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基本模型 在建立模型前,本文先给出一些假设: 假设1:公司大股东掌握公司控制权。不考虑管理者持有控制权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近几年出现的上市公司并购失败案例的增多,许多学者从规模、股权等方面都作了研究。去年九月份的国美控制权之争将众人的目光引到控制权私有收益上。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学者们研究的私有收益与并购关系的结论,在面对日益频繁的并购活动时,如何能在并购前就分析出公司大股东的动机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和大股东侵害的理论做了修正,得出控制权私人收益=合理控制权私人收益+超控制权私人收益,其中超额控制权私人收益表现为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发现,大股东通过控制权共享收益和控制权私人收益,实现了"公司有业绩、大股东有超额回报"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水平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控制权溢价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低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水平与控制权收益成正比关系。控制权的隐性收益水平过高,必然阻碍证券市场的顺利发展,应当着手解决控制权收益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我国股改时期特点的测度模型,并选取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528宗股权转让交易作为样本,测度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规模,结果表明:控制权转让比例越大、公司财务状况越差,控制权私有收益规模越大。  相似文献   

6.
控制权私人收益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明  张喆  万迪昉 《会计研究》2007,19(6):86-93
所有权集中的治理结构使得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引入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则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存在收益独占性问题以及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影响到谁占有什么收益等问题。本研究围绕以控制权私人收益为切入点的文献资料从概念定义、度量方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以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对控制权私人收益概念界定不清,度量方法不够准确,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控股股东被认为能够监督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另一方面控股股东也能够利用控制权牟取控制权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后者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然而,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到控制权收益也有合理性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控制权收益的概念。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评述,尝试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大多数公司都采用集中所有权的股权结构,这一结构易使得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因此为抑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攫取,保护公司相关者,促进公司的积极发展,明确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因素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研究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因素研究的梳理,发现了影响控制权私利的三大因素,并对此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资本投资形成控制性资源,为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创造基础的理论阐述,以2005—2007年在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中资本投向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投向的资本投资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攫取水平正相关。(2)就固定资产、股权并购、无形资产三种资本投向而言,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比例也较低。(3)不同投向下的资本投资,在形成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共有收益,很大程度上是形成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10.
杨树玲 《会计师》2010,(12):10-11
<正>一、控制权收益的内涵控制权收益又称控制权私人收益(private benefits ofcontrol),这一概念最初是由Grossman and Hart(1988)提出的,它指的是控制性股东利用控制权谋得的利益。而在现有的文献中大部分的研究者倾向于赞同控制权收益就是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而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欠妥当的。本文对控制权收益的解释与前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出发角度不同:侵害论是从中小股东受侵害的思路去解析控制权收益,本文站在中立的角度,把控制权收益看作是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成果;(二)研究主体不同:侵害论下,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是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一种必需的制度安排,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安全,需要建立资本金及时补充制度,推行农村金融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发展农业保险,设立财政支农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健全信用担保制度,从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决定从2002年起,实行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次改革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改进?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的积极效用正逐步显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尽完善的地方,完善的思路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方式,实行所得税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同源共享,分率分征。另外还应科学界所得税管理权限,建立所得税管理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和经营的一个工具,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重点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的现状,采用案例以及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本投入对其综合收益的影响,并给出建议。得出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建立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内部控制,以使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共享经济不断发展,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规范,这既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也会对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共享经济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失范性主要体现在平台卖家的收入性质不明确、税务机关难以掌握平台卖家的涉税信息、平台卖家的税收遵从度不高三个方面。面对类似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税务机关从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包括为平台卖家提供有针对性的在线宣传和纳税辅导、简化共享经济的税收政策措施、优化平台卖家涉税信息的获取手段、由平台对平台卖家收入进行税款代扣代缴等。基于我国社会实际和税收法律的现实背景,结合域外实践经验,建议由国家税务总局以部门规章形式明确共享经济税目,通过合作协议或立法方式由共享经济平台提供涉税信息,并通过多渠道宣传提高平台卖家的税收遵从度,最终实现规范共享经济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目的,促进共享经济在合规前提下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杜娟 《涉外税务》2002,(6):22-25
股票期权在我国还处于导入阶段,在具体实施时还存在许多障碍。本文从股票期权所得的性质入手,分析了相关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并提出了立法的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组织社会学的规则理论解释内部控制的规则属性,关注内部控制作为规则的执行问题,并从规则理论的视角提出内部控制的执行机制,认为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的融合机制与执行中的权力分享制衡机制是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核心要素;执行反馈机制是组织知识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内部控制的持续演进。  相似文献   

17.
宋大龙 《海南金融》2007,3(8):17-22
本文选取了1999-2003年间发生控制权有偿转移的13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考察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对控制权转移动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没有证据支持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可以用国外的代理成本和效率理论解释,再分配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价值低估理论和掏空理论可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8.
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国家重点生态规划和建设区,实现区内经济协调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区内农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贫困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应大力发展经济,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公共卫生和教育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与大股东权力寻租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股市的股权分置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利用本身绝对控股的权力,进行权力寻租,侵蚀上市公司利益,损害其他股东权益,导致我国资本市场的低效率.本文提出了建立起针对投融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以新带老,缩小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差;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和证券市场监管等措施,规范非流通股股东行为,防止大股东权力寻租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