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报社纷纷自办发行,给邮政投递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压力。此外,受社会上“垃圾广告”的影响,邮递广告这一邮政新业务的发展也将面临冲击。在这种新形势下,邮政投递业务如何顺利发展?笔者在此献上一计:尽快垄断投递终端,即信报箱。在城市,人们对充斥自家信报箱的各种“垃圾广告”深恶痛绝。而出于对邮政部门的信任,对通过邮政部门投递的广告宣传品还是可以接受的。这就为邮政投递业务垄断投递终端提供了条件。具体实施办法:由邮政部门出资免费为居民改造信报箱。这种信报箱的设计为,前端为一扇整体的门,只能由邮政投递员开…  相似文献   

2.
刘举  董雪彦 《中国邮政》2008,(12):50-51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邮政局按照集团公司、省公司“深化投递改革,加强投递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本着“优化网络资源,改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树立一流形象”的原则,对投递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大规模升级改造,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社会民众面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中国邮政》2007,(12):31-32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邮政局按照集团公司、省公司“深化投递改革,加强投递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合理组织、持续投入,并抓住都市报回归邮发的契机,改造升级投递网,投递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苏外邮政局围绕集团公司确定的降本增效战略部署,转变发展方式,在投递网改造中通过“双定”和优化投递作业组织,探索出有效支撑邮务类业务快速发展、实现降本增效的新路,成效显著——投递增量不增人;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企业凝聚力增强;投递服务质量提高,支撑了业务发展……苏州邮政在投递网改造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取得可喜成效,只是全国邮政狠抓降本增效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推动下,在各省(区、市)邮政公司主动积极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国家邮政局提出,投递改革要立足对现有网络的改造,充分发挥邮政网络资源的整体优势,同一城市原则上组建一个邮政投递网。城市投递网的作业组织应如何规划?这是邮政投递改革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思考一:关于即时投递网的组建目前社会对用邮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快节奏的要求,这就要求邮政投递必须更加快速、便捷。为满足礼仪类、限时类、同城速递的业务需求,邮政应利用现有电报投递、同城特快投递的车辆作为即时投递网的基础,再配合“185”客户服务中心的指挥调度系统及GPS卫星定位系统,组建即时投递网。同城速递业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邮政投递网是中国邮政的宝贵资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宁波市邮政局精心打造“织网”工程,努力提高投递网的效率和效益。通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投递网改造已初具规模。织网宁波市邮政局把投递网改造的切入点定位于:在居民小区中建立社区邮政服务中心。在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网点的规划和建设上,考虑了三个方面:一是布局,近几年宁波市在城乡结合部建设了大批住宅小区,因此,在社区邮政服务中心网点的分布上结合了城市规划,在新建住宅小区建立社区邮政服务中心;二是服务半径,以每百幢居民楼或4500户居民住宅为一个服务区域,…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07,(12):32-33
分营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福建省泉州市邮政局十分重视投递网络的规划、改造和建设,努力建好、用好投递网络,为邮政经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泉州局投递网改造被列入全国100个重点城市之一,并作为全国试点单位。泉州局各级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根据“以普邮为主,速递跟紧普邮,物流由速递网和普邮网支撑,  相似文献   

8.
武洪斌 《邮政研究》2002,18(5):26-27
面对国际邮政新环境的变化 ,随着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对邮政投递网的改造和优化势在必行。市场要求邮政真正独立参与市场竞争 ,建立既面向邮政内部各专业 ,又面向社会各界、开放式的物品递送服务平台 ,并建立起适应物品递送市场要求的经营机制。文章结合国内外投递网改造环境及其成功做法 ,提出了中国邮政在投递网改造方面应遵循的原则 ,并对中国邮政改造投递网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传统投递模式建立社区邮政投递服务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立清局长在2000年邮政经营服务工作会议上指出:“投递改革成败与否就看投递质量是不是上升了,成本是不是下来了,投递效率是不是提高了”。深化投递体制改革是巩固、延伸、拓展邮政传统业务的需要,也是邮政跻身物流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国家邮政局要求,2001年要继续深化投递体制改革,适应重组邮政物流配送体系的需要,以城市投递为重点,强化投递网的营销功能,促进传统投递网向现代物流配送网转变。 一、传统的邮政投递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对邮政服务新需求 传统的邮政投递模式概括为“点线式”。点就是投递局,线就…  相似文献   

