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也是土地整理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内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界定,结合当地土地整理工作经验对国内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内容、方法、技术手段进行了评析,对今后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是针对我国目前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而提出的。土地整理以获取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的综合效益为原则,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针对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进行土地整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采取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布局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要求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并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片面强调增加耕地面积,对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重视不够,忽视了对生态多样性、土地景观功能的保护开发,致使土地整理后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危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土地整理和开发的过程中,对整理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原则和程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阐述,构建了一个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期望以此引导土地整理向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在开展土地整理效益分析时,大多只重视对经济效益的分析,而进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分析时,只是大概阐述其效益,并没有真正作出分析及评价,这不仅背离了企业投资效益分析原则,还严重违反我国土地整理三效益相协调的原则。而土地整理效益是土地整理实践研究的一个课题,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实践对我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有很大地研究价值,不但能增加土地整理理论,还对土地整理实践活动起到十分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进行土地整理分析时要遵守投资效益原则以及根据我国土地整理三效益原则进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土地整理潜力的充分认识,合理、有效的安排土地整理工作。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主要是耕地整理,因此研究耕地整理潜力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耕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耕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耕地整理的基本含义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总体规划的要求,运用工程建设措施,通过对田、水、路、林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的耕地实施结构调整、深度开发利用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水利、道路网、田间林带、耕作田块的合理配置,以及通过土壤障碍因素的消除,从而达到改善耕地生产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的耕地建设过程。耕地整理目的是为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是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合理度评价有助于改进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文章基于精明增长理论,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都安县百旺镇、地苏镇、加贵乡3个土地整理项目合理度。结果表明:都安县3个土地整理项目合理度均属于中度合理,因此在今后的土地整理活动中,应该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景观规划生态学原理进行土地整理,可使景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景观美化相结合,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与和谐。本文对景观规划在农地整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实施评价是衡量土地开发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综合效益的有效方法,通过评价可以反应出土地开发规划目标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和风险,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提升策略水平,从而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土地整理的影响评价也相应得到了迅速的应用,研究涵盖土地整理对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其中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相对落后.本文主要从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来总结近几年关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多样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学者们常用的几类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也不尽相同,某些方法还可以结合并用;3S技术的应用,为土地整理定量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量却是越来越少,我国的土地资源呈现出非常紧张的状态。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对土地资源进行相应的整理是一项切实有效的举措,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合理利用率。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综合效益等进行了合理的评价分析,进一步论证土地整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城市待整理土地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城市土地整理的对象,设计了城市土地整理评价的指导体系,采用了两步法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江北区待整理的城市土地的可整理性大小和整理方向,为土地管理部门推进城市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有助于城市土地整理工作更具有效率和操作性。(本文有删节)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推动土地整理事业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土地整理产业化的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产业化的实现途径来看,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专业化、土地整理资金投入的社会化和土地整理项目运作的市场化来实现。因此,可以将土地整理产业化理解为: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的力度,实现土地资源开发整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土地整理开发实践都要求对土地整理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从全国规划层面、区域性规划层面和项目规划层面构建了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各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方法,以期为完善我国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之下,耕地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愈发突出.因此,为了保护耕地,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工作成为了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土地整理方面的研究,目前大多数侧重于对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绩效评价、社会影响评价及成功度评价方面,缺乏对土地整理作为系统的功能及其对农村建设作用效果的全面分析.在本文中,从研究背景说起,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土地整理系统模式及各构成要素,最后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评估》2004,(2):2-7,11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国家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土地整理的影响评价也相应得到了迅速的应用,研究涵盖土地整理对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其中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相对落后.本文主要从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方面来总结近几年关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光  雷国平 《活力》2013,(12):52-52,54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绥滨农场为研究区,以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为出发点,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对研究区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周永  何佳  赵执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52-5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在于对土地整理潜力充分认识,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整理工作。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主要是耕地整理,因此研究耕地整理潜力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对耕地潜力影响较为明显的指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土地》2001,(2):13-16
金山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区人民政府和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区土地整理领导小组和土地整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重视关心下,在各镇政府支持配合下,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根据中发(1997)11号件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及《上海市农村土地整理暂行办法》的精神,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一保资源、二保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占补平衡,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满足了本区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实现了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融资渠道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土地出让方式逐渐由协议出让转为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与之相适应,各地陆续成立了由政府出资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以下简称土地储备机构),专门负责土地收购、整理、储备和出让等工作,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现政府经营城市的目标。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个市县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