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国有土地分配与转让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国有土地分配与转让的现实状况,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国有土地分配与转让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成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介绍我国国有土地分配与转让现实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产权改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分配与转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国有土地分配与转让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可或抉的重要内容。章在分析介绍我国国有土地分配与转让现实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产权改革基本历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 ,使国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然而 ,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利用目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之疏漏与不足 ,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过程中 ,大肆谋取非法的土地收益 ,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 ,导致国有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本文通过对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原因及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完善立法、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强化土地执法等相应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使国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然而,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利用目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之疏漏与不足,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过程中,大肆谋取非法的土地收益,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国有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本文通过对国有土地收益流失原因及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完善立法、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强化土地执法等相应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转让定价用来指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估价过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跨国公司涌入国内,而我国的本土企业也加快了国家化的进程,纷纷在境外设置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不论是本土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还是在华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都为转让定价的避税行为提供了条件,这也损害了我国的税收利益。鉴于这些经济形势,转让定价的避税与反避税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转让定价的避税问题研究以及转让定价的反避税问题研究两个角度展开讨论,从转让定价避税工具使用与风险防范、转让定价税制建设、转让定价税收管理等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就转让定价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新智慧》2009,(1):45
一、根据《契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属于契税的征收范围。根据《契税暂行条例细则》第八条第一款规定,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方式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征税。因此,对以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方式转移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应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由土地使用权的承受方按规定缴纳契税。  相似文献   

8.
郭继宏 《新智慧》2005,(4):53-53
一、土地增值税的核算问题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转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连同地土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核算的,转让时按应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海关稽查和关税部门来说,跨国公司对华转让定价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课题。跨国公司对华转让定价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易转让定价、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资金借贷转让定价、劳务提供转让定价四类运作模式。现实中跨国公司采用的是多种模式的混合,不同的跨国公司采用不同的转让定价模式既有其内因,也有其外因。目前海关在转让定价稽查方面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不同部门的定位与管理目标发生交叉与冲突、取证困难、稽查成本过高、缺乏转让定价稽查的专业人才等问题,海关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转让定价管理与国际税收收入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环境下,一国的税收政策和税务管理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税收收甚至税收政策的实施。工业化国家对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严厉管理挑战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主权。我国有必要借鉴外国经验,把举证责任转移给纳税人,尽快制定针对转让定价的相关文件法规和专门的处罚规定,寻求解决转让定价争端的办法,通过国际合作确保税收收入在国家间的合理、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1.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土地财政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我国土地财政的构成,按窄、中、宽三种口径估算土地财政规模,结果表明不同统计口径的土地财政收入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土地租金和贷款收入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力来源;总体上看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逐渐趋同;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中央级税收比重与土地财政规模正相关,而外商直接投资与土地财政规模负相关;人口总抚养比与土地出让收入比重正相关,而人均GDP 与土地直接税收入比重正相关。不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引资效应和土地收入效应是不同的,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宏观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土地出让资金监管,以有效控制土地财政规模,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政策对促进形成主体功能合理人口布局具有重要影响。认为当前以户籍制为基础的财力配置机制、财政教育投入失衡、住房保障支出力度弱、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财政忽视就业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退地农民跨区财政补偿机制设计缺失、土地出让收入在政府间的分配不合理以及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不合理等八大财政政策因素制约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合理布局。研究解决上述财政政策因素对主体功能区人口布局的约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土地政策主体的唐政府面对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剧烈的客观环境,从土地政策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均衡发展出发,以满足财政需求,维护其统治的根本利益为目的,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调整土地政策的不均衡结构,使之趋于均衡,以提高土地政策的整体功能。唐政府放弃授田的传统职能,改变直接配置土地资源的方式,渐进地调整均平占田、抑制兼并的政策,最终使田制不立、不押兼并成为土地政策的宗旨。唐后期国家土地政策的变迁,对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土地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人多地少的国情,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资源需求持续增长的不可避免,土地转移的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土地的监察力度,推行政府问责等国土资源战略是解决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分散流转、集中流转和中介流转发生的人群及原由,指出不同类型土地流转促成了农村经济资源(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的不同重组,都是对初始承包制的完善与发展。"外溢"式重组为大多数土地转入和转出者积累了资金和技术能力,"虹吸"式重组未必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引流"式重组普遍为转入和转出者积累了资金、技术能力和规避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建议当前的流转行为应防止和避免发生在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土地征收或征用类似矛盾,在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和公司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地流转,有助于提高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根据农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logistic方法对农户实际的农地转入转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户的种植经营实力、综合经济实力、农业人力资本、农业固定资产、农忙时农活工价比、地域差异等对农地转入转出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户的种粮补贴金额、满足口粮程度、土地政策理解程度对农地转入转出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从明晰农地产权、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户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保了农民对集体土地的经营和使用权。2002年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进一步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和使用权限。与此同时,国家还逐步完善了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办法和程序以及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在土地产权、政府征地安置补偿和土地流转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在新的土地制度变革过程中,还应进一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完善征地制度和规范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日益凸显,流转大量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法律却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导致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失序与混乱。通过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是一种制度创新,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是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必要条件。但当前我国学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研究较少,而且相关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今后的有关研究中,一方面,应拓展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研究内容应力求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统一;同时,对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研究还要注重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二十多年来 ,中国政府一方面强调农户承包经营土地的长期稳定 ,一方面鼓励土地使用制度的不断创新 ,因而中国农地使用制度呈现出“两田制”、“规模规营”、‘四荒’使用权拍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态。而“土地调整”和“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普遍现象。文章对上述中国农地使用制度变迁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