10.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近日,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口邮电支局投递班为使“树创”活动继续深入,在“三夏”大忙到来之际,结合学徐虎“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奉献精神,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投递延伸服务”活动。此项活动中,投递人员将报刊、信件送到田边、地头,向群众义务宣传邮电...  相似文献   

11.
老调“新”弹话优势刘志刚据报载,在1994年报刊征订期间,淄傅市邮电局的所有投递人员都在自己的自行车或摩托车前挂上了“招手即停订阅报刊”的宣传牌。在城乡投递段的任何地点,只要用户一招手,投递员即可马上为其订上报刊。由此,笔者想到了邮政曾引以为荣且高歌...  相似文献   

12.
乡邮“五定”制度及排单尤投一、乡邮“五定”制度乡邮投递路线长、频次少,“五定”是保证邮件按规定频次、时限和路线准确投递的重要乡邮管理制度。“五定”就是每条乡邮投递路线,实行“定人员、定路线、定班期、定投递点、定出归班时间”。定人员:按照乡邮投递路线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邮政》2005,(12):24-24
本期主题业务:投递 投递服务是邮政通信生产流程的最后环节,也是邮政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更是邮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投递服务水平的高低,代表和反映着邮政的社会形象。随着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投递量、投递对象、投递领域不断增加,这给邮政投递在时限、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各地邮政各出“高招”,不断完善投递服务,提高投递水平,为邮政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添加砝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王旭华 《中国邮政》1999,(12):16-17
众所周知,投递是邮政四大环节的末梢环节,是邮政企业的“接入网”,投递环节管理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密切关系到邮政企业的信誉,关系到邮政企业的发展。“九五”以来,福州邮政投递部门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投递改革的路子,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为福州邮政的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一、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边远投递站点的管理力度我局投递部门自实行专业化管理以来,对于边远投递站点鞭长莫及,管理难以到位。虽然投递公司与各分局建立了代管关系,但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对边远投递站点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我局加大分局…  相似文献   

15.
“投递”作为代表邮政企业形象的直接面向用户的业务,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邮政这块“金字招牌”的信誉,同时对邮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投递质量不断提高的背后,全国各地在投递上的巨大支出也是有目共睹的。面对投递中产生的种种问题,从去年开始,南昌市邮政局调整投递作业方式,进一步优化投递资源配置,在确保各类邮件时限的同时,仍然满足了投递业务量不断增加的需要,走出了一条投递业务“三网合一”的新路子。据了解,一直以来,南昌局各类邮件的投递工作共由三个部门承担:机要局负责投递机要邮件,设…  相似文献   

16.
加快投递网改造步伐适应物流配送市场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邮政》2000,(11):19-19
今年国家局对投递改革和部分包裹投递到户工作进行了部署 ,各省结合实际 ,出台了各种改革政策和措施。在投递体制改革模式上 ,大多数省坚持邮政品牌 ,新机构名称中冠有“邮政”二字 ;在邮政递送网组织上 ,为适应邮政电子商务需求 ,发挥网络优势 ,19个省(区、市 )在投递改革时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邮政投递存在的问题,针对邮政投递现有的组网运行模式,提出了与大网相匹配的投递流水化作业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邮政》2005,(12):25-26
2001年以来,石家庄局分别以北站、长安投递公司为试点进行了片区化改造,将整个投递区划分成若干个片,实现无缝覆盖。目前已将两公司174个投递片分散到31个社区中心站作业。每4~6个投递片设一个中心站,投递片到中心站领取邮件报刊后,分散至各片投递。中心站依托邮政局所、报刊零售亭、社区服务中心建立,或由小区无偿提供场地建设综合服务亭。  相似文献   

19.
黄莺 《邮政研究》2005,21(1):1-4
为深化邮政投递改革,加快邮政发展步伐,文章对当前投递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改造投递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探讨了改造中国邮政投递网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浒 《中国邮政》2006,(1):49-49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窗口投交、村店转交、隔日班三日班”等农村投递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三农”日益增长的用邮需要,农村邮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很多。笔者在此以大别山腹地的英山县为例,对农村投递网现状做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