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犯罪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波及范围广、侵害客体多、社会危害大、主体年龄轻、智能程度高、侦破取证难等特点。防治网络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品流通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商品流通领域中的犯罪活动日趋增多。不仅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还影响流通体制改革的进程,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预防和减少商品流通领域犯罪,在理论和实践尖实施防范商品流通领域犯罪的有效对策:商品流通领域犯罪应以预防为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是防范的基础;加强法制建设是防范的根本;强化监督是防范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发案数量逐年上升,犯罪后果极其严重.因而,研究、分析中国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利益因素的影响,在当前有很多个人、组织和机构都在实施与税收相关的一些违法和犯罪活动,涉税犯罪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涉税犯罪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分析涉税犯罪的成因及其危害对于根除涉税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本对其犯罪行为特征、原因作了粗浅的分析,对如何减少青少年犯罪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主要体现在"公共福利犯罪"和"道德犯罪"等方面,因而严格责任在行政犯罪中有较多适用。在我国,行政犯罪的外延范围与英美刑法严格责任的适用范围存在着一种交叉重叠关系。因此,在我国行政犯罪中,特别是交叉重叠部分引入严格责任是可行且有益的。在行政犯罪中架构严格责任理论,宜对其主观罪过表述模糊化;在法定刑上,适用严格责任的行政犯罪的处罚,应较适用非严格责任的犯罪处罚为轻;同时,应完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建立证据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犯罪日益成为国际性问题。文章主要探讨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特征及计算机犯罪的防治。从广义的范围定义了什么是计算机犯罪;从犯罪构成及与传统犯罪比较,论述了计算机犯罪的特性;从计算机安全、立法、司法及道德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了计算机犯罪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中,明代是十分特殊的时代,流通过大明宝钞、铜钱、白银三种货币,这三种货币都不同程度陷入被伪造的危机当中.明代规定了较为完善的治理伪造货币犯罪的立法,但是最终由于货币政策的重大失误而使伪造货币犯罪的治理走向失败,进而导致国家丧失了货币铸造发行权,成为明代败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现行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对网络虚拟财物是否属于刑法上的"财物"未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务中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定性问题存在按计算机犯罪定罪处罚和按财产犯罪定罪处罚两种主要观点。但是,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以计算机犯罪定罪量刑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网络虚拟财产自身稀缺性、价值性以及排他性等特点,使得其具有"财物"的特征,因而将其解释为"财物"没有超出这一用语本来的含义,符合国民预测可能性,不属于类推解释。  相似文献   

10.
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风险之一,加强网络犯罪治理是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底板工程。本文以网络赌博犯罪为切入点,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提取2008~2020年中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网络赌博犯罪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网络赌博犯罪具有与传统接触类犯罪类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互联网深化不仅对网络赌博犯罪具有推波助澜的效应,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深化对欠发达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心城市的互联网深化对非中心城市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不成立。第三,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空间溢出存在地理衰减特征和边界效应,最强作用距离为500km,衰减边界为800km。研究结论为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实施区域差异化防控策略和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公款挪用行为的犯罪化演进过程,指出了现行挪用公款罪罪状模式的缺陷,重构了挪用公款罪的罪状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人口的自由流动对原有的人口管理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相应地,流动人口犯罪也对原有的犯罪控制措施提出新的课题.应从减少"盲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流动人员社会安全阀制度和犯罪综合防控模式等方面着手,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刑法理论通说认为危险犯不存在积极中止,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危险犯存在积极中止。危险犯可分为抽象的危险犯和具体的危险犯。抽象的危险犯不存在积极中止,具体的危险犯则存在积极中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罪名、犯罪构成及刑事责任进行解读,从而得出:该罪的名称应是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而不应该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主体中的自然人最低年龄应当降低并把单位纳入其调整的范围;主观认定上应采纳严格刑事责任;刑罚配置上应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情况,并参考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认为我国《刑法》等法律中对于未成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应予以修改,即降低未成年人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标准,将刑事最低责任年龄降低至12周岁,将行政法规当中有关未成年人的适用年龄与《刑法》中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挂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刑法中对“犯罪预备”规定的弊端,然后提出了对我国现行有关“犯 罪预备”立法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犯罪是在信息活动中利用和针对信息而发生的犯罪,与常规犯罪相比,其手段隐蔽、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应采取技术手段、法律手段、伦理手段对信息犯罪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单位犯罪在我国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新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在立法上肯定了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地位,但我国单位犯罪立法还不成熟,影响单位犯罪的司法适用与刑罚目的的实现,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复杂的问题,如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犯刑事责任等问题还有待研究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连累犯即犯罪的牵连行为。它不同于复杂的共同犯罪,也与简单犯罪有别,是一种有着特殊内涵的单独犯罪。现行刑法中连累犯的规定呈现增加的态势,实践中困扰司法人员的连累犯现象也在增加,这就要求刑法学者应对连累犯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刑法学界和司法界,对挪用公款罪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尚处在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之中。一方面是该罪的犯罪构成理论中尚有为数不少的观点需要澄清,另一方面是该罪的立法本身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