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金融服务均衡化是遵循市场化原则、坚持平等性导向和构建制度化体系三者的统一。浙江推进金融服务均衡化的总体战略是以金融"双转型"应对经济"新常态"。通过提升金融服务产业价值链、空间价值链和体制价值链,打造价值链金融;挖掘潜在客户、优化商业模式和管理金融风险,打造大数据金融。优先发展产业化金融和地方性金融,重点支持"彩色金融"、互联网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优化地方金融结构、树立地方金融品牌、打造地方金融平台;以金融制度化规范金融均衡化,以系统指标评价引导金融服务均衡,以体制配套改革优化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2.
农业银行为加快推进全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了立足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打造面向个人和企业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社交生活服务三大平台,构建服务全网客户的网络支付、网络融资、投资理财、信息服务、供应链金融五大产品线,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联动,构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通过"三大平台+五大产品线"的建设,提升传统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性,在开放的用户体系下,形成更加广泛、全局的覆盖能力,显著改善客户体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渐兴起,推动了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对银行业务具有深刻影响,其加剧了金融脱媒风险,同时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认为银行应以数据融合为切入点,以数字化视角审视金融服务需求、供给两方面的新变化,把握金融服务主体普及化、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的新趋势,以金融科技手段创新金融服务能力,并以3个具体应用为例进行分析,为银行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的金融科技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农行甘肃省分行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四融"平台,为普惠金融在甘肃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受农村经济条件、信息化建设和自身政策制度等因素制约,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还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银行和社会各界多方投入,以形成合力、共谋共建。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技术、新理念、新形势驱动下的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加速创新,金融机构均致力于构建完善、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以平安集团为代表的金融集团通过申设、并购金融牌照,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联盟,逐步建立以金融集团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圈,形成开放闭合的服务体系。在这一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圈中,资源能力互补性、利益协同机制、信息科技链接机制是关键性制度保障;在"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的集团战略理念下,金融科技逐步成为变革、优化综合金融服务架构、流程和产品的战略工具,发挥着金融集团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的功效倍增器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指出大数据时代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出现了新的变化。接下来分别论述什么是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及其金融生态圈?为什么要研究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如何构建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最后给出了互联网企业金融生态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共同价值理论奠定了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及其金融生态圈的理论基础,从共同价值的视角看,大数据时代的共同价值包括基于"货币"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基于"信息数据"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以及核心能力柔性化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互联网企业基于共同价值构建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把价值活动变成柔性动态系统,既可规避核心能力刚性风险,又可满足多边群体价值转移多元化需求,其独特的双向协同驱动创新机制有助于推动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的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银行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约束缺乏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动力。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对互联网金融的巨大需求,同时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科技公司必然选择通过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打破银行对金融服务业务的垄断。最终由于银行服务的低技术特性和互联网业务的高技术特性,使得互联网科技公司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主力。  相似文献   

8.
吴晓光 《征信》2011,(3):77-81
网络金融(e-finance)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是网络金融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服务,是以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为基础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从网络金融创新的特征与发展方向入手,对信息技术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网络金融的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大佬们再也坐不住纷纷尝试进入互联网时,互联网金融已经遍地开花了.互联网金融要颠覆金融业,是要形成"支付+账户/用户+大数据+风控和产品"这样一个生态圈.这个生态圈的每个环节都是专业化的,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机会所在,而支付是这个生态圈的基础设施,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石. 我们知道,支付是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的基础设施.支付脱媒对银行而言是其至今以来面临的最大冲击,因为支付脱离银行而存在,让非金融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可能.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优势和高效共享的特性,将会冲击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唐山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核心,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抓手,形成“以管理促服务,以服务保安全”的良性循环,着力探索金融管理与金融服务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营造出经济与金融共赢的良好生态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互联网只是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渠道。现在,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涉足金融服务领域,银行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将是未来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和金融服务提供的新型"生态环境"。互联网金融的启示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地将传统金融业务网络化,而应该是适应互联网典型特征的金融服务模式的进化。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互联网信息传  相似文献   

12.
关于海南省旅游业金融扶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花  徐勇  李符合 《海南金融》2003,(7):24-26,47
本文从金融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海南旅游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以及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等,提出进一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功能,营造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现象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互联网金融的现象。互联网金融可能还不能成为一种独立业态,它只是一种现象。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它只是完善了金融的服务,创新了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何看待金融创新去中介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16日,阿里旗下小微金融服务公司更名为蚂蚁金融服务公司(简称"蚂蚁金服"),这是该公司筹建一年多之后对外发布的正式名称。至此,蚂蚁金服旗下互联网金融链浮现,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及筹备中的网商银行。这是阿里系对其互联网金融战略的一次大整合。蚂蚁金服互联网金融圈离不开阿里巴巴以电子商务为主的平台业务。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必须建立在完整、准确、能够挖掘分析的电商平台前后端积累的大数据上,这是互联网金融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应用,在打破农村传统金融的困境,有效降低"三农"信贷服务门槛,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等问题上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为农业产业链提供全过程多方位的服务。本文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剖析了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在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深度合作,运用数字科技增强监管效果等措施来改进农村应用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乡村金融活力,以互联网金融助力"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分别是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火爆发展的根本缘由,互联网金融提供的是信息服务还是金融服务及其提供的是特定服务还是公众服务,以期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本文将对于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的状况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天琦 《中国外汇》2018,(19):24-29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从事的跨境金融服务增多,表现为在一个国家拿到金融牌照,建个网站,就给其他国家个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互联网跨境金融服务,对促进各国金融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会助长跨境违法违规金融服务,导致风险跨境传染。  相似文献   

19.
宗良 《国际金融》2014,(6):9-12
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等新一代高新技术,以支付结算、网络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有益补充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冲击。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业、跨业合作,在应对挑战中不断转型升级。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特征广义上,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非金融企业借助互联网开展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业务类似,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模式存在较高的同质性,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网络融资、渠道业务、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又称为包容性金融,它强调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本文以省级贫困县——苏尼特左旗为例,调查了普惠金融在县域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