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先红 《中国广告》2005,(6):177-177
品牌不只是商品,媒介不仅是收视点品牌就像承诺,使人信任、喜欢、放心。品牌为什么能卖高价,因为它有一个附加值,附加值是消费者情感很难说清楚的东西。比如一块名牌手表,它不仅是计时工具,没有人愿意花高价买它仅仅为了看时间,它代表地位和成就感,代表富裕。我们把品牌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炫耀性品牌,另一类是非炫耀性或者说自我满足品牌。炫耀性就像名牌手表、汽车、服装,不管你感觉到还是没感觉到,  相似文献   

2.
“牵牛卖奶”者叹胡勇报载:辽宁营口市最近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卖牛奶者竟牵着奶牛沿街叫卖,为买牛奶者当众挤奶,生意很是红火。有人好奇地问,为啥这样做呢?卖牛奶者感叹道:这是被迫的,因为人们怕掺假!“牵牛卖奶”现象初看似觉有趣,细细品味,难免几丝苦涩。可以...  相似文献   

3.
孙先红 《广告导报》2004,(6):131-131
什么是强势品牌,通俗一点讲,就是海尔的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在市场上卖的多、卖的快、卖的贵就是强劲品牌,别人卖的慢你卖的快,别人卖的少你卖的多,别人卖的便宜你卖的贵,这就是强劲品牌!当然,好质量是切问题的根本,但是如何借助强势媒体将好产品打造成强势品牌,我讲一些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成功营销》2012,(11):24-24
应用程序虽然很热.然而真正从应用程序赚到钱的新创公司并不多.但”硬件+应用”服务,却可以创造出服务利基和全新商业模式.假设Nike推出一个可记录慢跑路程的应用程序.卖0.99美元可能还有人嫌贵。但如果是一只可以记录慢跑路程的手表,在亚马逊上可是卖到168美元!这就是硬件整合软件服务产生的价值,也是创新营销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闯 《经贸世界》2002,(89):40-41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曾有一位女士问卖葡萄的人葡萄是甜的还是酸的,那个卖葡萄的人以为女士大都爱吃甜的,就说葡萄是甜的,不料那位女士正身怀六甲,想吃酸的,于是就没有买。随后,又有一个老问卖葡萄的人同一个问题,因为前一次的经验,那个卖葡萄的人就改口说葡萄是酸的,谁知老人的牙不好,想吃甜的,所以也没买。  相似文献   

6.
《三联竞争力》2009,(10):30-30
天津手表厂是中国手表工业的骨干之一,1955年3月,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只手表,就在这里研制成功。这只手表是由江正银等4位老工人奋战4个月,用四台简易的设备(小车床、小台钻、砂轮机、小铣床)近乎手工造出来的。手表的表盘上有“中国制”3个金字,  相似文献   

7.
你肯定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文化(当然还有其它的变种)。我对这样的说法一直不以为然,因为一流的企业是必须三者皆有才能成为一流,也因为我过去一直以为文化是一个我们作为企业管理者几乎无法掌握的变量。  相似文献   

8.
人生无忧     
杨玲 《饭店世界》2005,(6):53-53
聪明的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假如他们的豆子卖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浆,再拿出来卖;如果豆浆卖不完,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变硬了,就当豆腐干来卖;豆腐干再卖不出去的话,就腌起来,变成腐乳。还有一种选择;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让豆子发茅,几天后就可改卖豆芽:豆芽如卖不动,就让它长大些,变成豆苗;如豆苗还是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出了许多新豆子,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很多豆子,想想那是多划算的事!  相似文献   

9.
笑一笑     
《光彩》2004,(10)
高科技有一个人在机场等6点的飞是他忘记戴手表了,于是他想问问。这时,他看见一个人提巨大的手提箱吃力地走过来,戴着一块异常漂亮的手表。“请问,几点了?”他问道。“哪个国家的时间?”那人反问“哦?”他的好奇心来了,“你哪些国家的时间呢?”“所有的国家。”那人回答道“哇。那可真是一块好手表呀“还不止这些呢,这块表还有星系统,可以随时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彩色的屏幕可以收看N式的电视节目。”那人给他演示,果真如此。“哦。太棒了,我真想拥有一的手表,您……您可以把它卖?”“说实话,我已经烦透了这,这样吧,900美元,如何?”他马上掏…  相似文献   

