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涨价与降价日本人喜食多种海鱼,但对海鱼中的带鱼毫无兴趣,带鱼在日本市场上卖不上好价钱,对旅居日本又收入不多的中国人则是好事。但是,带鱼价格却是涨幅最大的,一位资深的中国记者说,同是在东京上野始横叮花1000日元买带鱼,70年代能买一纸箱,80年代只能买10条,90年代仅能买5条。带鱼价格的上涨与旅日中国人增多是同步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使然。多数日本人对物价的感觉与旅日中国人买带鱼大不相同,近几年“大减价”不绝于耳,日本人称之为“价格崩溃”。例如,可口可乐1罐60日元左右;韩国或朝鲜加工的男西服3000日元到500O日…  相似文献   

2.
环球30日     
《环球财经》2010,(10):126-127
【日本 东京】 厕所地图出版厕所成为观光景点 中新网2010年9月21日电,一家日本出版社出版东京厕所地图,介绍东京最有特色的28间厕所。这本书出版后,很多人都去参观这些厕所,使这些厕所成为观光景点。  相似文献   

3.
顾列铭 《上海经济》2012,(10):14-17,6
2012年9月13日,国家商务部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日方的所谓"购岛"行为,难以避免地会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不排除中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的可能。而在网络上则流行这么一段话:如果中国人一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数千家企业面临破产!如果中国人六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一半人失业!!如果中国人一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结构彻底瓦解!!  相似文献   

4.
30年前,有机会去日本的中国人,可以在回国时买一件电视、冰箱或洗衣机等免税家电。这样的机会一年仅有一次。那时,日本东京等地有专门为中国服务的免税店。"我上小学的时候,从乡下来到了东京。第一次在火车站看到电视,有那么多的人聚集在电视前不肯离去。"  相似文献   

5.
书架     
《中国西部》2012,(34):126-127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作者:[日]吉本佳生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上架理由:去星巴克,你会点大杯咖啡还是小杯咖啡?去电影院,你会买大桶爆米花还是买小桶爆米花?买瓶装茶饮料,你会去离家远的超市还是去离家近的便利店?这些问题在你看来或许太过鸡毛蒜皮,但作者通过"斤斤计较"的日常生活案例分析,告诉我们:除了会赚钱,聪明消费方为应对通货膨胀的第一绝招。读完本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买大杯星巴克咖啡比较划算,让买卖双方双赢的定价策略是什么?为什么便宜不一定省钱,手机资费计划中暗藏着哪些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菜场有几家卖豆制品的摊点,可总是只有A店主的生意火爆,大家宁可排队等,也不到旁边的店子里买同样的东西。是A店的价格比起旁边店铺便宜许多吗?不是,他卖的价格和别人的都是一样:是所卖产品的质量比别人好很多?也不是,质量差不多,很多东西和别人一样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进的货;是有买赠促销手段吗?更不是,小本生意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利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丹麦一家食品店店主皮特在路上遇到一个卖文具的小商贩高声叫卖:‘一分钱一支的铅笔,世界上最便宜的铅笔,快来买呀!’于是陆陆续续有些人来买他的铅笔,并从他的货摊上买走一些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海南丢  薛璟 《东北之窗》2012,(5):114-115
每次走天津街都要穿过保安街。说起保安街大家都不太在意,基本把它看做天津街,因为它实在太短小了,而且也没什么名气。其实这里也需要用心去发现。因为城市变化太快,我仅能从文字中搜寻一些记忆,时不时还会看些日本人的著作。后来才晓得,这里的故事也算艳丽。佳兆物业广场位置原有一个旗亭,叫扇芳屋,是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岩间芳松建造的一个娱乐场所。我没有找到它的老照片,在一张1930年版《图绘大连》上搜到了建筑的模样,似乎是唐风日式建筑。因为旧店在东京,所以主人带过来不少妩媚的东京新桥的艺妓。1917年10月,有"日本梁启超"之誉的德富苏峰来大连游览,其间便曾来此喝茶闲坐。  相似文献   

9.
上一篇,我们谈了多面手,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日本。 最近有弟子从日本考察回来看我,他说很诧异,“在离成田机场不到15分钟车程的地方,两亩地连着上面的一栋唐式别墅,才200万人民币!”据他所说,日本的房价在1980年代非常恐怖,你要买多大的房子,也得付出那么大体积的黄金,当时光是东京一个城市的地价、房价加在一起,和美国的总地价是一样的,所以有日本人狂妄地说可以买下美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商业周刊》3月26日】海外众多猜测 中国在买石油!中国在买韩国证券!中国在买谷物!中国在买福特汽车公司!中国在买安哥拉!未来几个月里,想必会听到许多诸如此类的话。预计全球货币、农矿产品和债券市场将因此而变得更疯狂一些。中国正从其巨额外汇储备中拨出约2000亿美元建立一只新的基金,该基金很可能开始对比美国国库券更吸引人的东西进行投资。问题在于,尽管我们知道这可能是件大事,我们甚至连这只基金将如何运作的最基本的情况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1.
1中国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回望新世纪的第一年即2000年的北京,是正在建四环路的北京。以今天北京离谱的房价衡量,10年前北京的房价便宜得可笑,但当时愿买"便宜房"的人不多,不少人还等着单位分房,  相似文献   

