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从历史阶段上可以划分为配套经济改革的初建阶段、促进经济发展的规范阶段和提升社会治理的深化阶段。在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结余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失业保险也面临瞄准度不高、待遇水平较低、基金收支失衡的困境。应重点处理好制度覆盖面和制度有效性、内容设计与制度激励性、运行机制和制度效率的关系。建议我国以失业保护为中心完善失业保险体系,通过失业保险结构性改革扩大制度覆盖面,以参数式改革提高制度激励性,以省级统筹提升制度运行效率,从而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与体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历了由失业救济、待业保险到失业保险三个历史发展时期的演变过程。当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失业保险覆盖率低,保障水平有限;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筹措困难;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低;促进就业效果差。为此,应强化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重新设计失业保险费率、提高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提高失业保险立法层次,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实行失业保险税。  相似文献   

3.
失业保险在建立和长期发展过程中,具有缓和劳资矛盾、天然双向平滑经济波动、提供失业保障和平滑个人收入的基本功能。但随着各国劳动保护及福利制度的发展,失业保险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功能减弱,且其失业收入损失补偿功能常常引发失业陷阱,于是各国进行了以促进积极就业为导向的改革。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曾经为经济体制转型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随着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政府就业政策的完善,在二元就业结构、户籍制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政府承担就业促进任务的影响下,我国失业保险的政治、经济、失业人口收入补偿、就业促进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在比较了若干改革方案后,本文认为,取消失业保险并将其功能并入社会救助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最优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刘超 《上海保险》2022,(8):29-35
<正>一、背景失业保险基金是失业保险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随着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由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为主向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转变,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实现失业保险制度功能成为必然。近几年,在失业保险缴费率降低、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成为扩大支出项目的资金保障。上海市作为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城市,图1为2007年至2019年的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相似文献   

5.
吴朝阳 《金融纵横》2000,(10):13-15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国际劳工条约》规定,失业救济、保险适用于所有工薪人员。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只限于国有企业职工。从失业保险改革的目标看,凡是一有可能失业的劳动者,都应纳入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精算模型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失业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经济调节功能进行研究,并通过政策仿真研究不同政策参数对失业保险基金周期性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2020~ 2035年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当期缺口均在90亿元及以上,其中2020年基金当期收不抵支问题严...  相似文献   

7.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层次性要求,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建立之初就一直把充分发挥制度的"生活保障"功能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失业保险制度的预防失业和就业促进功能。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效果评估指标,旨在从制度层面分析内蒙古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效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应当建立城镇调查失业率制度、提高失业金替代率、增强就业培训与就业援助的效率、改变参保人群与失业人群错位现象、构建失业保险制度"自动调节机制"、积极探索权力下放和基金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波 《财政监督》2007,(12):27-29
一、湖北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所面临的课题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物质依托,足额征集、妥善管理、合理运作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险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2000年以来.湖北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监督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全省养老保险扩面续保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实施.失业保险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9.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长期存在结余率过高的问题,阻碍了失业保险功能的充分发挥。以2018年我国31个省份失业保险结余情况作为案例,结合必要条件分析方法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形成的多元路径,结果发现,在失业保险低统筹层次运行的状况下,不同地区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的成因不同,可将其归纳为由失业保险制度内生的收支剪刀差而造成的开源节流型路径及失业保险与其他政策协同过程中形成的政策补充型路径与政策替代型路径。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针对异质性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路径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提升基金利用效率;进一步落实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减轻企业与劳动者的负担;逐步提升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金收支平衡;推动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降低失业保险受益门槛,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受益率。  相似文献   

10.
失业保险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或缺的风险保障制度。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足、制度功能发挥有限,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昙花一现"到不断规范、完善的过程。从制度的改革方向来看,明确制度的再就业导向功能、进一步扩大制度覆盖面、提高制度的统筹层次,以及建立动态的保险费率调整机制应作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未来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保障》2011,(12):75-75
近日,甘肃省下发《关于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与其失业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当月起按规定享受相应的住院和门诊医疗保险待遇,并且不再享受原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补助金待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实行统一的失业保险费率,在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各地区也开始探索失业保险费率调整机制。目前中国部分省市试点的失业保险费率调整机制分为失业保险费率统一调整机制和浮动调整机制两类。分析表明失业保险费率浮动调整机制更为科学,本文结合失业保险经验税率制度发展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失业保险费率调整机制的对策建议:将失业保险金支出作为调整失业保险费率的依据;规范费率调整比例计算方法;确立合理的失业保险费率调整上下限。  相似文献   

13.
文摘精萃     
国家体改委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司司长宋晓梧近日提出:应当逐步将失业保险的共济范围从市县提高到地区,有条件的应当建立省级失业保险共济基金,并考虑建立国家级失业保险共济基金。 宋晓梧说,由于失业保险一般是县级统筹,所以一些失业严重的地区基金告罄,其它地区积  相似文献   

14.
保险作为一种风险防范的手段,能对未来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从理论上来说,购买保险能提高居民幸福感。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对购买保险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能提升居民幸福感;而购买失业保险对提升居民幸福感则没有作用,这可能与现行的失业保险领取条件较高、保障作用不大等因素有关。为此,进一步发挥保险对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应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让更多的居民受益;积极发展和推广商业保险,尤其是防范意外、保护健康的保险品种;增强失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细化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灵活调整失业保险的补偿金额和给付期限。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和履行缴费义务的行为及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程序,2002年4月劳动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 失业保险与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统账结合”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失业保险资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构成失业保险基金;但个人缴费部分不归个人所有,而是作为失业后核定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及待遇期限的重要依据。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有五个方面的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功能的改革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失业保险的功能作用有了较大突破,并与就业工作形成了有机的结合,比如在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时期出台了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系列措施。如何将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转化为制度化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应尽快修改《失业保险条例》,重点完善和优化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基本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2012,(8):62-64
案例回放《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失业人员同时符合“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三个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并未规定失业保险金申领期限。《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劳动保障部令第8号)第六条规定:“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以后,失业人员可否申领失业保险金?  相似文献   

18.
《理财》1997,(7)
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的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基金财务行为,维护企业职工利益,根据国家关于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失业保险经办...  相似文献   

19.
拉美地区失业保险制度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对稳定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世界其他地区失业保险制度一样,也面临着覆盖面狭窄、道德风险问题(自愿失业以获取失业补偿)、对失业者再就业激励不足等困境。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现就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成建制跨统筹地区转移或职工在职期间跨统筹地区转换工作单位时转迁失业保险关系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成建制跨统筹地区转移或职工在职期间跨统筹地区转换工作单位的,失业保险关系应随之转迁。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在转出前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不转移;在省、自治区内跨统筹地区的,是否转移失业保险费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转出地失业保险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