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进入2001年,中国的内资超市企业本来应该全面增强自身实力,以迎接加入WTO后外资超市巨头蜂拥至而带来的激烈竞争.然而,从下半年开始,一大批内资超市相继倒闭.  相似文献   

2.
《商》2015,(43)
外资律所在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内资律所的崛起以及外资律所自身面临的本土化困境为其在华业务发展形成了不少障碍,不少外资律所纷纷通过联营或者其他合作方式寻求在华业务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资超市纷纷进入我国零售市场,促进了我国超市业态的蓬勃发展.区住选择问题,不仅是超市选址考量的首要问题,而且也是超市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面对同样的我国零售市场,内、外资超市却采用了截然相反的布局模式.本文对内、外资超市的布局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利用聚集经济理论和中心地方论对两种布局模式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促进内资超市发展的布局战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零售业巨头陆续登陆我国,超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只有赢得顾客满意,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利润.本文通过对外资超市和内资超市顾客满意度的对比研究,为内资超市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从店铺数量来看,上海便利店历来都是以内资为主导,内外资门店比例约为3∶1.内资以快客、好德、可的为代表,外资以全家、罗森、7-Eleven为代表,外资的单店日均销售额明显高于内资,在快速扩张、成本提高、毛利较低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下,上海便利店无论内资还是外资都在亏损的边缘徘徊.上海便利店的未来走势如何?怎样才能实现有效转型?应该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入世的十年对我们国家而言是艰辛而辉煌的历程,面对下一个十年我们也充满了信心。入世前,我们中国餐饮业率先对外资开放的,以早在二十五年前的1987年外资餐饮肯德基品牌第一家在门户落户为标志,1999年麦当劳在深圳开出中国第一家餐厅,1993年中国百强餐饮集团商业部在上海成立,随后越来越多的港澳地区的餐饮企业、东南亚和欧美的餐饮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大陆,中国餐饮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餐饮市场内资和民营餐饮企业在相互融合当中合作发展格局入世前已经初步形成。入世前内资企业过多是担忧和观望,怕市场受到冲击,因此采取模仿、学习试图超越。随着十年历程之后,我们餐饮业在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方面迈出很大一步,行业发展在外资引入驱动下,也从数量发展进入到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化建设阶段,外资餐饮品牌进入对产业的冲击力也是有限的,给中国餐饮业带来更多的是  相似文献   

7.
从店铺数量来看,上海便利店历来都是以内资为主导,内外资门店比例约为3:1。内资以快客、好德、可的为代表,外资以全家、罗森、7-Eleven为代表,外资的单店日均销售额明显高于内资,在快速扩张、成本提高、毛利较低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下,上海便利店无论内资还是外资都在亏损的边缘徘徊。上海便利店的未来走势如何?怎样才能实现有效转型?应该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袁铭良 《新财富》2008,(3):96-98
作为国内证券市场的新生力量,瑞银证券、高盛高华等合资投行业务发展迅猛,已位列2007年内地券商承销收入前六名,成为内资券商的强劲对手。随着新一轮合资券商审批的重新启动,摩根土丹利、瑞士信贷等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行希望紧随它们的脚步,进军中国内地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储蓄也节节攀升,且国内储蓄总额高于国内投资总额,出现了内资闲置与外资引入的"双溢出"现象.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目前内资与外资的关系,重新定位我国引进外资的战略,从而合理地使用我国的内资与外资.  相似文献   

10.
宗佩民 《浙商》2011,(22):28-28
现在很多内资连锁超市扮演着一个价格屠夫角色,对于进门品牌收取比外资超市更高的入场费,不妨把自己看成是培育品牌的地方,以博大的胸怀来欢迎国产品牌。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专家指出,大型综合超市已经开始出现向下的拐点。我觉得提出这种观点也是基于对市场发展情况的理性判断,有数据作为依据。但有专家指出,根据上海大卖场的抽样调查情况分析,从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两个指标来看,外资好于内资,但内资有改善。这也就是说,大卖场的情况并不是很糟糕,还不会出现退市的情况。还有观点认为,大卖场没有什么饱和不饱和,要靠市场的手来调控,  相似文献   

12.
曾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电熨斗品牌,合资3年后市场份额骤降至20%多。10年前与法国SEB合资的上海电熨斗总厂的当时领导,劝告那些正与外资谈合作的国内企业,不要轻易让外资控股。  相似文献   

13.
商荣华 《中国市场》2007,(40):40-41
外资超市进入中国,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同时也给本土超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对本土超市如何面对外来竞争,提出了重点应对策略,以期指导竞争取胜。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刚 《商业研究》2004,(24):103-10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外资连锁超市纷纷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我国的连锁超市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我国的连锁超市起步较晚 ,与外资连锁超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新问题 ,在与外资连锁超市竞争的时候尚处于不利的地位。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 ,找到问题所在 ,采取正确的发展途径 ,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一方面加紧完善和制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一方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资并购行为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近几年来,外商在中国投资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呈现独资化加快,大型投资项目增多,工业领域外资集中度上升,外资并购内资重点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案例越来越多。中国工业报近几个月来在《装备工业合资变局》特别策划中,深度报导了装备工业中十多个重点企业在与外商合资过程中遇到的或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其中有几个发展势头很好的重点企业、行  相似文献   

16.
数据表明,中国患有外资依赖症。此处之“症”不是指外资对内资的简单比例,而是指外资对有效率的内资的比例(有效率的内资指民资),2003年中国外资对民资的比例为0.58。这一比例高于新加坡和荷兰,仅低于爱尔兰。而这三国是全球公认的外资依赖国——它们是很小的国家,容易依赖外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流通业现在正处在入世前的‘生死抉择’。零售企业单单依靠‘打折’已经吸引不了顾客,企业因效益不佳而改行,或被兼并的时有耳闻,零售大店关门,其范围已不仅是国内企业,而且延伸到外资、合资企业;欧洲超市巨头荷兰阿霍德公司(世界零售第10强)在上海合资顶顶鲜(Tops)超市,经营三年后主动退出;国内超市集团因效益不好而停业的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实际上也是中国分销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和积极应对的十年.1992年中日合资的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在上海浦东开业,标志着我国商业领域对外资开放的开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外资分销企业只有40多家,而到去年年底,在中国的外资批发零售企业已达到5万家.  相似文献   

19.
继美国UPS在华曲线独资后,日前,风传已久的外资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在华独资一事成真。这家外资快递巨头花费4亿美元现金,不仅在华试点合资公司的独资化,更借机收购原合资对象的国内快递资产,从而为布局国内快递业务铺路。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对中国外资快递独资经营政策的放开,外资在中国的独立和扩张步伐加速。中国快递业的“四方势力”(四大外资、中国邮政、民营快递、内资大企业)正因为企业策略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格局变幻。联邦快递单飞中国在中国快递业对外资开放一个月之后,来自美国的联邦快递选择了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何乐 《中国市场》2007,(33):32-33
人大商学院梁雨谷教授这样评价"合资婚变":"合资是一场培训,外资已经毕业了,想自立门户了。而中方还没毕业,没进步,所以,才有对外资独资的意外。这只能说明,中方的合作者在合资开始以及合作过程中,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和学习态度。这才是我们要着重反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