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国家也相继出台并完善扶农政策,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推出创新型信贷产品。文章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当地相关政策文件,以及搜集相关数据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山西省为例,金融机构缺乏责任担当、农村金融机构中存在大量低效的基层网点、中小微企业和普通农民融资困难等。从政府、金融机构、村委会和村民等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对策,促进农村金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做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既是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关键所在。结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当前要特别注重研究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南方农村》2007,(1):52-52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充分性,中国银监会日前制订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贷款利率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是一直备受争议的话题。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曾经长期处于正规金融机构垄断的局面,农村金融呈现明显的高度金融抑制特征,农村信贷利率不能反映信贷市场的真实状况。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和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领域创新活动的开展,农村信贷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凸现出来。利率市场化是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5.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充分性,2006年12月,银监会制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正逐步呈现出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所面对的竞争和挑战也日益升级。在自身业务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实现各类风险的有效管控,从而确保自身的稳健发展,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国设计的农村金融制度没能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信息传递成本问题,致使金融机构缺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激励,而农村金融新政则实现了对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突破,也有效破解了金融机构和农村借贷者之间信息传递成本过高问题。制度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使经济参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追求的同时实现新政既定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构建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存在金融服务的空白点。交通不便、存在安全运营隐患、金融资源缺乏,使得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设立服务网点的意愿不强。乡镇缺乏基本的金融服务给农民生活带来不便,对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更是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现状与农村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旭路 《农业经济》2005,(12):50-51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历届中国政府最关心和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完善农村要素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农业和经济持续发展,而这些除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外还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随着金融业改革的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后,邮政储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四家金融机构中只有农村信用社真正扎根农村,所以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者。但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由于过去业务发展受限、服务对象稀缺等因素导致自身经营边际成本高,资金规模小,供给能力不足,对金融改革缺乏必要的准备,因此需要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考察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然后立足于金融功能观对造成农村金融资金配置低效率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以往农村金融改革主要遵循金融机构观,这使得农村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因此,今后农村金融改革应以功能观为导向,在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推进农村资本市场建设,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标志着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启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尤其是对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突破、探索和示范作用。监管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目标与监管制度还在探索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是“三农”的重要支撑。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银监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责无旁贷。昨天,银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标志着银监会在着力改善“三农”金融服务方面迈出了又一重大步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过,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瓶颈是金融服务的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供需状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需失衡矛盾,得出解决供需失衡的根本所在是要对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最后,本文分析了社区银行的外部性,并结合农村各金融机构的状况,得出应优先将农信社改革为社区银行,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户、农村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难,一直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笔者认为,该问题主要症结在于金融机构是以大型金融机构为主导,与农村小额贷款需求之间不适应。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构建农村本土金融服务体系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增设具有存取款和汇兑功能的简易农村金融机构网点10个的基础上,2009年安排定时服务网点试点50个,POS机服务试点100个,在2010年前全部解决金融服务空白问题。”这是贵州省银监局对全省250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提出的解决“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与金融体系的重新架构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璠 《农村经济》2005,(4):70-7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正规金融撤离农村,农村资金的供需缺口加剧、民间及地下金融组织迅速发展和相应金融法规与监管制度缺乏引发出了许多的问题与风险表明,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已不能仅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而应该在一个“大系统”的范围内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制、建立多层次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逐步放开民间金融市场等等。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村金融市场目前仍表现出金融机构类型单调、服务单一、服务成本过高等卖方市场的特点.中国普遍存在金融抑制是广东农村金融卖方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卖方市场导致了农村内源性融资的盛行,引发了金融机构的巨额呆坏帐,提供了寻租机会和腐败温床,阻碍了城市商品农村市场的找开,引起资金倒流城市,使金融机构的性质发生异化等后果.要改变卖方市场格局,须积极推动金融自由化,如对小额贷款的额度、期限、对象等条件进行放宽,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调协密度,简化机构审批程序和设备条件,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对民间借贷机构(机制)的积极扶持、规范,积极进行农村金融利率市场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直承担着支农服务的重任,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积极引领和大力推动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业务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改善金融服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县域经济领域网点分布最广、涉农信贷投放最多、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加快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新疆农村金融突出存在涉农金融网点严重不足、涉农信贷力度不足、涉农保险发展滞后、政策性涉农机构作用在减弱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强银行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化政策性涉农机构的职能等措施促进新疆农村金融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银监会在促进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市场准入政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总体水平还很低,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