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资难是制约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揭示了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民营中小企业和民间金融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服务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体经济的企稳回转是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本文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强调统筹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是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能否通过技术覆盖“赋能”传统金融,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呢?为探究金融发展与企业数字化的影响机制,选取2015—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并且金融发展对企业数字化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是金融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主要渠道。在我国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只有持续推进金融发展,重塑传统金融的发展格局,才能为实体企业数字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从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民间金融是把双刃剑,对其合理引导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但如果用之不当,也会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甚至引发地区性的社会不稳定。民间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使得民间金融活动更加频繁、参与主体更为复杂、波及面更为广泛,而且往往游离于银监会和央行监管之外,加大了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难度。但互联网技术与民间金融的融合也是推动金融改革,促使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阳光化的一大动力。因此,未来应适当降低民间金融准入门槛,通过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风险投资等领域。同时,应加快立法、普法进程,提升民众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明确监管责任边界。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金融制度和企业组织经营制度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得出信息不对称仅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制度障碍,同时指出与民营中小企业有天然耦合性的民间金融制度化是一种制度创新,将会提高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庆阳市民间资本参股金融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民间资本参股金融业对金融市场化改革、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论述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后在金融体制、风险管理和金融稳定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隐患。结合当前实际,对规范民间资本参股金融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科技以金融业的科技创新为桥梁,通过改善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企业的效率,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最终助力实体经济。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选择2003—2016年除金融业、房地产业外的上市公司样本代表实体经济企业,采用投资效率模型测度企业的投资效率,探讨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企业投资效率呈“U”型关系,即金融科技在发展初期会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投资效率,在加以金融监管配合后的后期将有助于实体经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当前,中国金融科技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处于“U”型的上升阶段,即金融科技助力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正逐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行业之间竞争力随之加大,实体经济生存越来越难,金融投资的引入可以使实体经济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与生存空间。实体经济发展中由于金融投资的介入规避了资金流周期长的弊端,使实体经济获取更灵活的投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的资金流动,能够获取更高收益,助推企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体企业热衷于从金融市场获取投资收益,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倾向,成为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对2009~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动向及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具体数据展开研究,并以同期沪深两市3567个有效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模型,研究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体企业投资金融收益与宏观经济波动显著相关,这种过度金融投资行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给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了新的阻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1-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分析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双持续提升,两者发展水平均呈现东部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普惠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普惠金融的适度发展显著增强实体经济的经济效益、优化实体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促进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但普惠金融的过度泛化发展却会抑制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二者的分位数回归结果可知,随着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促进到抑制转变的临界点不断优化.因此,需要加快中国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步伐,有序地、倾向性地推进差异化的普惠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提升,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融资难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而民间金融利用大量的闲置资金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通过研究发现,民间金融与微小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海谊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2):23-25,56
温州经济是民本经济,民营企业对温州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研究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温州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温州民营企业总体规模过小.该文就此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民营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超过了国有经济部门 ,民营上市公司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优秀代表 ,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 ,对民营非上市公司结构优化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例 ,通过因子分析法 ,计算出民营样本公司业绩综合得分 ,并在此基础上对样本公司绩效与股权结构进行相关关系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民营上市公司绩效与股权结构中法人股比重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并且呈现正U型特征 ,法人控股型的股份公司是民营经济成长中的绩优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总量能够跃居世界第二位,民营企业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民企还要向前发展,现在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是技术创新;第二是体制创新,民企还存在着必须马上告别“官商合作”的体制问题,民企是靠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支撑起来的;第三是理念创新,民企是草根经济,正因为是草根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组建民营银行,对于推动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普遍面临着缺乏资金的问题,组建民营银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需要在对黑龙江省组建民营银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探讨黑龙江省民营银行发展路径的选择,并从政府的角度对相应的制度设计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对裁国实体经济负面影响显现,各地区接连有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波及银行及其他企业,尤其是各地一些龙头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银行贷款逾期、企业担保贷款导致连锁债务反应等系列金融问题,影响了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针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债务危机等问题,应从债务重组、销售渠道拓宽、企业整合、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子以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17.
信用缺失对我国民营企业投资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投资自1998年出现下滑后便一直难以恢复到此前的水平。同时,社会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也越发明显。这两个问题之间实际存在许多内在的联系。信用缺失通过降低民营企业对投资获利的预期打击了民营企业投资热情和信心,通过对民营企业内、外源融资的影响削弱了民营企业的投资能力,通过提高市场风险、交易成本干扰甚至损害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制约和影响了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私募股权融资在中国的发展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私募股权融资由于其独特优势在全世界取得了飞速发展,成为高科技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以及寻求并购资金支持的上市公司的重要资金来源。在阐述私募股权融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私募股权融资发展现状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认为,随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迅速提高,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日显重要。在实战中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可以从塑造先进企业文化的角度切入,实现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与民营企业文化塑造的整合,以便最有效地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的私营个体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正在崛起的新生力量,也是具有重大权重影响的经济增长点。私营个体经济拥有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灵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富民强省、推动国企改革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必须破除影响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升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