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uer-Round模型测算中部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在国内各区域区际经济联系中获得溢出效应最大,它从国内其他区域获得的溢出效应显著地高于本区域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同时又是对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的区域,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系统的理论梳理,分别从区际相互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包含区际贸易和要素流动、从区际相互供给的角度提出包含技术转让和制度移植、从区际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包含自然环境空间溢出和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传输渠道分析框架,并综合运用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证明上述溢出效应传输渠道的客观存在。为了有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政策措施必须基于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各种传输渠道制定,确保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正向溢出效应大于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张焕明 《财经研究》2005,31(6):16-27
文章在分析传统的积累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边干边学、受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后发能力等非价格因素的变量,提出了一个扩展的积累增长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性、趋同性及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趋同性,而全国各省份也存在趋同性;三个地区与全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趋同路径的相似之处在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不同之处在于,实际产出的积累、进出口价格指数、居民收入等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城市群发展规划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参与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文章使用城市空间隔离程度与城市边缘性之比对城市集聚程度进行度量,基于2004—2020年我国257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实证分析城市群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适度的城市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城市集聚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的活力,减低居民失业率,提高产业协同作用,提升城市疏解能力,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研究结论经过了稳健性检验。基于研究结论,文章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发展配套政策体系,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市场建设,改善城市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东阳 《时代经贸》2013,(10):186-186,188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云南省1978—2010年三大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其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长期正向效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则一直比较稳定,而经济增长对第一、三产业有着显著的长期正向效应,对第二产业则体现为显著的短期正向效应。因此,云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互馈关系,这种互馈关系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云南省1978-2010年三大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这种均衡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其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长期正向效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则一直比较稳定,而经济增长对第一、三产业有着显著的长期正向效应,对第二产业则体现为显著的短期正向效应.因此,云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互馈关系,这种互馈关系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FDI的技术溢出渠道划分为六类.以此作为理论依据,选择长三角地区的七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这一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各溢出渠道的不同技术溢出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本研究将FDI的技术溢出渠道划分为六类。以此作为理论依据,选择长三角地区的七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这一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各溢出渠道的不同技术溢出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巧 《时代经贸》2007,5(10Z):105-106
本文采用B收敛和仃收敛的方法对江苏区域内各市1999-2005年人均GDP的收敛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引言部分,第二部分使用B收敛和仃收敛对江苏各市的人均GDP差距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三部分是有关人均GDP差距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给出文章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张奎 《技术经济》2009,28(6):61-66
网上支付实现了超越时空约束的远程支付,为持卡人提供了更大的支付便利,降低了支付行为的社会成本。我国电子支付的两个主要方式——网上支付与POS支付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购物等一些应用上,二者似乎已经出现了竞争与替代关系。本文使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了网上支付对POS支付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其正在成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发现股市上涨在短期内会增加M1的需求和减少M2的需求,在长期会减少M1和M2两者的需求,股市冲击对M1需求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对M2需求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研究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应适度关注股市波动对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冲击,尤其应预防经济陷入股市泡沫与高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explores the empirical properties of a non-linear stochastic trend model which can be viewed as an intermediate case between a linear and a log-linear trend model. I assess the small sample distribution of the ML estimator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and use it to model some typical macroeconomic time series. The non-linear trend model turns out to be an important tool which warrants further analysis. I also comput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a conventional linear model. First version received: August 1997/final version received: June 1998  相似文献   

15.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华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7-100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外资的区位变化与聚集效应、外资的溢出效应与机制、外资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其投资战略分析、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变迁路径、利用外资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博弈、投资者甄别机制与国内企业自生能力的建立等几个方面对国内2003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6.
Wang gang 《时代经贸》2007,(8Z):3-4,6
研究流动性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是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采用VAR(向量自回归)方法来考察上海股票市场上流动性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先通过VAR的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接着从条件分布的角度探索彼此之间的因果联系。综合考虑实证结果,深入了解上海股市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变动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actors that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to higher income status, thereby attempt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y some economies move to a higher income country group while others do not. Using a quintile income distribution approach, we identify 62 economies that moved to a higher quintile income group in each decade from 1960s to the 2010s out of a sample of 182 economie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higher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 growth and oil revenue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greater probability of transitioning to higher quintile income group, although their effects vary not only across income groups within a sample period but also across different period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nomies that have attained substant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either physical or human, or combination thereof) and/or are blessed with natural resources have avoided income traps and demonstrated a successful and often steady transition to higher income groups.  相似文献   

18.
苏建军  宋咏梅  王会战 《技术经济》2017,36(10):123-132
采用1999—2016年中国旅游投资的年度数据,利用H-P、B-P滤波法等,分析了中国旅游投资增长周期波动性的特征以及它对旅游经济增长周期波动性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旅游投资增长呈显著的周期性,且其周期多为古典型周期,平均持续时间为3~4年,周期长度不仅趋短且波动性趋稳;从行业层面看,星级酒店投资增长周期为增长型周期和古典型周期的混合类,周期短且波动幅度较为稳定,星级酒店投资增长有一定的反周期能力;景区投资增长周期多为古典型周期,周期的波动幅度较大;旅行社投资增长周期全是古典型周期,初期增长的周期波动性较大,而后期增长的周期波动性则较平缓,逆周期能力有所增强;旅游投资增长对旅游经济增长周期波动性具有显著的稳定性效应,而旅游投资增长周期波动性则对之无显著的溢出效应;三大行业的投资增长周期波动性既对旅游经济增长无稳定效应,也对旅游经济增长周期波动性不具有显著的稳定效应;旅游投资增长风险与旅游经济增长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分离性。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玄  王剑 《财经研究》2006,32(5):70-79
文章根据1997年1月至2004年8月的样本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问题作实证研究,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冲击响应函数的计量分析手段,分别对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估计和比较。结论表明,东部地区在货币政策传导速度和深度上都大大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省市对货币政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反应则相对迟钝,金融发展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开放程度的地区差异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ynamics of deviations from covered interest parity using daily data on the UK/US spot, forward exchange rates and interest rates over the period January 1974 to September 1993. Like other studies we find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instances during the sample in which the covered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 exceeds the transaction costs band, implying arbitrage profit opportunities. While most of these implied profit opportunities are relatively small, there is also evidence of some very large deviations from covered interest parity in the sample.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persistence of these deviations, we estimated a threshold autoregression in which the dynamics behavior of deviations from covered interest parity is different outside the transaction costs band than inside them. We find that while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when inside the transaction costs band are nearly symmetric, those for the outside the bands are asymmetric-suggesting less persistence outside of the transaction costs band than inside the band.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Jeanette Diamond, Michael O'Hara, Baldev Raj, and two anonymous referees for helpful suggestions on an earlier draft.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to be those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or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