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从社会管理制度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管理制度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新生代农民工退出农业的社会管理制度,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社会管理制度,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将当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因素进行分类汇总,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华 《特区经济》2011,(12):196-19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焦点。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政策体制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方面问题。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引导社会各界转变观念,改革就业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再教育机制,实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农民工的新生主力军,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他们的市民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及现状的分析,找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社会、经济、制度及自身身心素质等深层次障碍,提出一些合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老一代农民工的退出,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进入到城市,他们逐渐成为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体。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社会网络等方面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社会排斥,他们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社会排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一大障碍。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为国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外部牵引力和内在推动力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机制,从外部阻障和内在阻障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阻障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会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他们受到社会遗传影响和冲击最大.从社会遗传的环境载体上看,他们本应受到更多的城市社会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遗传的意义被人为地强化,传统社会身份的固化与滞留阻碍了他们的身份转变与心理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困难重重.从社会遗传角度分析,政府、社会和企业应该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城市社会遗传提供有效的途径,推进他们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开始进入到政府的工作议程。而市民化作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过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市民化的背后存在着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和冲突,如果不能有效地化解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强制性地从上而下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有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抑或加大其市民化后的社会风险。本文从利益相关者主体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1亿多外出就业劳动力中,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超过50%。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核心利益诉求是渴望社会尊重,最终融入城市社会,实现市民化。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为了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快地融入城市,政府、企业及培训机构必须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规划培训与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被边缘化明显,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他们都不能真正融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是解决公民平等权缺失的问题.社会要倾听新生代农民工诉求,创新思路落实和解决其平等权和社会保障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向市民化转变,为强力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户籍制度等条件限制,其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况。2010年中央明确提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新生代农民工的根本出路是市民化,本文拟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行SWOT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农民工的主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社会和进行社会参与,而且他们是伴随新媒体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本文从经济参与、政治参与、社交参与和文化参与四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参与的促进作用,以利于他们实现市民化的夙愿.  相似文献   

12.
农地权益实现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农地权益参差不齐,具有非生产性、非统一性、非公平性特征.基层政府应公平农村土地代际分配,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和土地物权债权化,保障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土地财产权益.输出地和常住地政府应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纳入公共预算,以就业和住房问题为核心,发展农村“两后生”职业教育,分类分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现状,并探索解决思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保证劳动合同签订率;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保险法规落实,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参保面;重视农村文化、教育发展,强化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和职业的特殊性、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处维护,农民工逐渐采用非制度化和非理性化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社会危害性极大.所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不仅对农民工自身利益的维护和人权得到有效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6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访谈,对他们在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的流动惰距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惰距表现为身份认同的困境、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不一致、市民化进程缓慢和部分公民权利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市民化是加速城市化与现代化的重要瓶颈因素,研究与探讨其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由中国独具特色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式出发,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其次,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含义,明确了社会资本在人与人之间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明确作用;最后,文章分析现阶段农民工社会资本结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社会资本分布的不均衡造成农民工市民化转变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7.
工人阶级化与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转化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胜 《特区经济》2010,(12):146-147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更为积极的城市定居意愿。但要实现城市定居的意愿,必须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工人阶级化,真正成为工人群体;二是市民化,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人阶级化还未完成,其主要表现是只完成了职业身份转变、未完成地位身份的转化,角色意识混乱及其缺乏工人阶级的权利享有;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还难以融入,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制度隔离、市场压力和社会排斥三要素的阻碍。  相似文献   

18.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较高的政治认知和强烈的维权意识,更愿意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义重大。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却面临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障碍、利益表达机制缺失、主体因素先天不足、组织化程度低等诸多制约因素。为此,可以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大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等举措来克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治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政府有必要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文章从影响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出发,提出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的四个方面,即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保障机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机制和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服务机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的制度建设应由规章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最终目的是落实城市融入机制的制度规范,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文章基于对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生存现状的研究,从制度障碍、定居成本障碍、自身观念障碍和素质障碍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