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博 《价格月刊》2008,(3):15-17
本文从机制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输配电价格监管机制的作用原理,在考虑输配电企业风险因素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设计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价格监管机制,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输配电价格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激励相容约束下的转移定价机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虹 《财经论丛》2003,(5):78-85
本在相关献回顾基础上,总结和剖析了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转移定价机制设计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其特点,对激励相容约束下该机制所应实现的均衡,以及分部激励补偿合约的基础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激励相容约束转移定价机制设计和运用过程中必所须遵循的内在规律,对改进我国企业集团转移定价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激励相容理论与公共产品定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部门对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进行直接价格管制,导致两种后果:一是公用事业企业缺乏提高生产效率的激励;二是政府的成本监控失效。由于企业与政府部门追求的利益目标存在冲突,因而激励相容约束问题成为设计公共产品价格管制机制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公共产品的定价中要体现激励相容,就需要转变市场准入监管的观念、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非对称监管、加强相关规制的建设,从制度上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激励相容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监管产生的根本原因,提高监管效率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食品安全监管的立足点是通过实施各种监管措施,形成激励相容机制,有效规制食品安全监管利益链条链上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本文运用激励相容理论,采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激励相容机制建立的核心要旨,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激励约束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形成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的主要措施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要素市场一系列契约的结点。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契约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激励相容”机制,可以实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从博弈理论的角度来看,“激励相容”达到的是一个“纳什均衡”状态,这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骆铭民 《北方经贸》2003,(12):20-22
代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委托人如何设计一个最优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促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为。最优机制的设计要考虑激励相容约束和个人理性约束 ,同时也需考虑效率问题。最优激励与约束机制体现在签订的管理报酬契约中。管理报酬契约签订的关键在于确定委托代理双方都能观察得到的业绩衡量标准。最理想的报酬契约应将股票价格和净利润共同作为业绩衡量标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设计除了要保证报酬契约方案本身具有激励兼容的功能外 ,加强上市公司内外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还需有完善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企业员工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国外较为成熟的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论、三种需要理论、期望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进行影响员工绩效的激励因素分析得出,员工激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通过相应的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激励中要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要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互结合,按需激励。同时,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具体的、可实际操作的企业管理目标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激励相容与目标协调,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最终形成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流域生态补偿方式激励相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莹 《财经论丛》2012,(5):27-33
激励相容度是衡量激励相容性的指标。只有激励相容度高的补偿方式,才是实现流域生态保护目标的有效方式。本文量化并比较了转移支付与异地开发两种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激励相容度,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具有不确定性,它受下游对减排综合收益的认可度、上游减排的成本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我国,由于流域生态保护的生态效益被严重低估;异地开发大幅度降低了流域上游的征税成本、行政管理与服务成本、污染控制成本等原因,异地开发方式的激励相容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高校企业的激励目标要以经济目标为主导,激励原则要充分满足个人参与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激励措施要围绕经营绩效指标来设计,注重长、短期激励搭配。  相似文献   

10.
全球市场环境不断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为企业利用逆向拍卖机制进行采购创造了条件。多属性逆向拍卖机制是采购拍卖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机制之一,在供应商成本和采购商效用具有可加属性特征的条件下,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评价的多属性逆向拍卖机制,将各属性等级权重值设为供应行业提供此属性等级的平均边际成本,发现该机制是激励相容的较好机制。  相似文献   

11.
申志明 《现代商业》2013,(7):176-177
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企业营销管理的核心问题。针对工程市场领域大客户营销的特点,广州建材集团积极探索集成业务团队营销激励机制创新,与传统"单兵制"营销激励机制相比,更强调团队协作,激励设计更为科学合理,能充分调动组织内部资源和整合产业链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代耀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4):161-162
双因素理论作为诸多激励理论中的一种,对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在"满足"二字上下工夫,一方面应用保健因素,满足组织成员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应用激励因素,激发企业员工内在的工作动机,满足成员自我发展等精神方面的需要。介绍了"双因素"理论的内涵,分析了"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指出"双因素"理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莹莹 《商业科技》2014,(20):166-166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薪酬机制的构建是其核心,如何发挥薪酬制度在企业中的激励作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要任务。现阶段,薪酬管理效率低下,结构设置不合理的现状也要求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制度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具体阐述了薪酬机制的建立和其激励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环境竞争力测度模型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竞争力和价格竞争力、非价格竞争力一起构成产品竞争力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和影响环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还包括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生命周期等,将这些影响因素分别设立"环境相容度"进行观测,并建立环境竞争力评价梯阶层次模型,即可考察企业环境竞争力的水平高低。从制度设计入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企业就能不断增强环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剑秋 《中国市场》2011,(22):31-31,33
激励机制的设计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恰当的机制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好地实现公司预期经营目标。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激励机制进行设计,关键还在于机制的实施效果能满足"激励兼容"的要求。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传统,还应将地域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嵌入"激励兼容"的实现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引进多个代理人的约束机制,需要依据大型企业的特征和管理需求,改进探讨当下激励报酬模型,是在控制预算松弛的现象,创立适合高效率的预算考核激发奖励机制,为大型集团公司企业提供管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荣 《商业研究》2003,(20):40-43
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要诱导性激励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与强制性激励 (市场竞争激励 )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激励 ,同时也要考虑企业家的个性、管理生命周期和创新能力、做到激励相容 ,以较小的激励成本 ,获取最大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考察,探讨了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中的定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可分性的特许经营权拍卖机制,并分别研究了在这种拍卖机制下项目公司向政府指定机构出售产品的价格的影响因素,以及政府指定机构向用户出售产品的价格的确定方法。最后考察了这种拍卖机制所具有的激励相容特点。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的分离带来了委托代理问题,对经营者薪酬进行激励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突出针对经营者的利益偏好差异,应制定不同的薪酬激励设计,对企业管理中影响薪酬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自然垄断企业管理者薪酬机制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2016,(7)
在运输服务业中,经常使用组合拍卖来采购运输服务。根据传统VCG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包含质量因素的VCG机制。该机制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运输服务采购中同时存在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以及托运人和承运人在博弈过程中私有信息的披露问题。该机制以社会剩余(系统利润)最大化为设计目标,研究了承运人投标选择过程和托运人的投标分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很好的满足机制设计中的激励相容和个人理性,提高了采购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