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秦华  张好雨  柳瑞禹 《技术经济》2015,34(5):124-129
在高管薪酬水平过高、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过大的背景下,从纵向公平偏好的视角研究了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和薪酬激励机制,假设员工是具有嫉妒和自豪两种纵向公平偏好的风险规避者,设计了代理人具有纵向公平偏好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如下结论: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高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减小;当总经理的预期净收入低于员工时,其期望效用随着员工纵向公平偏好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工业企业的节能目标,构建了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的节能服务公司优选模型,求解得到不同节能目标下的期望值和前景值。结果表明:在期望效用理论中,不同的节能目标对节能服务公司决策没有影响;在前景理论中,不同的节能目标对节能服务公司决策有显著影响。当节能单位能够完成节能目标或与节能目标相差很小时表现出风险规避,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当节能单位极有可能无法完成节能目标且与节能目标相差很大时则表现出风险偏好,选择风险较大的方案;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节能效率和可靠性来提高其期望值和前景值。  相似文献   

3.
行为经济学研究认为,人们在自利偏好之外还存在公平偏好,不公平对待将导致额外效用;而心理学实验又表明,不公平对待会使人们产生相对剥夺感并增加努力成本。基于公平偏好理论及相对剥夺观点,构建了三阶段晋升锦标模型,研究不公平对待对代理人努力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代理人的努力水平选择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并且工资差距、努力成本、嫉妒和自豪心理以及监管精度都会影响代理人的努力水平。这一结论有利于预测代理人的行为规律,为建立最优激励机制提供更符合现实情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晏艳阳  金鹏 《财经研究》2012,(12):128-139
文章基于国企委托人公平偏好的性质,将公平偏好模型拓展至隐性激励和显性激励并行的环境,研究了国企高管的最优激励组合。结果表明,为了降低高管收入分配不公平给政府带来的效用损失,同时避免因显性薪酬减少引起的效率损失,政府主管部门倾向于用隐性激励来替代显性激励,且用于替代的隐性合约随着这种公平偏好强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这表明使用隐性合约有利于在兼顾激励效率的基础上缓解政府的社会公平约束。但隐性合约的作用受限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管贡献的主观评估能力,评估能力越低,政府薪酬规制政策的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均值-标准差方法控制下的一个具有风险偏好(风险规避、风险中性、风险喜好)零售商与两个风险中性供应商之间供应链渠道协作和竞争。首先,在考虑零售商风险偏好下,提出了供应商联盟与非联盟两种情况中的各方处于Stackelberg-leader或Stackelberg-follower不同权利地位时各决策模式及其对应决策模型;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各决策模式最优解及深入分析零售商风险偏好对各渠道成员最优决策影响,得到了基于零售商风险偏好下的供应链渠道各成员的领导者地位将较大影响各方期望效用,而对供应链渠道整体期望效用最大化并无影响,同时,零售商过度喜好风险或者规避风险都将会对供应链整体期望效用造成致命伤害;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将公共支出结构对环境质量的综合效应分解为六个部分: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要素替代效应、预算效应和收入管制效应。理论分析发现,如果技术效应、消费者偏好效应收入和管制效应占主导地位,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将改善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基于地市一级的经验数据,文章检验了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显著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并且该影响效应具有持续性。一个具体传导机制是:在技术、消费偏好和收入管制效应压力下,企业、政府和社会增加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污染治理力度的增强提高了环境质量。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的支出重点应该转向教育、科技等社会性服务领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效益分享时段和分享总额的分析,得出EMCo和节能企业效益分享上的争议焦点。构建评价体系,就EMCo和节能企业对节能项目重要性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构造公平熵,然后,用其构建剩余效用分配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证明,剩余效用分配系数与EMCo和节能企业在节能项目中的重要性及双方相应的资源投入量存在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政府阶段性政策偏好对税收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明宇 《经济经纬》2007,(4):154-156
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基本建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了不同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偏好,通过企业身份设计、税率和优惠措施安排,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对税收公平也产生了程度不一的侵蚀。但政府阶段性政策偏好对税收公平的侵蚀并不具有当然的合理性,在企业所得税法中必须做出精当的制度设计,尽可能减轻或减缓政策偏好对税收公平的侵蚀。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偏好与打击“黄牛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法和经济学的效率标准,能够促进交易双方福利的"黄牛党"行为不应该受到政府干预。行为法经济学则认为,除了效率原则之外,交易主体还存在对公平的偏好。文章采用这个分析框架,对公平偏好的表现形式及其对交易态度的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表明,当某种交易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离大家公认的参考水平相去甚远时,必然会被视为不公平而遭到普遍的反对,以此可以解释全球各国对"黄牛党"类交易行为的普遍禁止。  相似文献   

10.
正罗森《财政学》开场白的第一句话是:"人们对于政府应该如何从事其资金运作的看法,深受其政治哲学的影响。"政治哲学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政府经济活动适当范围的看法,从而也决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和程度,从而也就有了财政学中所谓的要素禀赋、效用主义和平均主义公平观之间的区别及其各种可加总情况下的复杂混合方式。由不同公平观及其混合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再分配偏好和再分配效率直接决定了"馅饼"的大小。在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