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的投融资决策权,有助于促进企业集团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紧紧抓住投融资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认真研究处理企业集团融资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在今后的投融资活动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得以快速发展起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融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起点,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融资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融资对于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进行投资活动,这样才能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经济基础。投资、融资都是企业为了长期发展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其决策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善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使企业因投融资活动所带来的风险性减少,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进一步对如何加强和改善企业投融资管理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电解铝企业投融资活动存在盲目投资和过度筹资风险,企业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融资战略,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如用其现金盈余作为主要投资资金来源,进行风险规避;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以分散风险;加强投融资现金流预测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上市电影企业财务数据,分析电影企业投融资匹配的情况。结果表明,电影企业投资主要依靠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支撑不足;从投融资数量期限匹配性看,经营现金流不能匹配投资需求,多数电影企业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但资产质量较低;从资产属性匹配来看,电影企业专用性资产占比较低,但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从投融资质量匹配性看,电影企业投资质量不高,且过多依赖外源融资支撑扩张。进一步研究发现,提升投资质量,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和稳定增长的收入和利润,是电影企业提升投融资匹配性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鲁菲 《财会学习》2024,(7):137-139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不断加大投资、融资管理力度,有效提升综合实力和管理效率,实现自我发展。完善的投融资管理模式更能够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带来稳定的支撑,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分析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逐条分析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期能够对企业的投融资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投融资期限错配,并产生抑制的同群效应。从融资端看,数字化转型会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市场正面预期,从而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从投资端看,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强化内部控制能力、降低非效率投资程度,从而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进一步研究表明,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供应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中,上述数字化转型的红利得到了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7.
俞海飞 《会计师》2013,(6):31-32
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壮大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密切相关,要想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促使企业不断发展。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投融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未充分把握投资环境及投资规模、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风险大成本高等许多难题。本文在深入剖析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投融资管理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财政投融资即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以实施政府政策且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采取投资(出资、入股等)或融资方式将资金投入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政府金融活动。其本质是政府有偿投资、融资活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壮大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密切相关,要想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促使企业不断发展.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投融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未充分把握投资环境及投资规模、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风险大成本高等许多难题.本文在深入剖析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投融资管理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财政投融资即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以实施政府政策且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采取投资(出资、入股等)或融资方式将资金投入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政府金融活动。其本质是政府有偿投资、融资活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7,(18)
政府投融资平台由政府组建用于开展融资、投资和还贷业务,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政府投融资活动涉及资金规模大、风险管控难度大。因此,通过在政府投融资平台推进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发挥管理会计自身核算、监督、管理的优势,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管理会计应用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其应用对政府投融资平台会计处理带来的变化,分析如何发挥管理会计优势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管理,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左健 《财会学习》2004,(5):26-28
投资与融资是两种互相联系的经济行为,两者的统一是在价值行为上的统一,投资风险的大小、投资收益的多少都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和行动;融资方式的不同影响投资者的筹资成本和投资利润。而制度的完善、市场的发达、银行体制的改革都影响着投融资的正常运行,影响我国投融资的发展。如何使企业为好的项目寻找合适的资金,如何使投资者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是我国投融资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融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融资活动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在基础设施领域,公路、电信、电力以及一些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融资,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作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已有多篇文献强调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却忽视了税收征 管可能存在的“征税效应”。本文立足于中国政企关系现实状况,着眼于系统评估税收征管的 “征税效应”对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影响。基于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发现: 严格的税收征管提高了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降低了公司投资-托宾Q敏感性,且上述效应 对国有上市公司而言更显著。这意味着,税收征管会加剧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 约束,损害其投资效率。本文还证实法制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缓解公司融资约束,提升公司投资 效率。本文不仅为理解税收征管活动的“征税效应”提供了有益视角,更为改善企业投融资环 境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不少短期资金周转不灵的中小企业使用过桥贷款融资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而拥有闲置资金的企业则作为"放款人"参与到过桥贷款的投资中,试图获取高额投资回报。那么,过桥贷款投融资活动相对规模有多大,对企业财务绩效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中小板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参与过桥贷款投资的资金规模起伏变化较大,过桥贷款融资的资金规模出现逐年增长趋势,样本企业过桥贷款融资规模大于过桥贷款投资规模;企业参与过桥贷款投融资活动,或者只参与过桥贷款投资、过桥贷款融资,均不能改善企业的财务绩效,甚至对于企业财务绩效具有负向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企业不切实际的金融化选择,反而会恶化财务绩效,企业的持续发展应依托主营业务的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融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融资活动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在基础设施领域,公路、电信、电力以及一些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融资,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作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推行铁路市场化和多元化融资,其核心在于开辟大规模的股权融资渠道并实施公司化运作。目前,我国铁路建设的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虽有所拓展,但远没  相似文献   

17.
汪海芳 《中国外资》2010,(24):142-142
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投融资的的管理形式、投融资的原则,投资的管理等方面论述了企业新、老投融资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肖毓媛 《中国外资》2009,(10):98-98
创意产业的投资融资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并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创意园区建设投融资服务平台,来解决创意企业资金缺乏以及中小企业项目融资问题。创意园区是完善投融资服务的基础,投融资服务有利于增强创意园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投融资期限错配不仅阻碍了企业健康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实施、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制度和融资交易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促进企业金融化行为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融券交易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融券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中更突出。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融资融券通过加剧投融资期限错配降低了企业绩效,提高了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投融资的管理形式、投融资的原则,投资的管理等方面论述了企业新、老投融资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