我毕业后分配到镇农经站工作。每到村会计集中办公那几天,我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开始是盖审讫章,然后是会计业务的指导,最后,还要帮助村会计调平账目。一会儿这个让帮他打打算盘,一会儿那个又让帮他装订凭证。有时为给会计讲一笔业务的具体核算,累得我口干舌燥,为帮会计调平账目,我们常常嘴里念着数,手中拨打着算盘,一直忙到天黑。时间长了累得手臂发酸,但心底却是美滋滋的甜。我就在这清脆的算盘声中与会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镇经管站有3名人员,我是最年轻的,同事们经常亲切地喊我“老牛”,叫我“小兄弟”,说我像孺子…  相似文献   

14.
我的叔叔有一把牛角算盘,他十分珍惜,自他工作时起,这算盘已跟随他大半辈子至今。他是一名普通党员,大集体时任过生产队会计,因为他工作认真负责,公私分明,群众称他是“铁算盘”。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到叔叔家串门玩,总看见他家的土墙上除贴满了他的奖状外,还挂着那把算盘。虽然屋里一些家具已落满了灰尘,但是那把算盘显得十分光亮干净,没有半点尘土。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总能从隔壁叔叔家传来清脆悦耳的算盘声,那时间,他家是一方禁区,不管是我还是谁家的孩子去玩,免不了要受他白眼,一律哄之门外,因为怕我们这群玩皮的捣蛋鬼会撕坏了他的账本,弄…  相似文献   

15.
20年前,我还是中学生.一场意外事故,父亲离我而去,结束了他32年的会计生涯.组织上在清理他的财会账本、凭证时,一目了然,清楚明白,人去了,并没有给村集体带来财务上的混乱,一把旧算盘、一个黑漆木柜整齐地放着各类档案,公社领导亲自主持了追悼会,人们默默送走了一个正直的老会计.  相似文献   

16.
父亲与算盘     
我的父亲是一名会计,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会计。大约在二十多年前一个金秋季节,刚从部队复员的父亲便匆匆走上了这条说起来轻松,干起来却又不乏繁杂的道路。父亲有一把很旧的算盘,我也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少年头了。朱红的算盘框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被刻上了无数道长长的裂痕,仿佛时时都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古老,它所经历的辛酸。算盘的梁是一根根乳白色的东西,父亲说那是鸡的肋骨,我不相信。有一天,我趁父亲不在家,偷偷地用小刀割下一小块仔  相似文献   

17.
算盘情缘     
与算盘的缘分得从我过第一个生日"抓周"时说起,那天刚满一周岁的我从父母精心放在面前的一大堆东西里一把就抓起了算盘.父亲很高兴,说这预示着我长大后会做会计--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自此,我就和算盘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社员盼温饱 爷爷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村会计,到1978年为止干了近20年,一支老英雄钢笔、一架算盘、一把尺子和几本账陪伴了他大半生。那时一切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分配实行工分制,社员按“人七劳三”的方式从生产队分配所得。  相似文献   

19.
好爷爷     
爷爷今年60多岁了,在我的记忆中,爸爸戴一副老花镜,坐在书桌前,一手指着账本上的数字,一手拨弄着算盘,嘴里还不停地念念有词。  相似文献   

20.
会计抒怀     
花甲之年,老本行又拾掇起来。乃改革开放年代,聘他重新上岗。一架算盘,一个计算器,核算着岁月的收支,政策的盈亏。会计抒怀@鲁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