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导读: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然而自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而始至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景山而终,明朝一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那么闻名天下的明十三陵中"缺席"的三位皇帝去了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从这个疑问出发,回顾一下明朝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2.
恐怖的书生     
笛卡尔是"我思故我在",方孝孺另辟蹊径: "我死故袁在"--连思考都省略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死故我在".这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明朝那些事儿>在描述建文帝与燕壬朱棣争天下时提到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的书生误国,说这个建文帝的智囊团个个饱读诗书理想远大却多是些书呆子.不过对于他们的"气节"仍是颇加肯定,尤其是方孝孺,认为他虽然死得很惨,但却很有价值,应该成为读书人的楷模,这种看法跟传统颇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本书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水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坚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等。  相似文献   

4.
华峤继承了马班创设的以纪、志、传、表撰史的纪传体,所著<汉后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家后汉史中体例最完备的一部,其书"志"是华峤在史才上的一个反映,而华峤根据时代特点创立<皇后纪>、<孝子传>反映东汉一代的社会风尚和特有的历史现象,更充分地显示出华峤的史识.<汉后书>不仅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而且行文"秀辞简质,叙致温雅",文笔也很出色,为范晔所取法.  相似文献   

5.
一、茶卡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茶卡盐湖.是我省开发最早的盐湖之一.自古以出产"青盐"而名扬天下.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这里出产的"青盐"就已经远销到四川、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广大地区,明朝著名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已经对"青盐"的形状、药用价值做了详细的叙述.清乾隆年间.  相似文献   

6.
2004年以前,郎咸平这个名字还不为广大中国人所熟知.可如今他出版的书却是一本比一本畅销,并且其关注的视野也随之日益广阔:从早期几乎纯业务的<公司治理>到后来纵观行业内外的<产业链阴谋>;从去年气势磅礴的<谁在谋杀中国经济>再到今年"危言耸听"的<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由我国著名世界经济学家滕维藻教授主编的涉外经济丛书<走向国际市场>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大型丛书共出版了八本系列专著,洋洋180万字.著名经济学家马洪专门为之作序.这套丛书也是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中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系统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清平山堂话本>(以下简称<语本>),原名<六十家小说>,反映了宋元明初临安一带的方言.本文用穷尽考察、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对书中被字句的结构形式进行研究,揭示<话本>中"被"字句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9.
官乎、商乎     
官者,国之重器也.<书·泰誓上>:"敢升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皆曰官之作用耳.商者,乃商人之通谓也.旧称商贾.<周礼·天宫·太宰>"六曰商贾,埠通货贿."  相似文献   

10.
郑连根 《走向世界》2009,(15):42-44
在中国的众多作家中,叶永烈的勤奋高产是出了名的.有人戏言,形容别的作家可以用"著作等身",而形容叶永烈就得用"著作超身"了.他自11岁起发表诗作,现在已出版了180多部著作.他早年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后来又以一系列纪实文学创作享誉文坛.他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陈伯达传>、<陈云全传>、<胡乔木传>、<反右派始末>、<星条旗下的中国人>、<五七年的血泪>、<毛泽东的衣食住行>、<马思聪传>等大部头传记文学,历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不久前,这住高产作家风尘仆仆地来到济南参加第19届书博会,在所住的宾馆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索维尔在<被掩盖的经济真相>一书中,谈的大多是发生在"平常经济现象中的真实和谬误",而且开篇就以"谬误的力量"为题,这是有道理的.最新一期的<万科周刊>,茅于轼老先生再一次对自己的"廉租房单位不设厕所"辩解,称之为"无厕所"论是"以谬传谬,越传越广"就是一个眼前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第三产业"的概念是1935年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第一次使用.此后,第三产业日益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所关注.1940年,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说明了经济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壮大同时发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勉强80后的肖央(生于1980年)和差点儿70后的王太利(生于1969年班2010年因为一部42分钟的、名为<老男孩>的网络短片而火得一塌糊涂.与那些靠恶搞、雷人走红的网络短片不同,网友对<老男孩>的评价最多的是:"泪流满面"、"看一遍哭一遍"、"一部70后、80后必看的电影". 但是,<老男孩>走红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又一部超高人气的网络短片的诞生那么简单,它还拉动了一场70后和80后们对逝去青春的集体祭奠和怀旧风潮.与其说观众是因<老男孩>而感动,不如说他们为自己那些已经万劫不复的青春和梦想而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也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所整理过的书称为"经",才确定了<诗经>的名称.汉代传诗者有申培的鲁诗、辕固生的齐诗、韩婴的韩诗、毛苌的毛诗(毛苌的诗说,为西汉毛亨所授),凡四家.鲁、齐、韩三家为今文经学,现皆亡佚,仅存<韩诗外传>.毛诗为古文经学,盛行于东汉以后.今所传者即为<毛诗>.毛诗异字,与其流传师承的复杂性有关,异字的具体原因则纷繁多样,为文字学、训诂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5.
<正>杨沛沛:您好阚老师,得知您编了《小学书法基础教程》,我们很想了解一下您这套教材的一些情况。阚爱萍:谢谢您对这套教材的关注!这套教材一共8本,分上下两册,涵盖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小学书法课程。这套教材曾得到江苏省政府省的大力宣传,《文汇报》头版也报道了活动的过程。编写这套教材总共耗时近三年时间。2011年开始筹备。我作为江苏省"333工程"专家组的成员,当时把它作为课题申报上去,很快组织上就对这个课题重  相似文献   

16.
西岳  晓章  晓炜 《当代陕西》2001,(1):9-10
如何准确深刻领会省委"十五"<建议>,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统一到<建议>的精神上来,是贯彻落实好<建议>的首要问题.记者日前就省委"十五"<建议>的有关热点问题,采访了参与起草<建议>的省长助理、省计委主任洪峰.  相似文献   

17.
<考工记>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书中记载了六门工艺的三十个工种的技术规则,书中分剐介绍了车舆、官室、兵器以及礼乐之器等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我国许多古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也是令人的创造难以媲美的,本文通过分析<考工记>中表现的"材美"与"工巧",列举一件绝顶的工艺作品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先秦与古希腊时代大致处于同一时期,两大文明古国各自形成了较为系统而完备的"法治"理论.在中国,"以法治国"理论是在<管子>一书中最先提出的.<管子·明法>明确提出"以法治国"理念.值得一提的是,虽说<管子>托名管仲,实际上并非管仲所著,却保有了管仲的政治、经济思想.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最早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研究二者法治思想异同,对理解中国与西方国家两种不同的法治传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那些逝去却令人忘怀的岁月,在心海里蓄满无边无际的畅想……"1月8日,巴渝剧院流光溢彩,座无虚席,重庆大型原创交响音乐诗画<长江>在此隆重上演.作为首届重庆演出季的参演作品,<长江>以其独特的魅力、恢弘的气势震撼了现场观众,人们享受到一场高雅的视听盛宴.其中一个青春靓丽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她独唱的<平川>一章,以其悠扬的旋律,独特的嗓音,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她就是许芳.这个来自酉阳的土家族女孩,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写于1845年春.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作为附录首次将其公诸于世,"从此那些唯心主义者包括机械论者们都为之胆怯".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了这一<提纲>,认为这是一份"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①.这一包含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就是马克思的实践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