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1+X”证书制度改革的实施对专业教学中课证融通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构建课证融通的教学指导体系,成为专业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从“1+X”证书制度改革入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课证融通策略的制定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全面提升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使课证融通办学模式得到系统的贯彻落实,真正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能适应市场环境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摘要:“三结合,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是在“工学有机结合,双证深度融通”的指导思想下,学校与企业及技能鉴定机构共同确立以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构建凸显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实施框架,设计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建立开放式专业实训中心及“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了在校企合作中如何实现“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培养方式,如何建立、巩固并发展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最终建立具有本校特色化学专业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抓手。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应深度融合“1+X”证书要求的社会岗位技能,在专业核心课中融入仓储、运输、信息管理等资格证书的模块内容,构建基于岗位能力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为保证实施效果,要强化“1专业+X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课证融通体系、优化以“产教融合”为载体的师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1+X”证书制度的普及,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逐渐推行课证融通,部分学校尝试将“岗课赛证”进行融合,实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针对存在的人培定位不清晰、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学校应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导向,从模块化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和高质量师资队伍打造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5,(36):199-200
数字化制造是"工业4.0"时代的核心,也是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技术,积极改革创新计辅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计辅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以适应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文章分析国内外"双证融通"制度,并探讨了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双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剖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网店运营推广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探索和研究了1+X证书制度下“课、证、赛、岗”融通的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运营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培养符合新时代网店运营推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1+X”证书制度的推广与实施,高职食品专业针对“岗课赛证”匹配度不高、学校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没有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目标、校企合作不密切等问题,积极探索以食品行业要求为主线,以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岗位需要为方向的“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为出发点,从目标的制定和优化、课程体系的科学安排、“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打造、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与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岗课赛证”融通,切实培养出能够服务食品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以高职物流专业为切入点,简要阐述“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在分析当前“1+X”证书背景下物流领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结合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课证融通、校企合作、多元育人”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证融通”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是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推行“双证制度”的工作还不尽如意。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双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构建双证深度融合的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钊 《中国房地产》2012,(14):72-80
房地产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而房地产人才培养的质量又对行业能否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服务房地产业发展为主线,通过分析研究房地产行业和国内外房地产专业教育现状及特点,指出我国目前房地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笔者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房地产人才系统培养体系、创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实施符合房地产行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法、开拓国际视野培养房地产人才和加快建立房地产教育优质资源库等是我国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王秀玲  王仁涛 《基建优化》2007,28(5):108-110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根据国外发展经验,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启动投资市场和资产证券化市场.尤其近几年,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更是加快了我国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全面结合,而REITs作为目前最能够有效融合房地产、投资、资产证券化这三个市场工具,无疑成为备受关注和青睐的房地产金融产产品.但目前RE-ITS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REITs定义比较混乱,尤其普遍存在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上市房地产公司和REITs概念的混淆问题.因此笔者在阐述REITs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悦 《价值工程》2007,26(3):135-137
2006年上半年是房地产行业颇为不平静的一段时期,国务院、央行等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全国房地产价格增势普遍趋缓,某些地区房价出现下跌现象。2006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在通过对国内房地产行业现状的描述和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趋势预测和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金春良 《企业经济》2012,(8):129-132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久、供应链长、地域性强的特点。因此,房地产业与融资紧密相连。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银行贷款门槛不断提高。本文分析了无锡市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缓解无锡市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莫宁  MONing 《价值工程》2014,(4):78-79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也有所加强,面对现阶段市场和金融的发展变化,房地产的造价也在提高,这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本文从目前房地产开发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提高企业竞争活力的重要因素,提出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节约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供房地产工程管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给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行业的社会责任和行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房难作为我国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解决房地产行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升房地产行业形象必须兼顾房地产行业的一般责任和特殊责任。房地产行业有责任在提供房地产产品的同时努力控制生产成本,承担抑制高昂房价的社会责任,为自身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不动产评估行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建立一套不动产评估企业科学评价体系,是我国不动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人口大国,房产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房地产已经出现泡沫现象。过高的房产价格不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因此需要国家政策调控,对房价进行干预,这样才能使房价趋于合理化。论文首先讲述中国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现状,其次提出促进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的建议,最后分析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希望可以深入分析房地产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杨倩 《物流科技》2021,(2):180-182
1+X证书制度作为"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和加强社会服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广东省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并实施物流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有效进行书证融通,不断创新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丽琴 《价值工程》2010,29(7):25-26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能否建立健全多渠道多策略的房地产融资体系,对房地产企业发展举足轻重,也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对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在我国常见的多元化融资方式。最后,对拓展我国房地产融资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