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激增。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法律语境下,受侵害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却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和维护,仅仅依靠个体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很难达到理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实践中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的公益诉讼又面临缺乏直接法律依据的尴尬。因此,鉴于我国目前公益诉讼的现状,有必要重构一种符合我国社会情况的公益诉讼制度。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当前民事公益诉讼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设想,以期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风险社会已经逐步到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公益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到了确认.环境公益诉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现行法律的规定严重阻碍了公益诉讼的理论和司法实践.所以,对症下药解决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和司法中的问题,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预防风险社会中的环境危机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现行法律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缺乏足够的法律监督及法律制裁,致使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所遭受的损失往往无法追偿,现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的职能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而关于如何保护,则必须从诉讼范围上理清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界限,确定如公害案件、反垄断案件等特殊案件作为公益诉讼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保护环境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逐渐增强。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法律武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适格的原告主体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核心部份,实现原告主体的多元化,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环境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是模糊的、缺位的,其应当确定为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阶段,一些经济主体不择手段地牟取私人利益的最大化,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针对这一现象,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基层人民检察院尝试着提起了公益诉讼,但因缺乏法律规定而困难重重。本文阐述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简单分析了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地位以及与相关权利的辨析。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提起权源于对当事人起诉权的监督职能。它的身份是国家维护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在公益诉讼中处于一方当事人的地位,与被告平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制保障:和谐社会是注重公益的社会;公益诉讼制度体现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民主和法治的精神和进步,同时也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所在棗社会公益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如何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焦点问题。一、和谐社会与公益诉讼制度1、公益诉讼制度是民主的体现,法治的进步。在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中,民主和法治是其最重要的保障,我们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其中,民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资深律师大卫·佩蒂特介绍说,美国的公民环境诉讼和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目标类似,都是为了促使公民通过诉讼的方式确保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实施,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美国的公民环境诉讼条款始见于1970年联邦《清洁空气法》。公民诉讼领域的一个关键案例是1972年的塞拉俱乐部诉莫顿案。环保团体塞拉俱乐部请求法院阻止美国林业局将峡谷的自然荒野开发成娱乐场所,以免破坏自然生态。法院认为,塞拉俱乐部只要提出理由,说明其成员把此地区用作休闲目的,就可以确立自己受到事实上的伤害。环境损害包括环境舒适的损害、审美利益的损害等非经济损害,这些都属于事实上的损害。这个案件中法院对公民诉讼的原告资格进行了解释,确定了对公民环境和美学利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肖轶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28-231
近年来,随着《行政诉讼法》修改程序的启动,关于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探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联系中国现行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趋势,结合当事人适格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来看,认为,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应当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能性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论证,并且适当放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应当效仿域外各国走向多元化,通过弥补立法上的空白,赋予公民、法人及社会团体原告资格,而不宜再将针对侵害社会公益的行政行为之诉讼任务交与检察机关,以此顺应行政法治的发展需要,从多方面来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的含义及特征 公益诉讼是一个舶来品,并非一个既定的法律术语。从历史渊源看,公益诉讼制度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罗马法规定:以保护个人所有权为目的,仅由特定人才能提起的诉讼为私益诉讼;以保护社会公益为目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凡市民均可提起的诉讼为公益诉讼。今天,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制度已在德、法、英、美、日等国家发育得相当成熟。尽管各国对其称谓不同,诸如民众诉讼、公民诉讼、私人检察官制度等等,但其内涵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公证是预防和解决民事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是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也是监督社会公益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防止徇私舞弊的有效措施。中国《民事诉讼法》第218条还赋予了公证机关解决某些特定纠纷,减少诉讼的特殊司法手段。公证为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及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了积极的导引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侯丽艳 《经济论坛》2004,(18):98-98
一、现有制度下小股东利益之保护状况 对于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有人往往认为是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了实践中侵害小股东利益案件频发,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利。准确地讲,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并不是没有相关规定,如在《公司法》第111条中明确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了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的诉讼。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是客观存在的环境损害。在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救济中,现行行政处罚措施缺乏补偿性和预防性、环境侵权法调整生态利益缺失、环境诉讼起诉资格受到限制。在现行法律体系内,应发挥环境法的补偿功能和预防功能的优势,确立森林资源生态损害民事赔偿制度和生态损害救济基金制度,拓宽诉讼主体资格,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方面重构救济机制,以充分发挥环境法对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的救济。  相似文献   

13.
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别涛 《环境经济》2006,(1):80-84
环境公益诉讼,特别是环保公益团体提起的诉讼,无论在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都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救济环境公益的经常使用的重要法律手段.作为一种环境司法救济,它可以有力地弥补环境行政执法手段的不足,有效地制止环境侵害行为,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值得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14.
公证机构作为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门机构,直接面向社会,全方位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为确保我国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其蕴涵着人的生存和人的尊严的基本需要.社会保障权易受到私权利和公权力侵害,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机制的选择和构建依赖于社会保障权的法律内涵和特征.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权和宪法权利,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律强制性、主体多元性、关系复合性、公益性和可诉性的特点.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主要是通过"双轨制"来实现的,即民事程序和行政程序.但这两种模武与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影响到社会保障权利的救济,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通过改造行政复议程序和仲裁程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庭、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和完善相关的司法救助与法律责任制度来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充分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公益诉讼的新兴,要求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其中亟待确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然而,现行法律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存在诸多限制,因此有必要从法律上确认检察机关、环境保护组织及利益关系人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7.
董潇丽  李鹏 《经济师》2006,(1):66-67
股东诉讼制度是保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权利与利益的最后屏障。股东诉讼制度由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组成。就股东直接诉讼制度而言,我国法律给予股东的是很不完整的权利,而且,这些有限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实现;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则完全是空白。文章从股东权入手,探讨公司股东诉讼的现实基础,评析我国现有股东诉讼之法律规定,完善股东直接诉讼,构建派生诉讼,试对完善我国股东诉讼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立法不足,总结出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立法不足.总结出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试论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佳 《经济研究导刊》2009,(17):196-197
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救济手段,其出现标志着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要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以达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首先要从诉讼主体方面确立原告多元化制度,并通过立法拓展现有的诉讼主体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加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列中,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恶意的滥诉予以限制,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公益诉讼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