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劳动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调节机制应该具有多元性,无论是劳动契约还是心理契约都无法单独地对劳动关系进行有效地调节,只有把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有效地调节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体现在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两种契约行为上,因而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时必须将两者相融合。一方面企业要运用法律、政府、经济、道德等调节机制及其企业人力资源调整机制,建立良好的劳动契约;另一方面企业要帮助员工建立适宜的心理契约,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员工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其需求也日益复杂多变。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不再是单纯的劳动契约中员工经济需求的满足.还包括建立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能够互相感知和期望双方权利义务的心理契约。因此,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之间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对于促进组织内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理念型心理契约与劳动关系协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晓莉 《企业导报》2009,(12):183-184
经济、社会变革及其组织变革正在影响着组织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组织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理念型心理契约与劳动关系的共同点说明组织可以通过塑造和维持与员工的理念型心理契约来减少劳动冲突,协调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何川明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168-169
目前,中国劳动关系的对立和冲突的现状已让人触目心惊现状,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构建长期化的和谐劳动关系是解决中国劳动关系的必经之路,心理契约本就是劳动关系的另一面,心理契约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但同时企业要注意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的构建和沟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如何维护与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霞 《人力资源》2009,(13):66-67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个人双方对彼此之间付出与回报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其约定的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这种责任是没有明确规定和成文的.心理契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隐性契约,是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和谐的劳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契约管理得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需要靠新的游戏规则来确定.这种新的游戏规则就是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新模式: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要依据市场法规确定员工与企业双方的权力、义务、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与员工一道建立共同愿望.在共同愿望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全球经济模式的转变,组织内的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雇佣双方尤其是雇员先前形成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他们的忠诚度下降,对工作缺乏安全感,流动频繁,这种现象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中体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和其心理契约的特点,明确指出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心理契约来管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职场灵性和和谐劳动关系的三维度结构划分,分析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因素,提出职场灵性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模型,采用Enter回归法实证验证职场灵性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个体灵性体验、团队灵性联系、个体与组织灵性氛围的职场灵性均对基于劳动权益保障、员工幸福感提升、企业绩效提高的和谐劳动关系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作用.因此,实现和谐劳动关系必须重视职场灵性的良性发展,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员工与组织的有效沟通,建立合理的心理契约,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公企业劳动关系分析 当前,我国非公企业劳动关系整体上不够和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工不够规范。劳动合同作为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依法契约依据,在相当部分非公企业中并末落实。据武汉市、区两级劳动部门对全市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不含外资企业)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人才流失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员工和企业之间除了劳动契约之外,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即在所有组织中,每一成员与该组织的各种管理者及其他人之间,总是有一套不成文的期望在起作用。本文结合我国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对人才流失与心理契约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近年来,随着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跨区域、跨产业发展势头的推进,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向契约化、市场化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转变的趋势日趋明显,劳动争议案件逐渐增多。对此,必须以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重塑员工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后,我国在国营企业逐步建立一套固定工的用工制度,这个制度的特点是,当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镇劳动力统一分配到国营企业后,再以"固定工"的形式使劳动者与企业保持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随着改革的推进,"固定工"变成"合同工".在日本,终身雇佣制受到严重的挑战,到21世纪初,有人认为日本进入了大裁员的时代.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它们的决策却经常导致员工产生心理契约违背,从而表现出消极怠工、抗议、忠诚度下降,甚至离职等一系列有损企业的行为.这些行为,轻则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重则导致企业的衰亡.这样使一些学者重拾心理契约理论来解析当前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日趋频繁、尖锐的集体劳资纠纷充分暴露出我国倾斜性劳动立法的弊端。劳工权益无法真正得到保护的根源在于以"劳善、资恶"为理论基础的倾斜性劳动立法过分强调国家干预的重要性,严重忽略了"权利"的存在,重新陷入了"身份-契约-身份"的陷阱,导致劳资矛盾进一步激化。劳工权益保障的理想出路是转变倾斜性的保护思路,实行平等的法律保护机制,构建"个人契约-团体契约"并行的劳动关系理论,将劳资争议纳入到平等协商的轨道中来。  相似文献   

15.
雨露 《企业文化》2004,(8):30-31
21世纪,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需要靠新的游戏规则来确定,这种新的游戏规则就是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新模式——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要依据市场法规确定员工与企业双方的权力、义务、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与员工一道建立共同远景,在共同愿景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建立在忠诚观念基础上的心理契约,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中的隐性冲突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在新经济环境下如何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受到了普遍关注。文章在对株洲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驾驶员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公交企业如何与驾驶员构建"心理契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劳动合同法>倍受争议和广泛关注的背景下,由对"事后"处理与调节方式的关注转向企业"事前"的行为规范研究显得非常紧迫.本文从合规的角度,探索性开展企业劳动关系合规研究.Z公司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创业者家长式领导风格在企业劳动关系合规过程中具有核心的作用;企业劳动关系合规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突破成本约束;企业劳动关系合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权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农民工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劳动契约"法定"与"约定"的双重面相聚合,为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劳动契约统一分析框架提供了可能。劳动契约分析框架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和实现首先取决于农民工自身的不懈努力,其次取决于农民工与用人单位间的拉锯博弈,最后还有赖于政府的裁决或保护。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强员工的士气,提高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避免劳动纠纷,减少企业的成本。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与劳动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手段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和谐劳动关系中使劳动双方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20.
文章界定理念型心理契约为心理契约的高级阶段,运用理论推演的方法,基于关系资本视角,研究理念型心理契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与雇员之间一旦形成理念型心理契约,便会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新的资本形态——雇员关系资本,在雇员关系资本的作用下,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资本增值绩效,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