10.
在酒店取得1万元回款,它的投入和带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商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酒店终端是一种战略资源:我非常认同文章里李明维先生对终端的看法。原来卖酒,业务员只要给饭店服务员小恩小惠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哪个业务员如果不会和服务员谈恋爱,根本卖不了酒。这可不是一个笑话!其实,这仅仅是对服务员下的功夫,还有酒店老板、主管、后勤和财务,方方面面都需要业务人员打点,  相似文献   

11.
劳光 《致富天地》2006,(11):10-10
春天播种什么?秋收庄稼该卖个什么价?这曾经是很多农民头痛的事,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不用为这些事发愁了,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经纪人,有些自己既搞种植,也当经纪人。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的手表企业抱有厚望,希望他们团结合作,拧成一股绳,占领亚洲,打入非洲,挺进欧洲。中国广大农村和西部以及国外的欠发达地区,正是价廉物美的中国手表打响牌子、拓展市场的基地。抢占了这大块基地,做足了这块基地上的生意,中国手表就有可能研制出高精尖新产品,登上世界顶级手表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3.
陈汐 《三联竞争力》2005,36(2):63-63
胡其浩原本在一家乡镇企业工作,过着稳定的生活,但1986年自他去了一趟广州,回来之后,就决定要辞掉原有的工作,因为他在广州的白天鹅宾馆看到,3颗雨花石能卖150元钱,他觉得这是个商机。  相似文献   

14.
长期的计划经济造成了中国长期的物资短缺,米票、油票、肉票……人们每日生活所必需的食品在中国长期凭票供应。谁也没有埋怨过肉肥、米硬,更没有谁讲究过菜里有农药残留,油里酸芥值超标。因为,人们只要能买上这些东西填饱肚皮就千恩万谢了,还有什么奢望讲究这些农产品的质量呢?中国的农民一年到头在田里周而复始辛苦劳作,收获着庄稼,全力满足着自己和城里人的衣食供应,谁也没有想到过农产品的质量。高产,成了农业的惟一追求;丰收,成了全国人民的最大希望。但改革开放短短二十年,农产品却过剩了,这也卖难,那也卖难。其实,农…  相似文献   

15.
李兆丰 《广告导报》2008,(3):128-131
为何一只劳力士能卖几万,而普通品牌手表只有一两千。产品上的标签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富人用的。传统奢侈品牌大多走过经历了漫长岁月,方才奠定它们在公众心目中的高品质、高贵、典雅的形象,他们如何使自己永远年轻,让自己再续辉煌;新兴的奢侈品牌面对老牌竞争对手的压力又该如何奋起直追,他们应该走老品牌走过的老路吗?  相似文献   

16.
《经贸世界》2001,(5):60-60
“反弹瑟琶”。手表在瑞士诞生400多年来,尽管不断更新换代,但表针“右旋”(即顺时针方向走动)的“规矩”却从没改变过。而杭州左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推出的专科产品左旋手表却打破这一沿袭几百年的“规矩”。这种“反时针”的手表一经推出,便大放异彩,首批试销手表未及登台亮相便销售一空。  相似文献   

17.
钟雁明 《中国海关》2023,(11):74-75
<正>时间抽象无物,却因为有了钟表的记录,开始变得具体起来。世界上第一只怀表“纽伦堡铁蛋”诞生在16世纪的德国,它是最早的便携式计时工具,宣告了“表”作为一个单独的品类,独立于“钟表”这个大的分类,阅读时间从此成了随手可及的动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手表不再特别强化其计时功能,逐渐将人类财富、文化、思想汇于一身,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将实用和审美结合在一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瑞士高档手表为代表的海外兵团蜂拥而至,众多知名品牌陆续进入中国。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中国手表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手表进口也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曾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是80年代人们结婚时需要的"三大件"。而自行车作为"三大件"之一,不仅是因为它当时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还因为自行车的后座,往往是爱情萌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单身符号     
《三联竞争力》2008,72(3):62-62
南京集致科技公司老总的办公桌上,有台微型CD,一直放着台湾著名歌星林志炫的《单身情歌》。吴总说,这是代表他公司产品“身份”的歌曲,因为,他就是卖“单身产品”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单身腕链。  相似文献   

20.
一个商品是0.10元进的货;卖0.12元才有赚,可沃尔玛卖0.09元还有利润。这是为什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有如此效益,因为商业运作离不开量化的分析。——普尔斯马特会员商店信息化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