12.
亚洲的拒绝     
“从曼谷到东京,亚洲各国似乎并不愿意跟随西方在人民币问题上挑战中国。”4月13日路透社的报道惊讶地发现,尽管美欧一直向中国的周边国家大力宣传便宜的人民币会给他们带来很大伤害,企图打造一个压人民币升值的世界联盟,但无论是其在亚洲的盟友日本、韩国,还是与中国在许多问题争执不断的印度都拒绝入伙。  相似文献   

13.
张暮辉 《中国报道》2014,(8):102-102
来韩国旅游,有两处地方最为"独特"和"另类"。其一是板门店,广为人所熟知;其二是独岛(日本称竹岛),大概知者寥寥。从一位香港媒体记者朋友处听说独岛可以开放登岛观光,于是自此萌发了登上独岛的想法。独岛距离韩国本土和日本本土的距离几乎相同,可以基本认定为位于韩日大陆本土的中间处。  相似文献   

14.
经理当"渔民"松平亲一,现任烟台开发区日本独资企业鲁星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他与现任总经理张有璞的邂逅,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八十年代初期,就任日本东京丸一商业株式会社分公司经理职务的松平亲一,受总公司委派来到中国、1988年与张有璞所在的烟台远洋渔业公司合资创办起海兴公司。张有璞任总经理,松平任副总经理。初来乍到,松平对胶东情况一无所知,做起生意来总觉得中方提供的货源价格过高,很想亲自到现场进行调查。而在当时,日本人的精明着实让长期闭门不出的中国人既感到兴奋,又有些不安,许多人不同意让日本人考察自己赖以生存的海产品基地,唯恐被日本人探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12日,由日本大学经济学部中国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东亚的经济增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首都东京召开.来自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和东亚的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本文将对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社会封闭与开放的两重性在东京街头,大有身临纽约、巴黎之感。小车川流不息,地铁四通八达。尤其是成田机场,这个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载着不同肤色乘客的大型客机频繁起降。穿戴各异的各国旅客熙熙攘攘。然而,在众多的旅客中更多的是日本人,他们中有出差各国的官员、商人、记者、学者,有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去东南亚观光、去夏威夷冲浪的游客。他们或举家而游,或偕友同行,或情侣相伴,充分地享受着经济高度繁荣所带来的生活物质的富足,一年中就有6%的人口去海外。  相似文献   

17.
浅析日本观光立国战略与对华旅游市场开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长期以来,日本国际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其中入境旅游的发展尤为落后,国际旅游收支一直处于赤字不均衡状态。为此,日本政府2003年制定和实施了观光立国战略,希望扩大入境旅游的规模,以此来带动国内有效需求,拉动景气扩大,实现日本经济的新发展。为实施观光立国战略,日本政府在推进行政改革,修改相关法律,放宽规制、简化签证手续的同时,以中国和韩国为对象,大力开拓东北亚国际客源市场。日本政府在对华旅游市场开放方面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颖 《特区经济》2010,(9):146-147
在日本旅游观光领域,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盛行"可持续性观光"理论。"可持续性观光"理论的提出关系到旅游业的振兴和繁荣。为了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解探求"可持续观光"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日本"可持续性观光"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探寻分析阻碍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讨论研究日本"可持续性观光"理论对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7月中旬,日本媒体报道了一则有趣的新闻,一个名为皮尤研究中心的美国调查机构公布了一项舆论调查,显示韩国人在历史问题上的"仇日情绪"比中国人更浓郁。韩国有98%的人认为"日本的谢罪不充分",而中国只有78%。同时,韩国人表示对日本拥有好印象的比例是22%,而在2008年的此项调查数据中,比例为47%。从近期成为韩日关系恶化的助推器,引发民众对立情绪的韩日东亚杯比赛说起。恰巧笔者当时就在现场,虽然韩国和日本的球迷没有直接发生冲突,不过日本人挥舞的  相似文献   

20.
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揭开了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新篇章。大批韩国企业纷纷到山东寻求合作伙伴,投资方向和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山东半岛已成为韩商投资的热点地区。山东与韩国相距较近,历史上就有大批山东人渡海到韩国谋生,目前生活在韩国的10多万的华侨中,90%以上是山东籍人。所以民间早就有"站在成山头能听到韩国的鸡叫声的"说法,形象地描述了双方近在咫尺、密切相连的关系。山东与韩国民间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20世纪后,由于日本的侵略、二战后形成的冷战体制、朝鲜半岛的分治,两国人民中断了几代人的交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愿望。1988年,是山东与韩国经贸关系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这年山东直接对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