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货币的本质     
谢作诗 《金融博览》2011,(19):36-37
在本专栏开篇之前,先重提旧事。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为何爆发?历史学者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简单浅显的说法就是西方列强运来的鸦片后来被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所限制,从而影响了它们攫取中国财富的利益,进而爆发战争。宋子文则不这样看。他认为中国用白银从西方列强手中换鸦片,造成白银外流,在国内形成严重的通货紧缩。是通贷紧缩使得民生凋零的。解决的根本办法不是禁烟,而是货币改制,不用白银作贷币。另一现象也颇可深思。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鲜有长期繁荣稳定的。从经济角度解释,是它们缺少金、银、铜等贵金属,贷币制度具有内在的难以克服的困难,它们的经济不是通胀就是通缩,从而引起了政权的不稳。  相似文献   

2.
金融抑制是一种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由于对利率和汇率人为管制造成的金融系统的效率低下的现象。由于利率和汇率的管制,降低了持币成本,导致了货币的过度需求,从而进一步使得货币增长率长期高于实际GDP和通货膨胀之和,这便是中国的货币之谜。本文引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针对金融抑制现象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和高货币增长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抑制的影响,并以金融抑制假说解释了中国货币超额需求。  相似文献   

3.
1934年,美国购银法案的实施等因素导致国际银价上涨,中国货币升值,白银大量外流,国内出现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迫使国民政府放弃银本位②,1935年实施法币改革。为获取足够外汇支撑法币发行,1936年中美达成《中美白银协定》,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换取美元。英美日等国针对中国货币问题展开博弈,最终法币未与英镑和美元绑定。法币改革后中国货币汇率较为稳定,经济迅速回升,整体上是成功的。但好景不长,抗战爆发后货币发行日益失控,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这段历史启示我们: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因素会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货币制度有利有弊,其作用受形势变化的影响;货币制度固然重要,但对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性的;货币汇率与经济、政治、外交等问题密切相关,是国际博弈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金融抑制是一种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由于对利率和汇率人为管制造成的金融系统的效率低下的现象.由于利率和汇率的管制,降低了持币成本,导致了货币的过度需求,从而进一步使得货币增长率长期高于实际GDP和通货膨胀之和,这便是中国的货币之谜.本文引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针对金融抑制现象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和高货币增长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抑制的影响,并以金融抑制假说解释了中国货币超额需求  相似文献   

5.
西方经济学的货币学说演变繁复,大浪淘沙,基本骨干是三大理论: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货币数量论,二是决定汇率与物价(货币供应量)关系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是决定各国利率水平与汇率走势关系的利率平价理论。三者共同构成当今各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以经验事实来检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最差。众所周知,该理论有两个直接推论。第一,  相似文献   

6.
新凯因斯DSGE模型与货币政策法则之汇率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小型开放经济而言,当经济存在价格僵硬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在面对不同冲击发生时,各政策法则执行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及动态调整过程差异较大。从中国台湾地区的情况为案例来看,在稳定汇率波动方面:当国内技术冲击时,货币法则优于利率法则;当国外通货膨胀时,利率法则优于货币法则;当国外利率冲击时,执行利率法则或货币法则,其结果无显著差异。在汇率动态调整方面:当国外利率调升时,中央银行执行利率法则与货币法则下,汇率的瞬时反应为过度贬值;当国外物价膨胀时,执行利率法则与货币法则下,汇率的瞬时反应表现为立即升值;当国内技术进步冲击时,因为国外冲击对小型开放经济体系影响力道较强,使得国内技术进度对体系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在利率法则下,汇率微幅贬值,而在货币法则下,汇率微幅升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汇率与物价的关系极其重要。汇率反应一国货币的对外币值,而物价则反应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本文选择2005.8~2010.5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选择通货膨胀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波动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货币供给量、人民币汇率都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型,西方金融市场中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加大,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随之加强。为了规避因利率、汇率不可预见的波动带来的风险,借助当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管理者们开发出了许多规避风险的创新金融工具,即衍生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升值的趋势依旧,甚至步伐会加快。这对面临经济滞胀的西方经济来说不是什么福音,可能不久我们就会听到西方舆论界开始"爆炒"中国输出通货膨胀论。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下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经济的内外均衡产生重要影响.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影响,二是通过商品市场的影响.它们的共同影响决定了某一国家或地区利率对汇率的实际影响.基于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两大基本理论,并利用广义货币模型与扩展的M-F模型进行多角度分析,才能比较全面、合理地解释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对汇率的复杂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兰洁 《时代金融》2012,(33):92-93
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具有联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次贷危机后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经济增长。因此,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环境下,中国解决自身通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过快,抑制投资需求膨胀,同时提高汇率和利率机制来维持国内的物价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的1998~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历程属于相机抉择。VAR模型实证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对于控制通胀是失效的。外汇储备较货币供给增速对通胀的冲击更大,利率提高与汇率加速升值对于通货膨胀不是抑制而是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利率传导及汇率传导不畅,而成本传导机制效应显著。本文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非常规方式稳定物价并结合信贷政策调整货币供给结构;长远来看还需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价格工具作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必须降低外汇储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后三季度的货币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GDP的增长速度,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偏快,企业贷款增长速度趋慢,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融资量的减少和通货紧缩的出现。近年来企业融资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银行贷款比例明显下降。鉴于目前渐进性的汇率政策,央行应始终保持对货币供应偏多的高度警惕,严防通货膨胀隐患的积累。继续在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同时,可适度提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收回市场多余的货币。如恐市场波动过大,则同时下调银行超额准备金利率,使银行超存央行的资金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4.
2009年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矛盾仍然突出,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预期增强的问题逐步积累。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研究处处长刘向耘撰文建议,2010年货币政策需要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妥善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系。在货币政策操作上,需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利率工具的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多方面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先通过对利率平价理论进行分析,然后以人民币汇率来验证利率平价对汇率走势的解释力度,最后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分析说明利率平价难以解释人民币汇率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最终影响,可以分为良性通货紧缩和恶性通货紧缩.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恶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害,而良性通货紧缩对经济有益.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中长期内,决定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五个因素分别为产出缺口、全要素生产率、货币、贸易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本轮通货膨胀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其次才是经济下行因素,即本轮通货紧缩是以良性通货紧缩为主、恶性通货紧缩为辅的结构性通货紧缩.因此,对当前通货紧缩应采取适当容忍的态度,不应单纯针对价格水平进行大幅干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以及通货膨胀这两大货币现象同时出现在我国,特别是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和通货膨胀的步伐都同时加快。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两大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于之后探讨了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使用来调节金融市场的失衡,把握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本为分别从利率、汇率、物价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来分析他们与股价之间的联动效应。针对当前抑制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中国利率的上调空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等情形,分析怎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如何提出可以行之有效的联动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使用来调节金融市场的失衡,把握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本为分别从利率、汇率、物价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来分析他们与股价之间的联动效应。针对当前抑制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中国利率的上调空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等情形,分析怎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如何提出可以行之有效的联动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是否具有驱动效应,对应着治理通货膨胀的不同政策选择。通过分析1998~2008年期间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传导机制和驱动因素,表明人民币加速升值并不是平抑这段时期国内通胀的有效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暗示,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大幅波动会影响市场预期,造成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大。从长期看,如果人民币继续大幅快速升值,贸易萎缩和资本流出的通缩效应将占主导地位,从而会增加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需要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遵循内外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来调整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