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徐柱 《企业家天地》2010,(6):151-15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军休所的服务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变化。如何根据当前军休工作的特点,提高军休服务工作质量,让军休干部安享晚年幸福生活,促进和谐军休家园建设,是军休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强 《企业家天地》2009,(7):113-113
一、新时期军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长期的军事生活造成广大军休干部对闲散生活的不适应.作为军队老干部,大多数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军营,他们大多数生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成长在隆隆的革命炮火中,一直忙于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以及改革开放正不断深入和与国际接轨的种种新的形势.离开军营,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以后,军休人员绝大数同志闲居在家,学习的机会不象在原单位那么多,自学抓得不够紧,一时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作为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新时代高校学生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而在如今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网络已经覆盖了各个领域,其所形成的特色网络文化也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们的影响较深,包括高校学生们的思想以及价值观念等,这就给高校的爱国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巧妙地利用网络的大环境,开拓出高校学生社团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创新发展,成为高校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有效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树立“双主体观并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效配合”、“实践主导和理论主导有力结合”等原则,同时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采用生活化等形式,真正使其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成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让学生自觉实践,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化解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与爱国情结造成的冲击,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加强国情教育、加强历史教育入手,坚持与时俱进,激发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团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有效团结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法,是以学生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本文从社团特点、社团管理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时代精神。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非常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8.
国防教育是国家根本利益教育。我国在进行全民国防教育的同时,应侧重于高校国防教育,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第二,加强忧患意识和英雄主义培养,是其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体现。第三,高校国防教育有其培养便捷性,有利于为国防提供坚实的后备保障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防教育须先行。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武装青少年,引导各族青少年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全过程。伪满皇宫博物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传播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阵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志愿者招募,对大学生具有引导和激励等功能,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泉州红色资源分布广泛,数量较多;教育意义典型,示范性强;教育手段可感可知,便于学生接受,非常适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通过调查显示,泉州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对红色资源的利用情况并不乐观。为此,应加强泉州红色资源教育技术载体的开发与推广;挖掘泉州红色资源独特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将爱国主义精神具体化;结合泉州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精华,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大学赖以存在的不朽灵魂。大学精神是在高等教育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古代书院的求是精神、兼容精神、怀疑精神、爱国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的大学好好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认识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与“韧”的斗争精神、立人思想与改造国民性,将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书院教育是中国新型现代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勇于拓荒、顺应潮流、志士本色、务实办学四个方面重新解读黄乃裳的光辉事迹,他所提出的“开通民智”、“教育兴国”、“格致之学”、“开源办学”等办学理念和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今天中国仍至海外华人社会教育兴邦仍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回归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澳门任人宰割的屈辱史、澳门及我国历代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斗争的历史、当前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16.
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诠释,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精神,是人的本性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雷锋精神对巩固大学生爱国信念具有支撑作用,对培育大学生敬业精神具有催化作用,对提升大学生诚信境界具有推动作用,对形成大学生友善情感具有浸润作用.在高校中应使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从而实现以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时期加强高职生党性教育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加强高职生的党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高职生的整体素质下降,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对党性教育的认识存在缺陷,成为制约高职生党性教育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德育目标弱化,党校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建工作机制不健全,影响党性教育的成效;而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沉重的就业负担和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成为新时期党性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网络信息化迅猛发展,高校党员党性教育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适应网络时代新要求,加快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建立网络先进生活方式,推动党性教育工作方法创新,搭建党性教育网络思想链接平台、创新党员电子信息管理、重视网络监督载体建设、关注网络舆情发展、发挥微博的信息互动,是提高高校党员党性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光辉的结晶,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点,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把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应该按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把雷锋精神融入党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育人活动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解读建基于:准确把握爱国的“国”的内涵及爱国的主体身份,爱国主义才不会与狭隘的民族主义、伪爱国主义相混淆;在宪法、法律等制度框架内爱国,爱国主义才是理性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我们日常的自治生活中.才能培育出真实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之所以爱国,是因为这个“国”是建立在“健全的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为国人共谋安宁幸福之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