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欢 《中国市场》2013,(14):82-83
本文运用1990—201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费雪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结果检验古典货币数量论的相关结论,分析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利率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恩斯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是利率i的增函数。根据统计数据分析 ,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利率弹性并没有呈现出凯恩斯所描述的规律。分析表明 ,利率管制造成的资金价格扭曲以及公众持币态度的利率敏感性低是形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浅议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因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当前经济虽然增长较快,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总体趋势并没有改变,而我国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考虑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对1985年以来我国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生成机制,认为货币内生性造成的供给量过度增加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个原因。文章用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央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和外汇占款增加是使得货币供给量内生增加进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从政策层面上应该改革汇率制度和信贷投放制度,使得货币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2015,(42)
要加强合作和竞争就需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同时提高广义货币的流通速度,在深化经济改革的情况下,进一步推进金融业的创新。本文从金融创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和关系出发,研究与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货币效率长期处于下降趋势,既反映了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等正常因素,又反映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使中国庞大的金融资产流动程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货币效率或金融效率的提升是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挑战,也是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中国货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为"盘活存量"提供理论支持,为优化资金配置提供指引方向,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合理制定与有效实行提供保障,最终将促进金融更有效率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货币需求问题是一个未知的“黑箱”,那么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则是这个黑箱中的“核桃”。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它是各种因素合作的结果,凯恩斯主义的投机需求、货币化以及货币化的新形式和金融资产的扩张,都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的影响。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是共同的,它们都导致了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动,即满足交易性需求的货币在货币总量中所占比例的变动。无论是从实际经难上还是从理论分析上,货币流通速度都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2003年,货币供应量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率,中国却未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是呈现相反的通货紧缩局面,构成了麦金农所称的"中国之谜"。2007年以来,随着央行的不断加息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再一次引起学者的重视。我国许多学者纷纷研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及原因,本文也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田立中 《商场现代化》2007,(10):392-394
本文分析经济转型中体制变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货币化因素、价格管制和强制储蓄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于储蓄主体由国家变为居民,但是金融资产结构单一,限制了居民资产选择范围,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之后,居民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大,储蓄倾向提高,增加的储蓄大部分以存款的形式持有,进一步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重并举的改革措施,仍将使体制变迁的预期净支出增加,进一步引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入手,将它的计算方法划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建立了计算方法框架。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内生型简单却难以明确政策目标,外生型相对复杂但能提供清晰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从方法扩展和流动性测度的角度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自1978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开始增大,这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货币供求和货币内生性两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构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货币供给的消减作用模型,提出应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强化金融创新,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田立中 《中国市场》2007,(19):38-39
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使货币当局对货币需求的估计出现偏差,不能达到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减弱了货币政策效果,甚至造成负面效果。因此,提升、维持适度的货币流通速度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抵消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持适度货币流通速度、提升货币政策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主要分为货币量的调整和货币流通速度的调整,前者为国内外货币当局重点调控的对象而后者相对缺乏关注。本文根据我国1993年-2013年的经济数据,计算出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一个常数也并不平稳,而是有先加速再减速再加速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进一步研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是预期国民收入和市场利率,从而为我国货币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虚拟经济发展这一新经济条件,提出股票市场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的思考,考察和论证中国股票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效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途径、结果和意义,并在分析中特别突出中国股票市场与其他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所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货币流通速度作为现代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影响着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政策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不论是按M1口径还是按M2口径测算,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货币流通速度为何逐年下降,它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电子货币的相关样本数据,,对电子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替代转化效应大于电子货币的替代加速效应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耿中元  曲世友  王玲 《价格月刊》2009,(8):52-53,57
货币流通速度影响货币供给,进而影响央行稳定价格总水平的成效.1999年~2002年通货紧缩时期和2004年、2007年通货膨胀时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偏差及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走势制约了央行稳定价格总水平作用的发挥.因此,应充分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对稳定价格总水平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师家升  王丹 《中国市场》2012,(22):45-47
本文运用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基本方程M.V=P.Y,分析我国1952—2011年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并将方程动态化,进一步研究M/M+V/V与GDP/GDP的关系,发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数据能够较好地满足M/M+V/V=GDP/GDP,改革开放以后,M/M+V/V远高于GDP/GDP的年份,往往伴随着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在虚拟经济受挫的年份,M/M+V/V与GDP/GDP的值就会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重点研究的内容,而其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也已经较为成熟,发展出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从相关理论研究入手,分析了导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逐年递减的原因及其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峥 《商业时代》2011,(16):41-42
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市场运行的实证分析,探讨投资拉动等政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影响,论证转变经济方式、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并对政策制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