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阴华西村有一个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负责全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村民头脑.从表面上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不产生经济效益,实际上公司所产生的效果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全村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社会安定团结,村风民风变好,凝聚力增强,人们过着祥和幸福的生活,大家齐心协力搞生产,这就是华西村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2.
凡到过华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华西是农村的都市。华西人在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新的历史的时候,文化建设占了相当厚实的篇幅。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华夏第一村的华西,她富有的不仅是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还有其雄厚的文化实力。研究华西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将能从中汲取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中国的新加坡”的江苏省江明市华西村,是改革开放后苏南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面旗帜。在建党80周年来临之际,笔者在华西金塔有幸采访了带有浓厚神奇色彩的中国农民杰出代表之一吴仁宝。刚从北京大学讲课归来的他,谈起华西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兴奋地说:“没有共产党,我吴仁宝只能从当年的放牛娃成为如今的放牛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华西!”  相似文献   

4.
5.
华西村是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村”,老书记吴仁宝是华西村的精神代言人。吴仁宝被誉为农民思想家,凭着坚定的信念、超前的思路、高尚的人格,率领华西人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从贫穷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富裕,创造出中国农村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6.
华夏首富——华西村,是苏南模式的一个样板.“解剖”华西村,有利于对苏南模式完整的、科学地认识.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华西村新经验、推动全省科学发展上新水平的决定》,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华西村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扎扎实实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举国上下深情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他不愧是一位最杰出的共产党人,不愧是一位功盖千秋的伟大人物。从华西来说,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政策和“三个有利于”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我们华西今天的一切。概括起来,我们的主要体会有6个字:一是“发展”,二是“特色”,三是“共富”。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是全国著名的农村建设先进典型.1992年5月李鹏总理视察华西村时,欣然挥笔题词:“华西村,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一个苏南小村为何永葆典型活力、常盛不衰?我们追寻了华西村35周年的辉煌历程,从中悟出了一些内在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01年6月,与华西一脉相连的华明、前进、三余巷、泾浜4个周边村的数千名老百姓,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华西这个大家庭,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在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下与华西人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系统地总结过去,就叫“一分五统”,所谓“一分”,就是村与企业  相似文献   

11.
宁夏西海固地区8个县是回族聚居的国家贫困县,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233万,其中回族114万人,分别占全区面积、总人口和回族人口的59%、M.6%和64.7%,是宁夏的“半壁河山”。同其它贫困地区一样,严酷的自然条件、薄弱的经济基础、复杂的社会状况和落后的文化氛围,是造成贫穷的主要原因,至今仍有70多万群众不得温饱。1000人中有大学教育程度者仅2人,百人中高中生3人、初中生10人,10个人当中就有6个人文盲,我们的家乡可以说是“贫冠全国”。党和政府对西海固地区历来都很关心,采取多种措施,给予多方面的大力帮助010来年广…  相似文献   

12.
回乡探亲,遇土生老爹。老人年届八十,人生阅历丰富,且读书颇多,又兼关心时事,熟悉政府有关三农政策,村中威望极高。多年未曾谋面,老人见我甚是高兴,老少二人把酒话桑麻,聊得很是投缘。老人讲述一生经历,无意中从一个亲历者的视角反映了建国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笔者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春天,我作为青岛市一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响应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的号召,带队到山东省淄博市的一家中型国营化纤厂“锻炼”,这是我第一次深入企业。在这之前,尽管也常常去企业参观、调研,但因时间和条件所限,总是免不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相似文献   

14.
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宁  郭碧燕 《经济论坛》2002,(12):28-28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就像是一驾马车的两组车轮,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是互动的,但在这二者的关系中,经济发展优势是占主导地位的。这可以用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来解释。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生产力发展的驱动,这种“革命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如果有什么事物阻挠了它的发展,它就会冲破障碍,“勇往直前”。文化这个人类社会的软件随着人类社会各个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的硬件条件不断地融合、更新。这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5.
制度变迁与国企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调整,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大调整,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时代的共同主题?为什么说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国有经济的规模到底是结果还是前提?政企不分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一种缺陷?为什么不能用微观经济效率的标准来评价国有企业?生产的社会化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政府在目前的大调整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成为一般的企业制度形成而只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形式?本文试图给出这些问题的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16.
论制度变迁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变迁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以凡勃伦为创始人的开创性历史时期 ,制度的概念得以创立并用“累积因果论”来解释制度的变迁。第二个时期是以约·莫·克拉克为代表对制度变迁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时期 ,涉及到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 ,制度与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卓著。当然还应包括马克思、博弈论者、混沌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7.
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其发展模式历来被世人所分析甚至效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大型新农村,华西村的发展模式始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相关.华西村作为新农村的典范,在不断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成为新型农村的"神话".本文将从坚持实事求是、整体大于部分、遵循客观规律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分析南街村、华西村、小岗村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可以使我们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条件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从而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20.
旅游发展给旅游地带来的各种社会文化变迁,影响着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平遥古城为例,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角度对其语言、饮食、节庆及娱乐活动四方面的文化变迁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如何使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