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1.从国民经济全局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工业产品大幅度增长,经济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大部分行业出现相对生产过剩,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标志着短缺经济和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国民经济开始进入以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的新的发展时期。钢铁工业是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钢铁工业应当同国民经济各行业一样,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2005年,钢铁工业将会实现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全年钢产量将达到或超过3亿t。我国的钢产量已进入高峰期增长期,预计将维持到2010年以后。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钢铁工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在钢铁产量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钢材消费增长幅度显著回落,2004年按钢计算的表观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产业转移的加快,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4.9亿t,占全球钢产量的37%,钢材出口6265万t。中国钢铁工业已是全球钢铁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消费中心。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积极促进了世界经济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已超过6亿t,数量已不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自主创新不足,还有大量落后的工艺装备,同时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11%左右的高速增长,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钢产量从2005年3.53亿t增加到2010年的6.3亿t左右。2006年,我国结束了国内钢铁长期供不应求的困境,我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品种质量、技术进步、装备大型化、节能环保和综合竞争力等诸多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5.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最快的5年,取得了多项成就,有效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产量和规模的高速增长下也积累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成为影响钢铁行业发展的内在危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确立了世界钢铁大国的地位中国近代钢铁工业从张之洞兴建汉阳铁厂开始,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49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高速增长。从1978年3178万吨,增加到1999年12370万吨,连续4年突破1亿吨,居世界首位,使中国钢铁工业成为世界钢铁大国。1978年中国钢产量占世界钢…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与关怀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钢产量连续5年超过1亿t,确立了世界钢铁大国的地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了很大成绩,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钢铁工业布局进一步改善,节能降耗有明显进步。从总体上看,钢铁工业发展是健康的,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现在中国钢铁工业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新的发展阶段。在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有几个重大问题,需要在宏观调…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是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我们可以大致地描绘出一条钢铁工业国际转移的路线: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逐渐地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并且随着接受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钢铁工业再次转移到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此形成了一个连绵的国际钢铁工业转移的浪潮。中国的钢铁工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实现了由钢铁贫困国变成钢铁工业大国。80年代以后,中国的钢铁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进入高峰期,到1996年首次出现年产量1亿t,进而连续成为世界钢铁…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实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基建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在这种形势下,钢铁工业不仅很快摆脱了1981—1982年的困境,而且钢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在客观上要求钢铁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国钢铁工业究竟应当怎样发展,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如果走错一步棋,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钢铁工业本身的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上升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2003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2.66亿t,不计重复材消费量为2.41亿t。但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尤其是2003年以来呈现出的钢铁行业的盲目投资、低水平产能扩张现象,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钢铁工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十几年来.钢产量连上几个新台阶。但是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相比,我们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对钢铁数量、质量和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日本钢铁工业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钢产量大幅度上升,从1960年产钢2200万吨,上升到1973年1.19亿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钢产量开始下降,20多年来,一直在1亿吨左右徘徊。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日本钢铁工业在世界钢铁领域仍然处于领先地位,日本不仅是一个钢铁大国,也是一个钢铁强国。研究和分析战后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于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现代化,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日本钢铁工业的主要特征1.企业规模大、集团化作为一个年产1亿吨钢的钢铁大国,其普通…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在尽快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和钢铁工业发展的步伐,可以借鉴和吸取西方产钢国家尤其是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钢铁工业管理模式、资产组织形式和融资结构方面的经验,同时还应根据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经历40多年我国拥有庞大公有制经济成份和一大批国家企业的政治经济条件,建立起适合我国特点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钢铁工业管理模式、资产组织形式和融资结构。如下谈谈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对我国钢铁工业管理模式、资产组织形式和融资结构改革的一些设想。 1 借鉴和吸取日本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和钢铁工业管理模式,重塑和构筑我国钢铁工业宏观管理体制,促进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国经济告别过去30多年的高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3亿吨,创历史新高,约占世界产钢量的一半。而且,我国钢铁工业在品种质量、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5.
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政治和经济任务,更是钢铁工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紧迫的历史使命。尽管我国钢铁工业2007年又取得了巨大成就,钢产量将达到4.9亿t,全年出口钢材6269万t、钢坯643万t,进口钢材1687万t、钢坯24.6万t,净出口钢材4582万t、钢坯618万t,钢坯材折合粗钢净出口5441万t。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品种结构以及经济效益也取得新的成就,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钢铁工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压力的加大,特别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巨大能源和环境压力,使得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钢铁工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90年代,钢铁工业要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4年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改造、建设步伐,再上一个新台阶。 1 14年来钢铁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钢铁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2年与1978年相比:  相似文献   

17.
《冶金财会》2014,(8):13-16
<正>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逐渐步入适度发展的新时期。对钢铁工业而言,由于自身积累的矛盾和形势发展变化等种种原因已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困难阶段。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过于求、价低利微、资金紧张、负债过重、低速低效运行已成为钢铁工业发展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和新对策。因为经过多年的解困和对标挖潜,低垂的果子已经摘完,常规的办法已经用过,"浮财"也基本扫尽,剩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常规办法很难奏效。  相似文献   

18.
非洲多数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总体滞后,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钢能力远不能满足发展所需;我国钢铁工业已经结束数量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深度调整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化发展势在必行。开展中非钢铁产能合作,既是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我国钢铁工业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此,从中非双边关系、非洲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中非钢铁产业互补优势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开展中非钢铁产能合作的潜力和空间,从中国、非洲和国际3个方面分析了所面临的障碍,并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不同层面提出了推进中非钢铁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进入80年代中后期,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这4个东盟国家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经济上保持着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一些世界经济专家预测,东盟这4个国家将在90年代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成为亚洲新的“四小虎”.东盟4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投资的热点地区.投资的增长使得该地区的钢铁需求扶摇而上,供不应求.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是东盟4国90年代的重要产业政策.目前,许多钢铁工业项目正在或将要上马.分析这4个国家钢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将有助于我们参与这一地区的钢铁业的投资和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978年~1992年的14年间,钢产量由3178万吨增加到800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344万吨,年递增率6.8%。特别是在去年春季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加快了发展步伐,钢材需求量迅速增长,为钢铁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市场。1992年钢产量比上一年净增900万吨,创造了历史上年增产钢的最高纪录,这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初步测算,到1995年全国可产钢8600~8800万吨,比“八五”计划原定1995年产钢7200万吨的目标提高约20%。与此同时,钢铁工业在提高装备水平、改善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加强企业管理、增加经济效益、改善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