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法强国和以德强国相结合"的文化理念,将进一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的思想具有市场均衡性,思想需求是这个社会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思想供给是这个社会大众的心理价值观。因此,当个人的思想价值观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统一时,整个社会的思想市场才能说是统一或者均衡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旺的决定性因素。研究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体、以儒家伦理为本的国家的"共同价值观"的探索路径,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导价值观引导和控制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当前价值观教育的重大课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刻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逐步探索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实践等方面出现了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价值"断层"和价值迷失现象凸现,其主导价值观与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身份不相符,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抵牾的现象.当前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构建科学的、健康的主导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社会变革会引发社会的群体性认知变化,并形成代际认同的差异。将代际之间的认同差异有效的转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应充分认识"60"后"、70"后、"80"后、"90"后各自的时代背景、价值需求和群体认知特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各个群体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命题。费老认为"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一个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价值观选择与认同的过程,这种价值观的选择与认同实质上也是文化底蕴基础上的选择与认同,所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栾丽华  宋克勇  张琳  李楠 《中国外资》2013,(24):259-259
雷锋精神具备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沈阳建筑大学已经把学习雷锋活动作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在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课外实践、等途径将雷锋精神融入价值观教育,以实现其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治国  吴文韩  张钊 《金卡工程》2009,13(12):305-305
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军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时代课题。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切实把握好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使当代军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力加强当代革命军人的道德教育,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的头脑,把核心价值观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立 《金卡工程》2010,14(11):305-306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因受到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对真善美的理解以及在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上出现偏差,呈现出多元性、趋利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高校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剖析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明  刘武军  任兆炳 《时代金融》2014,(27):151+153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确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为基层人民银行正确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对此,本文探讨了基层央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困难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培育与塑造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会计价值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目前会计价值观发展的短视与"功利主义"的倾向,存在会计价值观因经济体制转轨而被边缘化的风险,为此,需要培育与重构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准确界定价值、价值观、会计价值观和共同会计价值观的概念特性,尤其是共同会计价值观所蕴含的中国特色是分析共同会计价值观培育之必要性的基础。以资源配置效率和规则双重导向的会计准则的不足,理论上需要培育无形约束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意志与职业行为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同时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会计价值观的缺失和"荒漠化"客观上要求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会计价值观。深入分析我国及西方国家会计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影响是探寻培育路径的必要前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西方国家的会计价值观为参照,彰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会计精神,中国特色的共同会计价值观会不仅仅重构着会计行业的职业风气和职业意志,也会发挥其杠杠作用撬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内生。  相似文献   

12.
朱慈华 《金卡工程》2009,13(7):256-256
深刻认识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缺失现象日趋严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对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荣辱观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密切联系,这是由于价值观与荣辱观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荣辱观教育的背景,荣辱观教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以荣辱观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从以荣辱观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荣辱观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担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大学文化核心价值观能否成功实施和坚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发展,是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所在;认识和创新发展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推动这种力量沿着确定方向发挥作用,大学才能成为先进文化的殿堂,成为社会文化的示范。  相似文献   

16.
股改上市一年多来,全行积极适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全行经营面貌和市场形象焕然一新。在新的改革发展形势下,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具备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也更需要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建立创新机制,不断用新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来引导员工的行为,统一员工的思想,调动创新活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来源,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载体,并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文化,不断系统、强化、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阐释角度和传播方式,营造浓郁的人文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8.
杨杰锋 《时代金融》2014,(6):146+149
本文从基层审计干部的视角,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探讨基层审计人如何正确树立审计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重要意义,课题组对青年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对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是社会主义核l心价值现适应当前需要是其价值观的主流同时,其他性质的义利观价值观也大量存在,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温志鹏 《中国外资》2012,(9):212-213
核心价值观与当代青年审计人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个人人格和魅力的塑造,也是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全面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从业务能力、公信度、办事效率、公正清廉等各个方面培养作为审计人应具备的品质,并积极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付诸行动。本文旨在简述当代中国青年审计人在核心价值观上的一些歪曲表现,从而理解构建与审计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进一步阐述当代中国青年审计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构建的问题,深入探讨当代青年审计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