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义太 《特区经济》2010,(2):257-258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就业权也是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基本权利。我国农民工平等就业权还存在如地方政府政策歧视、工时报酬违规突出、社会保障严重缺乏、就业培训相当有限、事实劳动关系普遍等问题。要确实保障我国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的表达机制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关于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劳动保障工作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当前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新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为目标,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劳动力市场的最高价值取向决定了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坚持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利,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面对加入WTO,天津市劳动保障法律制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全面贯彻法制统一的原则(一)更新法治理念,为劳动力市场行为的创新释放空间体制突破与创新最终必然要反映在法治理念的创新和制度安排上。首先,法治理念要从过去强调“管制”向维护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平等权利转…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障工作关系民生,关系和谐社会的发展。菏泽市牡丹区实施的“金桥工程”,就是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体现了政府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的责任,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成功之路。牡丹区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区,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区。被劳动保障部列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和规范管理中日合作项目试点区,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区)。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劳动力已成为我国第二、三产业劳动大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他们文化素质比较低,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缺乏在城镇就业的劳动职业技能,外出劳动力就业面临种种困难。对此,本文提出了加快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方式方法的改革、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步伐、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建立外出劳动力就业的工伤和医疗保险制度,明确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诸如分类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津经济》2009,(1):85-85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根据人民的体质和劳动力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当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界限时作为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李莹 《山东经济》2006,22(6):16-19
我国正处于一个从农业社会迅速向工业社会迈进、从改革普惠走向财富或利益分割的时代。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但由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存在不健全之处,其必然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其中单独提到与就业关系紧密的失业保险方面存在的缺陷,并随之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缺乏法律保障、覆盖面狭窄、未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力不能合理流动、管理手段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滞后等问题。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保障制度,应当从加快立法、加强社会保险法规和政策宣传、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建立劳动者法定劳动制度、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9.
石玉顶 《乡镇经济》2009,25(6):90-93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主要特征是:低声望职业、低技术劳动、非正规和流动就业;其局限性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产生影响。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局限性问题。必须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改革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鲍亚明 《宁波经济》2004,(11):16-18
灵活就业相对于传统的“正规就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就业规模越来越大。是当前宁波市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建立和完善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营造促进灵活就业的良好环境,对于扩大就业,切实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就业还存在竞争力不足、就业信息渠道有限、就业起点与自身理想差距较大、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必须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权为指导,通过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就业培训机制、拓宽就业信息渠道等措施,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问题,提高劳动力水平,促进经济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西方国家就业制度是适应工业化社会效率发展要求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使用劳动力的高效化.为此,它必须具备对劳动力灵活调节的机制.而这种灵活调节是通过自由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一、西方国家的就业运行机制在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中,反复进行着就业扩张与收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人数和工资水平构成影响就业机制的两个最直接的基本要素.其中劳动人数与社会总人口规模、人口增长率、人口中劳动适龄人的比例等因素相联系,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因素;工资水平受到国民收入总额、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总额等要素的制约,是劳动市场的需求信号.西方国家就业制度从总体上说是自由市场制度,即由工资成本约束的就业机制,其基本特征是,国家不干预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具体  相似文献   

13.
浅议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加速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 ,笔者从就业形势、主观意识、客观需求、软件建设和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剖析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从社会化、劳动监察、价格信息体系、社会保障及拓展就业岗位等五个方面提出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已经从追求经济利益逐渐改变成关注自身的保障问题,因此不断的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很重要,因为他能够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虽然我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已经制定了很多条例,但是这只是初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因此当前情况下,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改善,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切实利益的重大事件,所以应该依据现阶段社会发展态势,针对问题,进行改革,最终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实际上是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土地保障向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转换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会大大促进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中国社会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尝试以劳动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指导,就如何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参保能力这一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甘露  潘怀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21-24
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平等的就业资格,他们仍然是社会排斥的对象.文章以社会排斥为中心概念,通过定性分析和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等要素构成了独特复杂的社会排斥主体系统,共同作用于社会排斥客体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文章最后得出了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础是法制与公共政策要先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国都有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它的作用从社会管理角度来说,在于维护社会安定和有序发展。因而它要在保证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同时,又要解决好必要失业者的重新就业问题。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促使劳动力自由流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失业保障作为重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基点。这是因为,失业保障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最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首先,从紧迫性审视。安置自然增长的劳动力,保障劳动者的生计是我国当前一个难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安置就业使每个劳动者有平等享受社会保障所提  相似文献   

19.
李伟 《广西经济》2012,(1):25-26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继续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11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相似文献   

20.
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带来明显影响,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三大重点群体构成的庞大失业人群,企业劳动力需求锐减,高失业率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更为致命的威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