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不起诉,又称酌定不起诉,是指依法对构成犯罪而因犯罪轻微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起诉。相对不起诉是起诉裁量权行使的传统方式,在现代刑事诉讼中,相对不起诉制度在各国得以普遍确立并广泛适用。检察机关要根据案件性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需要从严对待的要坚决起诉,可以从宽对待的应考虑适用不起诉。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未成年人保护至关重要.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尚存在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律制度等现实情况为实行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提供了可行性,因此我们必须对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具体程序和制约机制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3.
不起诉制度是刑罚理论由惩罚论向目的论转化的产物,是刑事起诉便宜主义的具体体现。本文拟以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起诉制度的法律性质及其分类,并结合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分析我国目前不起诉制度在立法及其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项符合诉讼发展规律和方向,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的制度。为了使不起诉制度得到正当、充分的行使,需要针对不起诉制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层面、操作层面的完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具体体现,也完全符合我国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在我国是个新建的法律制度,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但它直面的问题很多,应当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形势日趋严峻,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对未成年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贯彻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敏 《老区建设》2014,(14):42-44
未成年人犯罪作为全球性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纵观世界各国,无不将关怀和保护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立法予以特殊保护。面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不断上升的趋势,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立足检察职能,不断探索、拓展未成年人犯罪矫治和预防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多年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本院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以期最大限度地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夏青 《魅力中国》2014,(8):338-338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也得到广泛的关注。未成年人附奈件不起诉制度源于日本和德国,在我国,早在入法之前已在司法实践中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和尝试。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是刑罚处罚文明化的体现,落实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是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的又一举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起诉便宜主义的体现,能够节约司法资源,促进来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改造,实现特殊预防。本文对于该制度程序设置方面的一点思考源于德国该制度构建中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需要法院同意这一环节的设置。通过与德国的比较法研究和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的现状分析,探究在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作出是否需要法院同意这一程序设置。  相似文献   

9.
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一些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规定一定的期限、设定一定条件进行考察,期限届满,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决定不起诉的工作机制.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特别程序中明确规定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内容,正式提出和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笔者就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娜 《魅力中国》2013,(22):322-322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特别程序中明确规定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内容,正式提出和确立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笔者就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证据不足不起诉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我国不起诉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疑罪从无的现代司法理念。但对证据不足的概念界定、法律性质、效力和权利救济,学界有不少争论。文章从这几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不起诉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且伴随着法治和文明的进步,在日益重视人权保障和诉讼效益的现代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不起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检察机关的单方垄断,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权利被漠视,没有享受应有的程序性参与权。鉴于此,笔者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入手提出完善检察机关不起诉程序的重大意义,并从事前通知、事中参与和事后救济三方面,提出在不起诉决定程序中的人权保障方法,并由此引出不起诉决定的司法审查法律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13.
不起诉制度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体现了一定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且伴随着法治和文明的进步,在日益重视人权保障和诉讼效益的现代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不起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检察机关的单方垄断,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权利被漠视,没有享受应有的程序性参与权。鉴于此,笔者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入手提出完善检察机关不起诉程序的重大意义,并从事前通知、事中参与和事后救济三方面,提出在不起诉决定程序中的人权保障方法,并由此引出不起诉决定的司法审查法律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14.
黄莹  吴若若 《魅力中国》2014,(27):282-282
在新《刑事诉讼法》出台之际,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确定填补了起诉和不起诉之间的空白,使未成年人能更好地回归社会,本文将从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的实践需求,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检察工作中必须正确解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明确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大意义及基本原则。为贯彻该刑事政策,在自侦案件中必须深挖窝案串案、区别行贿犯罪、谨用强制手段;在逮捕工作中必须严格逮捕刑罚要件、健全逮捕替代措施、创立逮捕变更制度;在起诉工作中必须重打严重犯罪、宽诉轻微犯罪、尝试“辩诉交易”。另外,在立案监督、审判监督及执行监督中也必须正确贯彻该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6.
叶高峰 《魅力中国》2010,(30):194-195
近年来,随着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国外司法制度的不断研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一种在国外司法界正方兴未艾的它山之石,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逐渐引入并试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这些地区的试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我国各地检察机关对于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对象及条件规定不一,造成“同罪不同罚”。  相似文献   

17.
石磊 《理论观察》2001,(4):58-59
不起诉与免予起诉的法律后果都是不受刑罚的处罚,采用的程序也基本相同,但性质和适用条件根本不同。免予起诉制度取消,有利于维护人民法院的独互审判权,有利于维护被告人获得辩护权,有利于界定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新刑事诉讼法不完善之处应加以细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概念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其具体涵义是指被害人与未成年加害人在司法机关的主持下,通过未成年加害人向被害人认罪悔过,请求被害人谅解,赔偿或弥补犯罪行为给被害人所带来的损失,经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再由司法机关作出撤案释放、相对不起诉、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新修改的《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其中规定,“因生活无着偶然实施盗窃等轻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险性不大的”,依法决定不起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与督促起诉制度衔接中的问题、与二审制度衔接中的问题、与执行制度衔接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支持起诉制度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独立制度规定在总则部分,但是在分则中并没有相关具体操作措施,这使得该制度仅停留在法律原则的层次而未进入法律规则的层面,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所办理的支持起诉案件却是非常多的,有必要厘清支持起诉与相关法律制度如何衔接的问题,以达到丰富理论、强化实践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